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2015-02-23马洪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养殖业粪污畜牧业

董 戈,马洪军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种畜禽指导站 16100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动物医院 161000)



加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董 戈1,马洪军2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种畜禽指导站 16100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动物医院 161000)

近些年来,多数地方把畜牧业生产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已形成奶牛、肉牛、生猪、肉羊、肉鸡5个畜牧业产业链条,畜牧业生产区域化布局日趋明显。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粪污环境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所在地区2012年以来的畜禽粪污治理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对畜禽污染防治有了更深的认识。

1 畜牧业生产污染分析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和恶臭气体,污染物对大气、水体、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1 养殖业污染治理的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养殖户和政府相关部门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普遍存在重养殖轻治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没有把治污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1.2 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不到位

一是排泄物处理设施不完善,有的养殖场虽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池,但其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生产量不配套;有的养殖场甚至任意将粪堆放在场外,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二是污染防治措施落后,处理方式过于简单。有的养殖场未作沉淀、发酵处理,就直接将粪便、污水排入田间、鱼溏;有的养殖场连最基本的干湿分离(粪便与冲洗水分开)措施都没有,排洪沟和排污沟合用,造成雨水和废水共排,增加了废水排放量;实行沼气发酵处理的养殖场,未对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有机肥用,而是直排河流等,造成沼渣、沼液污染环境。

1.3 环境治理保障机制不到位

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特别是要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管理办法》的要求,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设施,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度较大。

1.4 环保监测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相当重视,但养殖业重发展、轻监管的倾向也凸显出来,对养殖业的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不大,对各畜禽养殖场的污水、粪便和恶臭进行定期监测等配套设施不健全,严重影响养殖业污染防治。

2 围绕规模养殖污染物减排所做工作

2.1 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按照上级政府加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推进力度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各地区都制定了“十二五”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规划、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减排工作的意见、向广大养殖场户印发了《积造有机肥倡议书》,并将环保部提出的5个治理减排途径方法印发各地。

2.2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一方面借助平台搞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聘请专家讲座,提高养殖业主防范意识。在指导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和畜产品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组织科技人员规模养殖场(区)进行宣传,为养殖业主讲解畜禽规模养殖与污染治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项目审批流程。

2.3 规模养殖,集中整治

通过市政府主干线加大推进力度,将规模养殖和粪污整治结合起来,集中推进,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加强生产要素投入,促进资源,资本,资金筹集,推进农户向养殖合作社集中,畜禽向牧场集中,养殖用地向园区集中。

2.4强化督导,推进落实

在推进工作中,明确重点是规模养殖场(区),重点是列入环保部和省市督办的场(区),为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每个场(区)都由主管县(市)区领导、畜牧、环保部门领导,直至县(市)、区、乡、村具体责任人,包保负责,任务明确。畜牧与环保部门深入县区开展联合检查,并组织县区开展了互检,使其互相借鉴,推动落实。

2.5 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2年来,畜牧与环保两个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开碰头会,研究具体推进措施,一同深入县区检查工作,在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业内档案、台账记录、完成情况上报等方面,都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落实。并积极解决好一些县区配合不好、相互推诿的问题。由于上下配合较好,对推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农业源减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6 创新机制,注重效果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有机化、无害化、资源化、质量化为导向,以农牧结合积造有机肥粪污还田为重点,采取沼气发电、生物燃料块等措施,加快污染综合治理。推广大棚式储粪、化粪池、有机肥加工、燃料块加工、生产沼气、微生态分解等六种模式,对养殖场周边消纳土地充足的,适应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求,以生产有机肥为切入点,加快有机肥就近还田,实现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

2.7 支持投入 落实政策

在畜禽粪污治理的问题上,大多地区举全市之力,形成政府,环保,发改,畜牧,县区多头推进的局面。一是各级政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统筹城乡管理转好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和资金整合力度,积极探索城乡环境同治的多元化投资渠道。二是积极正确引导和帮助养殖户一手抓畜牧业发展,一手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三是将养殖小区污染减排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污染减排工作成绩突出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适当给予奖励。

3 畜牧污染防治的思考

3.1 注重实效,多措并举,整合资金形成合力

近年来国家、省、市在粪污治理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存在投入不足而且分散现象,没有形成拳头,建议重大项目整合,集中财力,强化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握紧拳头形成推进畜牧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3.2 加强引导,协调配合,完善政府顶层设计

农业循环体系产业的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长期而且复杂的工程,涉及环保、畜牧、农业、工业等多个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协调配合,组织开展畜牧业优势区域布局战略研究,科学确定畜产品生产布局;开展不同地区畜牧业发展土地承载能力研究,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探索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和种、养、加一体化发展路径,探索发展农业循环产业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通过多部门、多渠道联合会商,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的规范、要求和奖励机制,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防治。

3.3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创新农业循环产业链技术体系

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问题是种养业分化割裂,粪尿、污水达不到资源化利用,缺乏农业循环全产业链的布局。建议农业部门、粮食部门、工业部门及经贸部门介入,建立由大型牧场、技术成熟且具有实力的规模化有机肥厂、大型农业种植合作社、粮食收储、经贸物流公司组建的全产业链,实现清洁生产及废弃物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成功之后全面推开。

猜你喜欢

养殖业粪污畜牧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映像畜牧业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