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5-02-23孙凤兰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黄染体病出血点

孙凤兰

(黑龙江省克山县兽医卫生防疫站 161600)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孙凤兰

(黑龙江省克山县兽医卫生防疫站 161600)

1 发病情况

2014年6月14日克山县双河乡某养殖场饲养的育肥猪体温突然升高为40.5~42.0℃,皮肤发红,指压褪色;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怕冷聚堆,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尿液淡黄。发病中期,病猪行走时后躯摇晃,喜卧厌立,便秘或腹泻,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血液稀薄,色淡,往往随注射针孔流血不止;皮毛枯燥,背腹部毛色铁锈色,皮肤苍白,耳内侧、背侧、颈背部、腹侧部皮肤出现暗红色出血点,可视黏膜轻度肿胀,初期潮红,后期苍白,轻度黄疸;尿液淡黄、淡红或呈红褐色,卧地不起。后期,病猪耳朵变蓝色、坏死,排血便和血红蛋白尿,最后四肢呈游泳状划动,呼吸困难,衰竭死亡。该猪场共饲养育肥猪500头,采取全进全出式饲养方式,6月14日发病时的猪为58月龄,6月20日就诊已经发病85头,病死21头,发病率 17% ,病死率24.7%。本单位专业人员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

2 剖检变化

对新近死亡的8头猪进行解剖,病理变化如下:病死猪可见全身脂肪和内脏器官苍白,轻度黄染,血液稀薄呈水样,凝固不良,皮下组织及肌间浸润,散在点状性和斑状性出血,全身骨骼肌变淡。皮下水肿,黏膜、浆膜、腹腔内的脂肪、肝脏等呈不同程度的黄染皮下有大小不等出血点和出血斑。腹腔、胸腔积水,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肝、脾肿大1~2倍,表面有出血点,质脆,边缘有黄豆粒大稍隆起的紫色梗死灶,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胆汁浓稠。心肌扩张,质软,心间质水肿,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和黄染,心包积液。肺出现代偿性肺气肿。肾脏肿大变性,肾积水,肾脏有出血点或表现为贫血。胃底部黏膜严重的充血、出血,有许多溃疡灶、坏死斑点,黏膜易脱落,十二指肠出血,盲肠黏膜出血、水肿,直肠黏膜出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膀胱黏膜有点状出血。

3 实验室检验

首先采集严重病猪血液,滴于载玻片上,血液呈稀薄倒流状,待血液自然风干后,用姬姆萨染色,放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圆形、椭圆形、环形及杆状闪光小体附在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虫体大小直径约1 μm,平均0.8 μm,最大2.5 μm,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串球状不等。自然颜色,红细胞橘黄色,虫体呈淡蓝色,中间的核为紫红色,虫体折光性很强,可发出亮晶晶的光彩。虫体多依附在红细胞表面,少数游离于血浆中,在镜下可见其进退、屈伸、多方向扭转做自由运动,一旦附着于红细胞即再看不到其运动。经瑞氏染色,640倍显微镜下,红细胞呈淡紫红色,虫体天蓝色,附着在红细胞的虫体,像一轮淡紫色的宝石。经过虫体鉴别确诊为附红细胞体。

诊断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猪场执行防疫保健的询问、临床症状诊断、剖检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猪场发生了附红细胞体病。

4 防治措施

治疗方案:对有临床症状的74头病猪进行隔离治疗。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按30mg/kg·w深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同时配合使用牲血素2mL/头、维生素B12注射液2~5mL、柴胡注射液10mL/头(中猪),一般可以控制病情,体温降低,出现好转,对病情严重的病猪还应采用强心输液。治疗1周除病情严重的5头不治而死之外的69头猪均治愈,治愈率93.2%

预防措施:把病猪隔离饲养,严格清圈消毒,对健康猪可用土霉素粉0.1~0.2mg/kg,1次/天,连用1~3周,阿散酸100~150mg/kg,1次/天,连用1周,用于育肥猪长生猪的预防,配合中药疗法,取当归100g,常山100g,地榆70g,苦参70g,青蒿70g,甘草50g,粉碎后按1%比例拌料饲喂,或30~50g灌服(50 kg猪用量)。通过以上方案的治疗和预防,没有新病例的发生。

5 小结与讨论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较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温暖季节,气温在20℃以上,湿度70%左右,特别是阴雨后最多发生,尤其在吸血昆虫大量孳生繁殖的夏秋季节,主要由吸血昆虫、猪虱、蚧螨、蚁和污染的针头水平传播;也可经公母猪交配,经子宫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呈地方性流行。为了更好地预防本病的发生,一定要做好清圈消毒和驱蚊虫的工作。

猜你喜欢

黄染体病出血点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Mutually Beneficial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