APP下载

浅谈建平县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

2015-02-24刘兴波

现代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机收收获机机具

刘兴波

建平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

为了加快推进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有的放矢地做好今年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 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现状

建平县是一个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0 万亩。整地、播种基本是机械作业,但收获环节仍是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建平县于2006 年开始机械玉米收获机械引进推广,当年引进玉米收获机3 台,现目前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65 台。

二、效果和效益

玉米收获机械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台玉米机械收获可代替约40 个劳动力,机收可减少损失3%~5%。机械播种和收获和人工作业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0~60 倍,每亩节省成本40元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民传统种植观念较重,农机农艺不相适应。农民受传统耕作意识影响,种植习惯很难统一,玉米种植的行距、品种的不一致性,严重影响着玉米收获机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因此在玉米手工收获劳作条件下形成的种植模式, 已成为玉米收获机的桎梏。又由于玉米收获期长,再加上收获机械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收获常出现损失过大、故障较多等现象,一些农民看后不太满意,使得一部分群众不愿意用机械收获, 从而限制了玉米收获机的广泛应用,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2.地块规模小且分散。 现存的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地块规模小,种植、收获时间不统一,限制了玉米收获机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机手作业时,机械频繁转移地块,不能充分发挥机具效能,造成机械空转运转时间长,农机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偏高,机手收入降低, 导致先进的农机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严重制约着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据一农机户介绍, 一台4 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天按工作10小时计算,能作业60 亩以上,但是在实际作业中被调查的玉米收获机械日平均作业面积一般低于40 亩,因机手技术原因造成作业费用差别较大,操作技术较高的每亩燃油费用需30 元,最高的达40 元。

3.机具价格偏高,作业市场还未形成,投资回收期长。目前1 台4 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除去补贴价还需要13 万~20 万元,有的价格更高,很多机手觉得购买玉米收获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且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作业市场目前还未形成,跨区作业市场还不成熟,作业量难以保证,担心自己难以收回成本。由于玉米的收获期季节性较强,作业时间短,再加上农民整体支付经济能力低下,购机户的盈利空间较小,资金回收期较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4.玉米收获机械的零配件标准不一,互换性差。收获机械从厂家到配件,通用性不够,互换性低,售后服务和零部件供应不及时、成本高,修复时间长,一旦损坏,零配件市场没有,等待厂家解决,往往是机具修好了但机收也快结束了。

5.机械的作业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造质量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对作业质量满意率仍不高。不论是自走式还是背负式的收获机,生产效率、作业性能等方面与农民的生产要求有一定差距。从而抑制了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的需求热情,形成强烈的负面影响。 如玉米果穗的脱皮难易程度、在秸秆上所处位置以及秸秆粗细、高矮等都直接影响着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质量,严重制约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联合收获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地里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损失率大。 目前玉米收获机械的作业质量及可靠性已成为制约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瓶颈。

四、应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 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作业补贴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 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调动农民积极性,激励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械,从而促进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推广,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

2.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玉米收获机械的作业性能。 农机适应农艺和农艺适应农机相结合,一方面推动玉米的种植农艺统一, 逐步统一标准化,便于实施全程机械化。 另一方面,农机生产厂家要不断提高完善玉米收获机械的作业性能,有针对性研发适合玉米种植收获农艺的农机产品, 进行广泛推广应用,解决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问题,全面提高机收水平,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3.做好典型示范带动,突出重点。 农机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试验示范推广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规范组织实施,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提高认识,提高自觉应用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大户应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通过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让农民深入了解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这项技术的能力。

4.加强技术培训和全面服务,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农机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在培训农民机收技术上下功夫,精心准备,因地制宜,即有理论知识又能实际操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机收培训课堂,使农民有理论、会使用、能维修、保安全。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从机具选型、效率测定、配件供应、质量考核等都要周到而细致地服务到位,让农民购机放心、用机顺心、维修省心、收益称心。 另一方面,农机生产厂家和销售商要承担起培训责任,结合所生产销售的机型特点,对农民群众进行专业培训。

5.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 加快土地合理流转进程,大力推广“农机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分散、独立、家庭式经营向团体、合作、市场化经营转变, 促进规模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实现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为玉米收获大面积连片作业创造条件。

6.解决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标准化的问题。 如今生产收获机械的厂家很多, 生产的机械也是五花八门,机械性能也是各有千秋。建议科研和生产企业,提高关键部件的质量、通用性、互换性,提高机具配套方便性和作业使用可靠性。玉米联合收获机在使用过程中,机具的故障因驾驶员技术问题损害机具零部件是不可避免的,在玉米联合收获机具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及所需的零部件不能及时到位,这就需要从厂家调拨延误时间, 对机手来说很可能错过了最佳作业期,因此,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对企业强制行使标准化生产, 督促机具生产企业加大售后服务力度,缩短抢收时间。

7.正确的操作使用机械,提高机械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

总之,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必须政府支持、农机部门组织、农机合作社配合、农民认可,这样才能使玉米机收道路越走越长,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机收收获机机具
国之重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稳中求变 收获机市场加速转型
大马力,高配置
———2020 款中农博远玉米收获机值得期待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