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2015-02-23罗钦兰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本场规模化鼻炎

罗钦兰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畜牧兽医站 666599)



春季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罗钦兰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畜牧兽医站 666599)

春季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饲养管理不善,容易诱发鸡传染性鼻炎。该病是以感染副鸡嗜血杆菌为原发病的多诱因机制症候,结合规模化养鸡生产实践总结,较为具体的分析了该病病原学特点和主要致病因素,从而针对性制定较为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案,解决了春季养鸡高发传染性鼻炎的制约问题,保障了本场综合养殖效益。

鸡传染性鼻炎;副鸡嗜血杆菌;致病因子;综合防治

1 病原学特点

鸡传染性鼻炎的致病原是副鸡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无规则小杆菌,其正常生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及营养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该菌在春季繁殖力增强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春季“倒春寒”现象造成鸡舍内冰冷、潮湿的小环境,加之现代规模化养鸡粪尿排放量较大,若清理不及时就容易产生有害气体,特别是CO2含量介于5%~10%之间时,最适宜该病原菌繁衍,这是春季鸡群感染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主要致病因子

温差波动过大。初春季节早、晚温度偏低,尤其是夜间降温幅度最大,鸡舍保温防护措施不完善,寒潮侵袭鸡舍,或鸡舍修缮不全,经常有贼风穿舍,即会加大该病感染几率。因此,冷应激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防范该病的大前提是解决保暖、恒温问题。

鸡舍内环境恶化。一是鸡舍内短时间温差波动超过鸡群的正常耐受值,或鸡舍布局不合理,鸡群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环境;二是粪尿清理不及时,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比如NH3、CO2等超标,刺激鸡群鼻黏膜、营造病原菌适存的大气条件,于是诱发该病;三是鸡舍内环境清洁卫生治理及防疫消毒措施执行不到位,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超标。

中间传播媒介携原传染。该病病原可能被多种机械携带者和传播者在本场(舍)内散播,一是外来人员或其他动物随意进入鸡场(舍),二是本场饲管人员未严格执行更衣、洗澡、换鞋等卫生防疫消毒程序,三是遭受鼠害,体内、外寄生虫滋生等。

光照不足。鸡舍布局不合理,自然采光不足,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人工补光措施,就会导致鸡群体质下降、抗病力减弱,于是容易引起发病。

3 综合防治

规模化鸡场须完善疫苗程序免疫。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和本场实际,特别是病史区规模化养鸡场可采用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疫苗进行接种。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一般是在鸡只25~30日龄时进行首免,120日龄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期为6个月。

改良养殖小环境。一是春季不能放松保暖、防风、防寒措施,重点防范易感群雏鸡舍,维持舍内温、湿度相对恒定;二是及时清除粪尿、垫料等污染物,防止产生有害气体,定期开展消毒灭原,最大化降低鸡舍内病原微生物,以防止感染发病;三是严禁外人及其他动物随意进入本场(舍),禁止混养其他家畜禽等,切断中间传播途径,以减少发病。

抓好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一是本场饲管人员严格执行更衣、洗澡、换鞋,落实工作服消毒,以及禁止外员、其他动物入场(舍)等防疫制度,疫病动态流行期还应进行必要的带鸡消毒;二是鸡舍清洗消毒要到位,全面提高本次消毒实效;三是妥善管理饲料、饮水,严防被污染和霉变等,加强饮水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必要的饮用水消毒;四是鸡舍外环境的消毒以及清除杂草、污物的工作也要高度重视,构建由外及内的良性环境。

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初春时节、鸡舍内外气温偏低,其机体御寒耗热能增多,较其他季节要增加10%左右,所以,春季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充足能量饲料,要保证蛋白质的比例达到45%以上,各种必须的维生素应按常量的1.5~3倍量添加应用,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比例搭配得当,以全面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完善保健预防方案。春季低温应激可致鸡的抵抗力下降,因此要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的药物保健预防工作。规模化鸡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定期有针对性地投喂一些预防保健性药物,以提高鸡群对各种常见病的预防能力,保障本场养殖效益。

药物治疗技术要点。给鸡用药要有技巧,药物配水或配料时,应掌握好拌药的水或饲料用量,以2小时内服完为好,拌药时应做到药、料均匀;重症不食病例采用注射药治疗时,每次注射液体量,雏鸡不宜超过0.2mL/kg,育成鸡不宜超过0.5mL/kg,成鸡不宜超过1.5mL/kg;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时,首次剂量应加倍;不要频繁更换药物,同一种药物连用2~3天仍不见效,方可考虑选择新的治疗方案。

罗钦兰(1977-),女,本科,中级兽医师,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本场规模化鼻炎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得分王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积分榜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