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统计学》多维层次教学实践设计与思考

2015-02-23孙春花

现代计算机 2015年3期
关键词:财经类分层统计学

孙春花

(内蒙古财经大学,呼和浩特 010070)

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统计学》多维层次教学实践设计与思考

孙春花

(内蒙古财经大学,呼和浩特 010070)

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统计学》实施多维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必然选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特征,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评价多角度设计分层教学实践。

多维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过程最优化;统计学

0 引言

我国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的规模水平、专业设置、地区差异、师资力量、生源优劣都相去甚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步伐加快,使更多的学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这些差距有增无减。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对象受语言、专业与学生个体差异等限制层次明显,教学过程只能满足正态分布中的大概率学生群体,基础差的学生没有办法跟上,优秀学生不突出且凤毛麟角。因此对目前《统计学》教学方法与教学设置实行一系列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使得教学过程最优化势在必行,而针对不同学习可能性的学生实行多维(多角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国内外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实践的综述

17世纪夸美纽斯倡导了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按年龄分班进行集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意识到,传统按年龄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主张对之进行改造,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按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分组分班的教学组织形式。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Harris在圣路易州创立以能力分班(组)为标志的“活动分团制”(弹性进度制),这是最初的分层教学。Washburne(1919)提出并在芝加哥市试行Minnetka制和Parkhurst(1920)在马萨诸塞州试行Dalten制,完全打破了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的限制,倡导个别化教学,主张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速度顺次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波及世界各国,Bloom的掌握学习至今仍在许多国家被运用,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为高校的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开创了个别化教学的另一体系。由Kathie F.Nunley等(2003)合作开发的“分层课程”教学模式现正成为美国分层教学研究的聚焦点。日本1978年《高中教学大纲》规定,允许高中按学习程度编班,开创了日本中学按学习程度编班的先河。德国出现学科分层形式的新发展“FEGA分层模式”与“FD分层模式”,以及以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为基本特点的Frodenberger模式。韩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恢复了选课制度并在个性化选修课程上有了新的进展。澳大利亚的中学从8年级开始就对数学等一些课程根据学生水平分高低班,9年级扩展到高中低三个班。

20世纪初西方的分层教学法经由日本以及其他途径传入我国。1913年《中华教育界》开始有关于“分团式教育”的介绍。1914年朱元善首先实验分团教授法,随后陈文钟等又在尚公学校开展分团教学法实验。1921年东南大学附小开始采用美国哈里斯的弹性分组法,并进行了一些改革。1977年中学里普遍实行能力分班教学,1982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初中不应该再按文化程度编快、慢班,初中各年级和择优录取高中。1993年上海市教科所课题组提出了分层次递进教学的主张,认为学校应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确立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杨朝凤等(2004)从Bays决策角度证明分层分班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韩天勇等(2014)利用概率论和不等式技巧完善了分层教学数字特征的一般证明,用应用实例证明了分层教学法的优越性。这期间国内大量文献探讨某门课程分层教学的意义以及实践设计。

2 民族地区《统计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问题

经管类由于同一专业设置基础课程以及开设时间安排相同,《统计学》课程教学大体依照专业与年级分班。民族地区属于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合居住,财经类院校拥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各专业均保持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并在一些相对比较热门,招生人数比较多的专业设有蒙族班,这些班级在前两年的学科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安排会蒙语的蒙族教师承担相关基础课程的教学,因为部分蒙族学生来自民族学校,教师与学生基本都是本民族,平时交流与书写均使用民族语言,使用汉语交流与学习存在一定困难,院校设置蒙语班以方便师生沟通,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目前内蒙古财经大学根据各专业对于《统计学》知识与方法的需求不同,《统计学》课程教学分为51学时与68学时,与此对应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与考试均有所不同。为适应我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高等教育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分层教学改革:①解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与《统计学》两门课程部分内容交叉的问题。我们通过多次讨论,持续几年尝试,决定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的专业只开设《概率论》与《统计学》,交叉部分放在《统计学》中讲授,这样解决了多年来同一专业同时开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与《统计学》,交叉内容重复讲授问题。②《统计学》教师通过集中备课,集中学习一门课程,统一与规范《统计学》教学大纲,明确精讲部分与略讲部分,统一认识。与此同时编制《统计学》试题库,确定《统计学》考试基本题型,实现考教分离,改进考试命题方式,正确评价教学质量。③我们在《统计学》教材建设上作过不少有益的尝试,前些年选择经典的国家统编,之后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学习后我们自己编著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材。去年开始我们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统计学》实践教材,配合《统计学》课程教学使用。但是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依然面临许多的问题: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层次不齐,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知识面呈下降趋势,因此采取必要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而实施《统计学》分层教学,可以使得基础差的学生上课能听懂课,建立学习《统计学》的信心,同时也能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统计学》知识与方法。另外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财经类院校《统计学》多维分层教学实践设计

3.1 学生分层原则

目前财经类院校《统计学》是经管类学生的必修课,开课时间一般为大二下学期,这时候学生差异主要由于智力、原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由于目前财经类热门专业招生分数线比较高,入学后主观能动性积极,可以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分层。由入学后三学期的大学数学结合专业主干课的成绩,加之学生的自我志愿,前30%的学生A级,后70%学生组成B级,分层后保持动态管理,在《统计学》课程期中考试成绩A级的后10%与B级的前10%作对换,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2 教学目标分层

结合《统计学》教学大纲,根据财经类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可将以往的统一教学目标调整为A、B级教学层弹性目标。A级教学目标设定为“基础+提高+综合应用”,即要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等后继课程必需的基础,同时增加课程信息量,增加《统计学》方法与思想的讲授以及《统计学》方法在本专业方向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报考硕士研究生打基础。B级教学目标设定为“基础+应用”,即教学内容比A级少,教学要求相对低,以满足后续课程需要为基本要求。教学力求讲清、讲细,传授《统计学》思想与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教学方法分层

针对A、B层次学生的《统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深度不同,其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应有很大的区别。A层次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启发式,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信息量,既注意本课程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的讲授,又注意本课程基本思想与《概率论》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又注意统计思想与方法在专业方向的应用。B层次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还要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注意引导与管理学生,既注重统计思想的讲授,又注意基本方法的练习,讲练结合,适当配合使用多媒体。

3.4 评价分层

针对分层学生使用分层教学目标,故分层评价要体现及时性、差异性、激励性与可行性。分层评价的方法很多,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设计“结构试卷”,即基本试卷基础上,设置提高题和深化题,或增设各种层次的附加题,供学生选择,以体现评价的差异性和鼓励性。同时配合课堂分层评价,一般对B层次的学生尽量以表扬、激励为主,对A层学生则用评价提高其竞争意识。

4 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深入的思考

4.1 分层教学的层中层

即使将学生分层实施教学后,仍然可能会出现同层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的差异,特别是B层学生依然可能出现不同层次,甚至两极分化,这将有碍于对B层学生教学的开展,部分学者建议进一步细化层次等级,如分为A、B、C三层,但是这样依然可能存在层中层的问题,而且要求的教学资源会更多。

4.2 分层教学中教师的分配与激励问题

教学实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需要教师动态把握和动态调控,故教学实施最优化的进行,除了受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师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制约之外,还特别受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制约。分层教学需要针对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课件与考试卷等,同时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这样就需要对传统教学过程积累的资源进行大量的改进工作,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脑力、体力劳动,于是教师在层次教学中如何安排,以及教师如何激励等问题,需要首先解决。

[1] 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筱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 夏莉.基于差异性的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27(5)

[4] 韩天勇,文家金.正态分布与分层教学.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44(6).

[5] 孟祥林.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4)

[6] 杨朝凤,普映娟.分层教学的Bayes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34(9)

[7] 王素玉,刘桦.模块化教学的应用设计与实践.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5)

[8] Ian Plewis.Statistics in Education.John Wiley&Sons Ins New York,1997

[9] Gao C B,Wen J J.Theory of Surround System and Associated Inequalities.Computer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2012(63)

[10] Kathie F.Nunley.Layered Curriculum Brings Teachers to Tiers.The Education Digest,2003(9)

Design and Thinking of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Statistic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cademies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SUN Chun-hua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ohhot 010070)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Statistics is a good method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to b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optimization,to be the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cademies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Designs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teaching practice in statistic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student stratification,teaching target,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according to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of statistic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cademies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Teaching;Teaching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Teaching Optimization;Statistics

1007-1423(2015)03-0048-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5.03.013

孙春花(1974-),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分析、金融统计

2014-12-09

2014-12-30

猜你喜欢

财经类分层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有趣的分层现象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雨林的分层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