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与生存世界金融化
——《21世纪资本论》的经济哲学解读

2015-02-23宁殿霞

关键词:财富理性金融

宁殿霞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200433;西安翻译学院思政部,陕西西安710105)

资本与生存世界金融化
——《21世纪资本论》的经济哲学解读

宁殿霞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200433;西安翻译学院思政部,陕西西安710105)

21世纪的人类处在快速金融化的发展进程中,整个世界被锁定在风险投资领域,所有价值通过市场抽象化为符号并在杠杆化的运作机制里不断进行创意发展.《21世纪资本论》中的收入不平等与生存世界金融化密切相关,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不平等加剧也成为必然趋势.从现代性的视角看,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是一个高度理性化、高度世俗化、高度价值通约的社会,它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性得到了解放、自由得到了发展.这也是一个二律背反的生存世界,它使人遭遇了纯粹的经济理性,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最终使人也被对象化为深度开发的衍生品.21世纪人类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借助金融化,超越金融化,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生存世界金融化;资本;财富;现代性

《21世纪资本论》用实证的数据证明了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揭示了21世纪的不平等“与任何形式的市场缺陷都无关.而恰恰相反,资本市场越完善,r>g的可能性就越大”[1]28.皮凯蒂在世俗时间坐标里获得了历史数据,找到了资本的感觉,得出了不平等的结论,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关注两极分化的问题,只是纠缠于那个被皮凯蒂自称是“乌托邦”的全球资本累进税的问题,似乎又陷入了亚当·斯密式的自然和谐论. 21世纪的根本问题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更是人类生存境遇越来越遭到金融化的一个深层次问题,金融化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世界.

一、生存世界金融化:21世纪资本的内涵及其显现

《21世纪资本论》数据显示,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资本收益率突然产生指数式的上升,其实,这是世界走向金融化的开始.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白领工人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的就业人数”[2],这标志着人类逐渐告别本能化的生存时代,走向知识经济与智能化的生存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创立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资产证券化和资本市场杠杆化.这一时期金融产品创新不断,“1982年2月,世界首个股指期货指数合约在美国堪萨斯交易所正式推出,美国作为全球率先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成功地将美国股市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打通”[3],从此股票指数作为交易标的物也可以交易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级金融衍生品作为杠杆化的工具在全球范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而美国的资本市场成为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领跑者.到了21世纪,整个世界越来越被金融化了.金融化的现状与趋势从三个主导性特征显现出来.

(一)整个世界锁定在风险投资领域

金融资本越来越取代产业资本而占据主导性的地位.“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4],因为“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36.资本在21世纪为自己也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从世界范围来看,21世纪可称为‘金融帝国主义新阶段’,在资本主义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这构成了今天全球化的主要现实……新兴出口国家所产生的大量出口剩余被吸引到北半球高倍杠杆化的资本市场,在这里,全球剩余发挥了促进积累过程金融化的作用,这主要发生在富裕国家.”[6]因此,“与金融化相关的‘泡沫引起的增长’在世界层面上掩盖了积累的根源问题:‘全球收入不平等加剧’以及全球‘剩余增长的趋势’.”[7]金融化对事实的掩盖反映在经济的方方面面:“一是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二是相比于GDP,债务越来越多;三是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四是出现各种奇怪的金融工具;五是金融泡沫的影响扩大.金融化可以定义为资本主义经济重心从生产到金融的长时间的转向.”[8]总之,生产和金融角色发生了颠倒,在全球范围内,金融资本的规模和重要性大大增长,取代产业资本而占据主导性地位.

风险投资伴随金融化推动创新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金融化让创新在深层次上与风险投资紧密相随.“开启资本主义发动机并使其不断运动的基本推动力来自于新的消费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和资本主义企业所创造的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熊彼特当年提出的各种创新在今天无不与风险投资相伴随.风险投资追求高风险与高回报的有机结合,“在政策制定领域,始终将‘风险投资促进创新’作为政策制定的基石”[7].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机制,风险投资改善了新兴产业融资的障碍,解决了核心资本供给的难题,使以资本力量推动的创新不断涌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风险投资普遍化推动生存世界金融化.“金融活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灵魂和控制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与核心;金融资本是工商业资本的控制者,金融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好坏.”[8]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金融资本已经大大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实现了全球化和自由化.金融活动的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少数金融寡头为主体的局面被打破,散户和投资机构成为可以撬动资本市场的力量,每个人都成为了金融的终端,通过触手可得的设备进行网上交易.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整个生存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风险投资的载体,表现在人们对财富的观念、对财富的追逐、财富的迅速增长和迅速缩水的特点上.21世纪伊始,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就带领我们坐了一次金融过山车.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人惹的祸,为什么波及这么多国家,为什么大家都要承担,这就是整个世界锁定在风险投资之上的必然结果.21世纪的今天整个世界都处在风险投资之中,一方面,通过投资获得高额的利润;另一方面,风险必然伴随,人类随时都处在危机的边缘,随时可能因为很小的金融事件而爆发危机并产生蝴蝶效应.

(二)整个世界的财富都锁定在抽象化的符号之中

金融资本是资本最高级的表现形式,金融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抽象化.金融化的生存世界里流转的不再是真实的黄金白银,而是一个个完全抽象化的符号规定,几乎所有个人、集体、国家都在这个抽象的符号上面进行着财富的博弈.换句话说,今天的世界,如果完全守在实体经济领域,意味的是落后、挨打与被剥削.只有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把国家的力量聚焦到抽象的金融符号上,才能真正体现国家的整体力量.

财富的抽象是在市场交换过程中进行的,金融化生存世界的一切财富都抽象到一个金融符号概念上.市场的抽象在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是劳动在实体市场的抽象,即使用价值通过市场抽象为负载价值的货币;第二层是货币在虚拟市场的抽象,即价值通过虚拟市场抽象为财富的数字符号;第三层是符号在客观化载体中的抽象,即财富的数字符号被抽象为技术设备和互联网载体中的数字电流.从微观层面看,个人可以通过手机玩转银行的功能,传统银行的实体性的机构逐渐式微.主导的银行具象到个人,银行就是个人,个人就是银行,银行24小时都在向客户敞开,每个人都成为金融的终端.一个庞大的、全面联系的金融网络实体已经成为我们筹划未来一切活动的基础.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身体的进一步延伸,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自助的金融服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起交易,享受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这场巨大的金融革命把支付也变成一个抽象.这个支付的抽象非常精确地表现在数字符号的流动上,数字支付普遍流行,所有个体都可以直接“玩”金融.尤其是金融与移动互联网捆绑之后,已经进入家庭之中,走到每个人的手掌上,人们惊呼:个人金融终端化了.从宏观层面看,金融抽象为一种动力,深层次激活了人的激情与欲望,从而推动生存世界的迅速变化.现在的人们对抽象符号的企盼往往大于对实体财货的获取.鲍德里亚所言极是,人们生活在一个镜像的时代,拟像和镜像变成了被抽象化、感觉化的艺术包装堆砌的一种金融载体,作为景观的广告聚集的都是资本的力量,它通过媒体把世界改装成一种颜色,那就是金融的颜色.在金融的高度抽象能力面前世界幻觉化了.马克思时代的世界是异化的、物化的. 21世纪的今天,在金融化的生存世界里,已经从物化、异化上升到幻化的阶段,这个问题的关键牢牢锁定在抽象概念上,生存世界被抽象化了.

(三)整个世界锁定在杠杆化的精神创意之中

金融化是一个“金融加工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功能是资源配置与规避风险,主要手段是加杠杆.金融杠杆是指在信用前提条件下,用少量的资金完成足够多的资金才可以完成的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以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组成一个巨大的金融机器,这一领域汇集了一流的金融大师、一流的金融技术,他们在追求理性、规避风险中寻求利益最大化,不断制造杠杆化的金融工具.机器一端输入整体的普通资产甚至问题资产,另一端输出的却是可分割、可切片的、颇为人们感兴趣的高级金融衍生品,而且推广到世界各地为人们所购买.华尔街巨大的金融高级研发中心是这一“金融加工机”的发动机,这里高级金融衍生品的杠杆并不是阿基米德的物理意义的杠杆,而是欲望驱动的精神的杠杆,是黑格尔的“理性狡计”的杠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本质在人的心理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虚拟的衍生品是心理的预期、精神的动力、意识的创意等经过精密加工的结果,它虽然是虚拟的,却显得更重要,因为与实体相比,它获得回报的预期更丰富.人们购买的就是对未来预期的心理价位.华尔街的危机发动的起点在边际革命.19世纪边际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劳动经济学反转为效用经济学,把劳动价值论反转为效用价值论,金融产品的价格不再是由生产它的劳动量决定,而是完全按照边际效用来决定,精神意向性追求开始主导潮流.由黄金为本位的财富的运作变成了所谓的创意的金融体系的运作了.21世纪之前人们处在以财货、物质为主导的经济领域.21世纪,经济学不断映照了19世纪下半叶边际革命的原理,人类已经进入意识经济学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在为获取意向性财富而进行不断的博弈,在金融化符号体系内表现为不断加杠杆的精神创意.

二、21世纪生存世界金融化的现代性反思

从现代性的整体视角看,21世纪人类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是典型的现代性表现,具有理性化、世俗化、价值通约三个维度的深刻属性,这三个属性是人类生存世界从自发、落后的传统社会进入自觉、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21世纪资本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证明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而且不平等正在加剧.其实,在金融化的生存世界里这种不平等是必然的.不过,皮凯蒂的资本只是局部的、狭义的资本,而由这种资本导致的生存世界金融化背后的现代性的发育发展的内在机制是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度关注与反思的.

(一)生存世界金融化:高度理性化的社会

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与以往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理性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世界的架构需要理性的设计,没有这种不断的设计,庞大、复杂、精密的金融世界则无从谈起.西方启蒙运动以来遵循理性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今天金融化的必然性.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中所有的程序高度符合理性的逻辑预设.整个网络化的经济空间中,从所有的平台经过一系列程序再到个人终端,完全是物化了的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的中介.高度的智能化背后是资本逻辑驱动的工具理性.过去人们生活交往中的时间、空间障碍全部被理性化的工具智能地压缩、处理、记录并存储了.“资本逻辑是现代人类发展的主导力量,理性工具化是现代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资本逻辑与工具理性本质上是一致的.”[9]在生存世界金融化进程中,工具理性不仅为资本逻辑开路,而且无微不至地为其服务,与资本逻辑共同打造了生存世界金融化的图景.

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中人的交往离不开理性.金融全球化时代与传统社会相比,时空发生了转换,“正是时空的分离以及标准化、虚化尺度的形成,使社会生活摆脱了地域性情境的限制,扩展了时空伸延的范围,冲破了地方习俗和日常实践的限制,开启了变迁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它还为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特征及其合理化组织提供了运行机制,并且使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10]现代性以其开放与扩张的特性推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同时也推动理性的发展.现代人必须打破传统社会感性的“自然而然的人”的状态,排除自然的、感觉的干扰,与自然的东西、感性的东西相决裂,推崇理性,追求历史的辩证综合,从未加反思的状态进入自觉反思的状态.正是借助现代性的工具理性,生活世界金融化才得以迅猛发展,它使标准化的交往可以在更大时空范围内进行.

(二)生存世界金融化:高度世俗化的社会

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与以往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二就是世俗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即欲望被进一步激活、个人概念的充分发育发展、网上交易及互联网金融推动财富在全球快速流动.

生存世界金融化使人的欲望被进一步激活.世俗化把人解放出来,让人放下贵族的矜持和学者的严谨,放下由习俗与教条组成的既有模式,大方地去追求那种无限的可能,也坦坦然然地接受无情的失败.个人的逐利性与资本的扩张逻辑契合到一起,才有金融的发展.在金融化的生存世界里,“纯粹世俗的情欲和物欲”借助电子货币、金融终端、虚拟经济空间占据了支配世界的绝对地位.世俗化作为历史进步的引擎,使现代性的发展加速度进行.

生存世界金融化使个人概念得到充分发育,个人自由得到进一步确认.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自由,自由一旦被物化,必定落到个人的概念上.个人概念发育的背后就是自由的召唤.只有在个人概念上,自由才是可获得、可感知的,个人与自由才是一体的.早在黑格尔那里,个人被认为是历史的特殊性,他一方面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与民族国家相对立,但另一方面,个人的私欲不能灭,私欲的活力通过中介引向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从而上升到民族精神.所以黑格尔将英国人的经济个人主义与法国人的政治个人主义相契合,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整体主义精神的个人主义,而且他认为人类的欲望、任性、情欲都是贵重的,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政治都是合理的.只有充分发育作为历史特殊性的个人,才能达到历史普遍性的整体.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正是让黑格尔意义上的个人的自由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与发展.

生存世界金融化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显现的时代,个人金融终端化是经济个人主义发育的真实显照.首先,人类进入现代社会最大的发明就是货币反转为资本,财富不再是存储着,而是让它流动起来.今天的财富更是在虚拟经济空间网络中超越时间空间的持续流动,这在皮凯蒂的资本定义里表达得最为贴切,即“资本与财富含义完全一样,两个词可以相互替换”[1]47-48.事实上就是所有的财富都资本化了.网络金融几乎囊括所有人的财富,空间上它把全社会的财富,甚至全球的财富都网入其中;时间上它把过去积累的财富与未来可能的财富都吸取其内.其次,世俗化最为核心的就是交换.金融化的生存世界里,交换突破了传统交换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通过终端使财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易.最后,人与人的交往发生了变化,交往的对象从传统社会的熟人关系到现实中的陌生人,再到现在的网络的另一端;交往的范围通过网络化的平台从地区扩展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金融终端就像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们体验整个经济生活的感受器.所有人的欲望、激情、任性都在金融化的生存世界里活跃着.

(三)生存世界金融化:高度价值通约的社会

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与以往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三就是高度的价值通约,即一种抽象化的、经济性的符号从时间上、空间上通兑了全部社会财富.价值通约是产品——商品——实物货币——信用货币——资本——证券——符号这样一个步步深化的经济世界得以推进的逻辑所在.首先,价值通约是指异质化的物通过货币变成可量化、可交换、可通兑的一种均匀的、统一的、可计算的单位,它是经济价值作为主观价值的客观化,从客观上表现为主体实现价值的意志的强化.其次,价值通约使人类学会了把异质变为同一,把同一变为异质.人类拥有价值通约不是消解特殊性,而是使特殊性更加自由的确保,从而确保异质性.异质的本质等于差异,差异的本质在于个性.价值通约一方面把异质上升到同一,更能满足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同一性又加速了异质化,满足了人的个性化的需求,让世界永远充满个性、充满矛盾、充满活力的发展.这是一个齐一化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异质化的世界.人们可以自由穿梭其中,金融终端化的个人可以随时把所有财富兑换为金融符号获取意向性财富,也可随时把符号化的财富兑换为具体的使用价值.

价值通约让金融资本从时间空间上积聚了所有价值.“从形式上看,金融资本的运动是一种独立的运动,它是资本的一种反映形式.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分道扬镳.”[11]金融资本的强大力量之一在于它把劳动者分配到的剩余价值,再次吸收到资本市场并证券化为金融资本.生产力越发展,人力资本越增加,社会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积累的财富就越多,从而可金融化的财富就越多,这给投机活动提供的可分割的价值就越丰厚.不断开发的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则是对这些证券化资产的不断的“再证券化”,这一过程同时也不断地创造经济空间.金融系统通过各种证券、金融衍生品来吸取现实中所有财富(皮凯蒂笔下的资本)来分割实体经济创造的剩余价值.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是一个高度价值通约的世界,现存的财富与未来的财富都可兑换为抽象符号进行交易.

三、21世纪人类生存世界金融化的存在论追问

生存世界金融化是现代性的典型表现,现代性的本质特征就是二律背反,所以,金融化的生存世界必然是一个二律背反的世界,在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人性得到更大解放、自由得到更多发展的同时,人类也同样遭遇了被金融化定义的境遇.所以,《21世纪资本论》中资本性收入导致的不平等所牵动的属人的本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前景才是我们进一步追问的目标.

(一)金融化伴随纯粹的经济理性

经济理性就是理性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具有经济理性的人能够慎重权衡经济活动,用越来越便于操作的度量标准对要素的耗费和利润的增减加以预测和核算,使自身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其核心在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经济理性的合理运用使生产要素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精确的算术借助现代社会的数字化的计算工具,穷尽一切可能在成本上进行节约,从而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寻求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要求理性的经济组织和理性的组织行为具有完全信息、数学精算,这一过程为信用关系铺就了可拓展之路,但是人的个性化的因素却受到了排挤.

金融化把人性中丰富的价值因素、个人情感因素以及其他传统因素变成单一的追求增值的意识,导致人的经济理性过度膨胀.在金融化的生存世界里,人们更强调财富效应的倍增,经济理性对最大化利益的追求是金融资本增值属性的必然要求.人们崇尚金钱万能,而忽视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问.“获利带来的满足比从事单调职能的工作导致的自由的被剥夺感更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挣钱获利成为人们工作的首要目的,任何其他不能带来经济收益的活动都被废止了.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12]46价值量的产生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脱离了原有的亲密关系,效用价值占据了绝对高地.“财富梦”的不断编织与幻想成为经济社会的动力学原则,不断放大的杠杆让人们患上投机性金融妄想症.

经济理性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非理性的结果.传统社会的财富主要靠积累,金融化生存世界的财富主要靠杠杆的倍增,经济的光怪陆离的景观引领着人们的欲望在永不停息地舞动.个人追逐剩余的偏好、互联网的技术链接、金融领域的无限创意、市场信息的不断捕捉等因素建构了一个虚幻的财富世界,这一虚幻对激情与任性的萌动远比传统社会的财货更具爆发力.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使人的欲望不断地膨胀,同时,一夜破产也随时可能发生,等级与差别从来没有如此瞬息万变和如此明显.金融化打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存世界,但“嗜赌成性”的本质却让其时刻处在危机的边缘,多米诺骨牌游戏随时可能上演.

(二)金融化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金融化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同样令人警醒.经济理性将人的价值抽象为物的价值,经济理性的合理化精算原则和个人金融终端化,也使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失去自己的主动性”,成为“一些孤立的原子”.[13]154-155经济理性对个性化、差异化的要求从根本上瓦解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个人的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相对独立,孤立的原子感不断强化.人被忽略了“活生生的表现性统一”,以二分的形式将理性与感性的机能、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感情加以割裂和扭曲.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5]34而金融化生存世界里,“现金交易”也被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的数字化交易挤出了市场.客观化的理性的平台与数据阻碍和中断了人与自然的合一,而且进一步导致人的主体性的迷失和对存在的遗忘.人们似乎只需要熟练地操作好手中的设备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日常活动,面对面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稀缺.

金融化导致人也被“资源化”为他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进程中,自然首先成为二分的他者,成为人的反思的对象.自然被资源化为人类可资利用的对象,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第一次成为绝对的主体性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人本身也被“资源化”了.人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其能够提供“利益最大化”这种增值的动力,人的价值在于能为资本带来多少收益,人的力量越来越被资本增值过程的成本核算模型加以科学的精算和框定.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最大限度地唤醒了人们追逐财富的梦想,释放生命本能,激活人的创造欲,但不可否定的是它也侵蚀人的完整人格,导致生命存在感的萎缩.丰满的非理性逐渐为经济理性所制约,人的个性直接通兑为可量化的货币,人们沦为疯狂风险投资与财富获取的经济动物.“人与人之间仅留下赤裸的金钱关系,在阶级之间仅留下残酷的权力关系,在人与大自然之间仅留下无情的工具关系.”[12]19符号化的意向性财富通过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进行的交易是一场“空套空”的财富分配与博弈的过程,用合法化的程序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加以掩盖,除了越来越悬殊的贫富差距以外,只剩下一堆使人与人疏离的心理符号.

(三)金融化不断地把人对象化为深度开发的衍生品

意向性财富排挤实体性财富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金融化生存世界的财富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世俗时空中存续的以使用价值呈现的实体性财富;一是在想象的精神空间中绵延的以精神意识的抽象形式显示的意向性财富.借助创意思维空间的运作,人们对未来财富占有的美好憧憬在潜移默化中滋生,似乎只有进行投机性投资和冒险才可以获取更多财富.经过杠杆不断放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正为意向性财富的创造与获取提供了充足的运作空间,“想象的财富”不断冲击着个人疯狂逐利的欲望,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意不断地打造出一个金融化的虚拟价值载体,不断地把自己的主体性对象化为意向性财富.一种基于信用制度的财富创造机制在不断完善着,与之相适应的投资动力机制也在不断生长着,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走向深层成为必然.

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形式,一方面是人不断开发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人也被金融产品所改造,变为深度开发的衍生品.劳动的对象性决定了人是对象性存在,没有与他人他物的关系,人就不能成为真实的存在.“财富的本质就是人的主体存在.”[14]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在以虚拟价值为载体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面前,也被对象化为深度开发的衍生品.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作为人的对象化世界,反过来也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也成为不断衍生的存在.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自身价值无限增值,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使一切存在都纳入到这种追求自身增值的社会关系力量之中,人的一切行动都被资本所座架.金融衍生品的意向性增值与人继续开发衍生品的智慧之间形成正反馈机制,杠杆越大越能激活人的购买欲望和对衍生品的开发欲望;越是购买越是开发,衍生品的杠杆也就越被放大,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就越多.在这一过程中人自身变成了不断开发衍生品的衍生品、不断与衍生品狡计的衍生品.另外,金融衍生品发展速度快,复杂程度高,推动经济的力量强,激活欲望能量大,被开发的程度也就越高,这注定它在不断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使风险的堆积越来越快,越来越严重.一旦发生危机,意向性财富会迅速缩水,人随即也变成了风险的牺牲品.

[1]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6.

[3]陈晗,王霖牧.全球股票市场卖空交易机制的演进与发展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2(9):37-4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8.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裘白莲,刘仁营.资本积累的金融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1(9):16-23.

[7]杨大楷,邵同尧.风险投资与创新:作用、因果关系及研究前景[J].天府新论,2010(3):48-52.

[8]王西华.经济理性的哲学批判与金融理性的科学建构[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1):94-99.

[9]麻海山.工具理性与资本逻辑的一致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4):12-16.

[10]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南京社会科学,2007(6):36-43.

[11]希法亭.金融资本[M].曾令先,胡天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

[12]梁飞.经济理性的限度及其扬弃[J].齐鲁学刊,2013(3):81-85.

[1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1.

责任编辑 刘荣军

F0-0

A

1673-9841(2015)05-0025-07

10.13718/j.cnki.xdsk.2015.05.004

2015-04-29

宁殿霞,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翻译学院思政部,讲师.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生存世界金融化的哲学批判”(CXJJ-2015-409),项目负责人:宁殿霞.

猜你喜欢

财富理性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P2P金融解读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