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阳区天然草场的现状及整改措施

2015-02-23霍延卫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榆阳区种草草场

霍延卫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草原工作站 719000)



榆阳区天然草场的现状及整改措施

霍延卫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草原工作站 719000)

1 榆阳区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东经108°56'~110°24',北纬37°49'~38°30'。处于毛乌素沙地南缘,无定河中游。东西宽128km,南北长124km,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海拨870~1400m,总土地面积7053km2,总人口48万。全区按地貌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北部侵蚀堆积风沙滩地区,占总面积的79.34%,东南部剥蚀侵蚀沙盖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18.99%,及榆溪河两岸近代冲积河谷阶地区,占总面积的1.67%。榆阳区处于内陆干草原自然地理带,属寒温带半干旱季风区,主要特点是:气候寒温、雨量稀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雨,夏季干燥炎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干冷漫长,年平均年温8.8℃,温差较大(1月均温10℃,7月均温24℃)≥10℃,年积温3217.6℃,无霜期155天,年降水量414.1mm,年均蒸发量1905.5mm。

2 榆阳区天然草场现状

榆林市榆阳区是陕西北部重要的草原区之一,通过调查得出多年生人工种草保留面积 125万亩,其中苜蓿874995亩(1亩=667m2),沙打旺249990亩,草木栖37500亩,其他87510亩,可利用面积112.5万亩,平均亩产1967(1196~4022)kg,共产鲜草2458750t,可利用率以90%计算,共获可利用量2212875t,可载畜122.9万绵羊单位。丰富的草原资源不仅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资源,其特有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综合功能在保护全区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我们草原业务部门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目前全区人工种草保存面积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天然草场植被由1999年封禁时的20%~30%恢复至现在的50%以上,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转化,草场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以羊为主的草食家畜业达到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也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饲草饲料主要来源于饲用玉米(青杆玉米)、人工优质牧草,树枝树叶、杂草、其他农作物秸秆,冬季以玉米秸秆为主的青贮饲料为主要饲料来源,补饲其他青干草。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新问题是如何有效的改良天然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水平,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存在问题

3.1 封沙禁牧

退耕还草以来,草地自然植被逐步恢复,草丛密度增加,但天然牧草质量较差、多数属于矮小型,高度相对低,不能人工刈割,使其不能发挥作用,空有数量无利用价值。

3.2 禁牧后没有考虑草地保护建设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只对草地进行合理地保护,没有更好地对草地进行建设,进而导致无法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造成资源闲置,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3.3 草地被占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在我区的建设,各种企业在榆阳区天然草场周围甚至是在天然草地上强势入驻,石油、天然气、煤炭、食盐的开发、工业园区、农牧示范园区的建设、公路铁路等项目的建设,草地被占现象严重,造成了草地的严重流失,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锐减,畜草矛盾日益突出。而榆阳区草原监理站在执法过程中又遇到林草界限不明、执法审批手续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执法困难甚至是停滞。

4 整改措施及建议

4.1 措施

针对我区特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应在改良中采取以下措施

4.1.1 要科学合理利用草原,改变传统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圈养,优化畜群结构,实现草原资源的永远利用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

4.1.2 对天然草地的禁牧、休牧是恢复草原植被的有效措施,轮牧、放牧是合理利用草原的重要途径。

4.1.3 要广泛深入开展草场改良更新、科技推广工作,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加科技因子,因地适宜进行补播改良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同时加强天然草地防虫灭鼠工作力度提高群众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4.1.4 相关部门要多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技术干部的业务能力,在草场上、草场周边多搞几次现场技术培训会;在集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发传单、广播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宣传,使农民对建设和利用草场资源有更深刻的认识,对草原保护有更强的意识。

4.1.5 继续加大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场改造力度,增加优良牧草的有效供给。榆阳区天然草场是一项很可观的资源,应在不破坏生态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对原有的人工草地,零星分布的,若条件允许则向周围扩大种植面积连接成片,大面积连片种植的,修好通往草地的道路,以便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收割、运输;原来作为放牧地的,如果不适宜打草,则更新适宜打草的饲草品种。因此应提倡和鼓励农民大力种草。新种草地,最好安排在便于操作的地段规模种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生长快长势好、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较好的草种,实行豆科、禾本科混播,提高单位面积的营养值总量,变生态型种草为生态效益型种草。天然草场条件好的可将原放牧的矮草型改造为高草型,以便打草。从根本上解决饲草收获运输难的问题,同时提高牧草的利用率。

4.2 建议

4.2.1 政府应把退牧还草与扶贫攻坚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畜牧业基础建设、治虫、鼠等措施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4.2.2 上级部门应从财政上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改善畜牧基础设施,引进优良草种等,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企业和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4.2.3 草原执法在榆阳区农口执法这块还属较为薄弱的执法机构,上级部门应重视草原执法,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完善审批手续、下放权力等,以便更好的管理和约束征占用草原现象。

5 结论

榆阳区草场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现在畜牧产值已经占农业总产值的62.9%以上。而天然草场资源可以说还没有开发利用。如果草场资源能够引起更多人及部门的重视、政府每年能给予更多的扶持,成果会更加丰硕。

猜你喜欢

榆阳区种草草场
祁连草场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新草场有多远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追赶超越看榆阳
榆阳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