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审美建构
——基于模糊语言学的视角

2015-02-21李金树

关键词:模糊性莎士比亚语义

李金树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 400031)

·文学研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审美建构
——基于模糊语言学的视角

李金树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 400031)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诗歌的模糊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模糊美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主题模糊三个方面。从语义模糊方面来看,该诗选择“lovely, temperate, short, hot”等形容词和“I”,“thee”,“this”等指示代词,使其蕴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呈现出开放的审美意境;从意象模糊方面来看,该诗将夏天、花朵、太阳、死亡等孤立、单一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虚实相生,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该诗的意境,充分挖掘并体验其模糊美;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又决定了该诗题旨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赋予其主题以多元模糊之美。

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审美建构;语义模糊;意象模糊;主题模糊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大师,不仅以其37部经典剧作确立文学巨匠地位,更以154首十四行诗享誉世界文坛。其十四行诗贯穿对友谊的歌颂、对爱情的吟唱、对时光的咏叹、对艺术的赞赏,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是“英诗中的王冠”。作为“王冠上的明珠”[1]38,十四行诗第18首“有一种朝露似的新鲜,情调优美而又有足够的深度”[2]93,在民间广为传颂和研究。该诗风格鲜明,清新柔丽,结构严谨,韵律和谐,美不胜收;同时,选词精彩,比喻新颖,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主题多元,堪称诗歌典范。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运用多学科理论,多层面、多角度解析这首诗。分析其译文的有之,解读其夏日意象的有之,探讨其主题价值的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本文基于模糊语言学的视角,运用其相关理论,挖掘诗歌中相关模糊细节,旨在揭示其审美建构,赏析其模糊美。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而模糊语言学是一门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并以语言的模糊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启示我们通过模糊概念去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达到模糊审美的效果。

十四行诗第18首之所以“灿若朝霞,情调优美”[3]5,脍炙人口,正是因为作者所铺陈的诸多“空白处”或“模糊点”,形成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开放系统。其独特的美学因素让千万读者流连忘返,尽其所能,挖掘诗歌蕴涵的美学思想。

作为文学翘楚,莎士比亚极尽模糊之能事,其“十四行诗的奇特和精彩之处在于诗集讲述的故事轮廓很清晰,细节却很模糊”[4]28,抑或“细节朦胧”[5]37。这种情况在其第十八首中体现得尤甚。

一、语义模糊美

语义模糊是指词语的泛指特性造成的语义的不确定或模糊不清。正是这种特征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召唤结构,即“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6]112,以此来召唤读者填补和说明。

该诗精选表示性状的形容词,如“lovely”, “temperate”,“rough”,“darling”,“hot”,“short”,“eternal”等,将夏日的清新、温婉与炎热、短暂矛盾地组合在一起,曲中含画,蕴意无穷。这些文字表述具有鲜明的“主观”感受性语义特征,本身是极具模糊性的,符合哲学角度的论断:任何词语的意义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7]62。语义模糊暗含语词的多义性特征, 仅以“temperate”为例,既可理解为温和[8]36[9]43、温柔[10]36,又可理解为温良[11]228、温善[12]18、温婉[13]37[14]36[15]20。至于何谓正解,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指代模糊也是该诗的一大亮点。诗句的第一行,作者就提出了“I”和“thee”的身份问题。一般认为,I就是“我”,是莎士比亚自己,似乎天经地义。事实上,“I”有时是泛指,“是一个概括了的典型,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对别人表示爱情的人”[16]27,或者“是一个大我,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的缩影”[17]。与“I”相对应,“thee”指诗中所提到的爱情对象,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你”, 也应该是泛指,“是概括了的典型,是一个理想化的对象”[24]27,或更确切地说,“thee”只能虚指莎士比亚所要歌颂的对象,而且是某个比人更伟大的东西,他若隐若现,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蕴含度,具体指的是何人何事,需要读者发挥充分的想象。更为叫绝的是,作者在诗句的最后一行,两次运用英语中最活跃的指示语之一——“this”,表达“语篇指示模糊”的概念,即“当this用于篇章指示时,可用来指某一实体,也可用来指篇章中的一句话语的上文和下文的某一部分”[18]53。在本诗中,“this”为揭示诗歌主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和前句中的“thee”,“thy”,“thou”遥相呼应,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模糊指代链。很多学者不遗余力地探究它们的指向,意图清晰地解构该链,但争议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正是模糊指代蕴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呈现出开放的审美意境。

莎士比亚在词语上的选择可谓别具匠心,他深愔“模糊概念要比清晰概念更具有表现力”(康德语)[19]91的道理,综观全诗,他运用同一关系(如declines, untrimm’d, fade;lovely和temperate等)和反义关系(如dimm’d,shines;short,eternal等),将一组组模糊词构成一个模糊语义场,巧妙安排,将语义的模糊美发挥到了极致,以期服务诗歌的模糊美。

二、意象模糊美

意象作为诗学的范畴,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它是诗歌抒写情志最基本的意义单位,是诗歌语法中的“词”[20]30,是“诗歌的‘诗眼’和‘灵魂’”[21]90。

意象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体,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主观色彩的具体艺术形象。诗是意象的表达,“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人们在理智、情感方面的经验”[22]73。正因为意象是唤起生动感觉印象的一种特殊有效的形象表现,它常常被诗人用来传达感情,提出思想,使得诗的形象在最具体、最生动的简洁中得到奇妙的升华[23]123。他“引领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情感与理性的交融”,“既要有深层的蕴蓄,有含蓄之致,不能一览无余;但又不可失之隐晦,而需具有可穿透性。这样才能激活鉴赏力,又不致欲入无门”[20]30。意象模糊往往指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抽象的语言对意象进行描述,由读者透过自己的“期待视野”对该意象进行品味,从而产生美的享受[24]115。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意象丰富,作者筛选“summer’s day”,“rough winds”,“buds of May”,“eye of heaven”等意象,以图示化的方式呈现,含义深远,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解读空间。限于篇幅,文章仅仅解读“summer’s day”的模糊意象美。

据曹明伦教授的统计,在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中,春(spring)共出现6次,夏(summer)出现20次,秋( autumn)出现2次,冬(winter)出现10次,可见,summer出现频率之高,远在其它三个季节之上。毋庸置疑,“夏天”构成了“该诗的诗眼”[25]13。从模糊语言学角度上讲,表示时间的词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毫无疑问,summer的起止时间不定,具有不确定性,其时间概念的模糊性,对其翻译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如梁志坚[26]60、沈泓[27]12-18和曹明伦的讨论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意象的丰富性常常体现在“意”的多解、多意和“象”的模糊与不确定上[28]87。在莎翁154首十四行诗中, summer“象征着新鲜与活力,象征着新的开始,一个新生命的孕育,一个新的希望”[29]25。而在十四行诗第18首中,永恒的“夏日(thy eternal summer)”已不再是前面作比较用的夏日(the summer’s day),他已被赋予生命,象征着血气方刚、如日中天的“你”。莎士比亚以夏天的意象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一幅“气候宜人,绿荫繁茂,娇蕾艳丽,温婉可爱”的、相当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晚春图。这里的夏日已超越简单的自然现象描述,他潜藏着绵绵不尽的联想韵味和咀嚼不尽的美感因素和美学效果。他既含“thee”的可爱、温柔等优良品质,又喻指“thee”年轻力胜,充满生机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作为“thee”的参照系,反衬出诗人所要颂扬对象的更为伟大和不朽。在这里,诗人借助“夏天”意象,给读者塑造了一个熟知的感性形象,使其成为诗歌提升、强化情感的载体,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诠释空间和鉴赏自由,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该诗的意义、意象及意境,充分挖掘并体验诗歌的模糊美。

三、主题模糊美

诗的主题指诗歌关注的焦点,是“诗的主要观点或思想”[30]16。中国历来有“诗无达诂”之说。所谓“诗无达诂”,就是指意义的不确定性。诗之所以为诗,其关键所在就是“诗意的模糊性、丰富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31]1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所抒写的主题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流行的主题:友谊、爱情、时光、对真善美的歌颂等主题,“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原因之一是他的思想的复杂性,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主题的多样性”[30]20,但在一首诗中表达多重主题,似乎不多见。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在该诗中巧妙地选择了模糊词语和意象,留下了诸多空白,为主题阐释提供了多元的空间。

一般以为,作为人文主义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莎士比亚的每一部作品甚至每一首诗中。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人文主义思想深厚,此诗“真正把人作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确立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了人性”[32]74, “彻底摆脱了束缚,热情地赞颂人类的杰作——文学”[33]124,彰显了“爱征服一切,美常驻人间”的主旨,突出“生命易逝,艺术永存”,表达了“唯有文学可以同时间抗衡,文学即是人所创造的业绩,因此这里又是宣告了人的伟大与不朽”的主题, “体现了关于永恒的探讨,表达了对于永恒的美好愿望”[34]88,是“表达艺术与时间抗衡这一思想的代表性的诗篇”[35]90。

但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十四行诗第18首所呈现的文学模糊性决定了其题旨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对其主题的理解便具有了多元模糊美。

李正栓认为,“对生命的探讨和感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生命的旺季,阳光灿烂,盛夏难免总有乌云把天空遮暗。美的形象也难免遭到各种原因导致的摧残。这是第十八首重点表达的思想,但主题却远远超出这个范围”[36]55。

周建新从其结构功能的偏离和诗歌内容的转折中析出,该诗并非爱情诗,而是一首突显诗歌功能的诗,即诗歌可以使事物永恒[37]99。莎士比亚营造的“诗歌小宇宙可以使诗中歌颂的人永垂不朽,战胜时间,以达到永恒”[38]295。

无独有偶,胡家峦教授也认为,该诗“通过天人的类比,诗人充分表现了人的伟大和诗歌不朽这两个在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主题”[39]253。

罗益民教授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对同一首诗歌,他所采取的理论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异。他认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描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流行的宇宙观念,该诗明显地展现了天人对应的观念。该诗主题结构折射出来的天体音乐观念和该诗本身的音乐性质,较好地阐释了这首诗歌的音乐主题结构[40]39-44。同时,罗教授依据拓扑心理学认知理论,得出:该诗展现的是一个“隐喻、动态、开放的心理空间”,“描述的是属于和天堂、理性灵魂、培养天使的神圣空间相对应的头部,暗示人具有理性、神圣性、永恒性的特质。从这样一个头部的拓扑学空间,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崇高美、神圣美、永恒美的推崇和追求。”[41]138

基于上述分析和例证,我们很轻易地得出结论:该诗“空白点”丰富,主旨模糊,使得阐释者千人多面。

结语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更是文学语言的本质属性。莎士比亚之所以“说不完”(歌德语)、“道不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其文学作品中模糊性的大量运用,“使文本意义具有了未定特性,呈现为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从而展示了文学艺术的时空广延性和艺术韵味”[24]115。

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语言精炼,词汇丰富,结构巧妙,感情波澜起伏,作者巧妙运用模糊词语,融合模糊意象,表现了广阔而丰富的主题思想。文章基于模糊语言学的视角,运用其相关理论,从语义模糊美、意象模糊美和主题模糊美三个方面赏析了该诗的模糊美,从另外一个视角为读者或莎诗爱好者提供参考。

[1] 曹明伦.“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兼与沈弘先生商榷[J].外国文学评论,2008(3):35-40.

[2] 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3.

[3] 蒲杜戎, 彭晓华.英美诗歌选读[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

[4] 罗益民. 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J]. 中国翻译,2004(3):26-30.

[5] Stanley Wells.ShakespeareStudies[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6] 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7] 吴振国. 汉语模糊语义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 曹明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

[9] 梁实秋.十四行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0] 阮坤.十四行诗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1]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理论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2] 杨熙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 包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2.

[13] 高黎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14] 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

[15] 梁宗岱.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

[16] 马家骏. 莎士比亚的“商籁体”论略[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3).

[17] 罗益民. 时间的镰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研究[J]. 世界文学评论,2007(1):283-284.

[18] 李金树. This 和 that 的模糊性及其翻译[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6):52-55.

[19] 韦忠才.论模糊美及其中介[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6).

[20] 吴站垒. 中国诗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 齐晓燕.英诗的美学探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2] 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3] 钟文. 诗美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4] 李金树. 模糊语言学视域下的《天净沙.秋思》赏析[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2):114-116.

[25] 候维瑞. 文学形象的民族性及其翻译[J]. 外国语,1996(3).

[26] 梁志坚,陈国华. 夏天?春天?——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summer及其汉译的重新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60-63.

[27] 沈弘. “或许我可以将你比作春日?”——对莎士比亚第18首十四行诗的重新解读[J]. 外国文学评论,2007(1):12-18.

[28] 马春丽.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2):83-89.

[29] 田俊武,程宝乐.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2):23-25.

[30] 李士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另类”主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4):15-20.

[31] 黄宝富. 含混、朦胧,或歧义——燕卜荪“复义理论”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4):12-15.

[32] 洪洁. 真纯、至善、大美——论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72-74.

[33] 林瑛. 探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夏日”意象与人文主题[J]. 现代语文,2009(4):123-124.

[34] 虞颖. 时间镰刀下的美的追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大主题解读[J]. 世界文学评论,2011(1).

[35] 吴笛. 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J]. 外国文学评论,2002(3).

[36] 李正栓.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内美初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53-56.

[37] 周建新.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 首主题分析[J]. 电影文学,2008(4):99.

[38] 罗益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名篇详注[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9] 胡家峦. 历史的星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0] 罗益民. 宇 宙 的 琴 弦——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音乐主题结构[J]. 名作欣赏,2004(4):39-43.

[41] 罗益民, 蒋跃梅.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拓扑学宇宙论[J]. 中华文化论坛,2010(1).

[责任编辑 肖 晗]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Shakespeare’sSonnet18:A Fuzzy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LI Jin-shu

(GraduateSchoo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Fuzziness is the nature of natural language. The fuzzy beauty of poetry leaves endless room for the readers to interpret.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research of the fuzzy beauty in Shakespeare’sSonnet18 from three aspects: semantic fuzziness, image fuzziness and theme fuzziness. The choice of such fuzzy words as “lovely, temperate, short, hot, I, thee and this” makes it semantically fuzzy; its image fuzziness is well displayed by the author’s wise combination of such individual image as summer, bud of may, eye of heaven and death, and the uncertainty and multiplicity resulting from its semantic and image fuzziness lead to its theme fuzziness.

Sonnet18; aesthetic construction; semantic fuzziness; image fuzziness; theme fuzziness

2015-03-2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华裔批评家刘禾‘新翻译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XYY003)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模糊语言学视域下的诗歌翻译研究”(项目编号:SISU201308)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金树(1974—),男,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当代译论、模糊语言学。

I561.072

A

1672-8505(2015)05-0038-04

猜你喜欢

模糊性莎士比亚语义
莎士比亚(素描)
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厌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语言与语义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