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络护士强化培训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影响

2015-02-20邹建英韩燕霞周惠娟施耀方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联络低血糖专科

邹建英 韩燕霞 周惠娟 施耀方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联络护士强化培训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影响

邹建英 韩燕霞 周惠娟 施耀方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目的 探讨联络护士强化培训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心内科联络护士强化培训管理,对8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低血糖管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低血糖情况及血糖监测结果差异。结果 干预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时机(Z=-0.756,P=0.450)、临床症状及诱因(Z=-1.105,P=0.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χ2=-2.000,P=0.046),低血糖监测频率(Z=-3.282,P=0.005)、应急处理(Z=-2.075,P=0.037)均较干预前改善。结论 对联络护士强化培训,可提高非糖尿病专科的患者低血糖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低血糖管理行为建立,减少低血糖发生。

联络护士; 强化培训; 冠心病; 低血糖

糖代谢紊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低血糖发生率较非糖代谢紊乱的患者明显增高[1]。糖尿病联络护士(Diabetes Link Nurse)是糖尿病专科护士与普通科室护士间提供糖尿病专科信息的有效渠道[2]。联络护士对糖尿病专科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非专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3]。国外学者研究显示[4],经培训的联络护士对患者的照顾能力提高,联络护士有促进和提高糖尿病临床护理效果的潜力。本研究通过对联络护士实施强化培训,并运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教育与管理,旨在为今后全院各科室加强对患者低血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5~12月在我院心内科3个病区住院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2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平均年龄(58.45±1.3)岁。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有低血糖史(血糖值≤3.9 mmol/L)[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82例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型62例,缺血性心脏病型13例,心律失常型3例,心肌梗死型4例;合并高血压58例,高脂血症32例;有吸烟史63例,已戒烟者49例。现有糖尿病治疗方案:生活方式干预36例,单纯口服降糖药物22例,单纯胰岛素注射11例,混合方案13例。

1.2 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通过对心内科联络护士实施低血糖教育与强化培训管理,同时进一步对该病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在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低血糖管理行为及血糖监测进行评估:(1)建立健康档案:由各病区联络护士将研究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内容涉及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现状、近3个月低血糖风险管理评估;(2)建立糖尿病联络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心内科联络护士3名,心内科护理专家3名;内分泌科专科护士2名,内分泌护理专家1名(从事糖尿病教育与管理15年以上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内分泌科主任医师1名;心内科护士长为联络小组组长。内分泌专科组成员负责对联络护士实施强化培训,心内科组成员则负责本病区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与管理;(3)联络护士强化培训:内分泌组成员针对联络护士实施低血糖教育与管理强化培训,共2周,1次/周,每次2个模块,约90~120 min,内容共4个模块,即低血糖风险识别、低血糖处理流程、血糖监测价值及如何正确处理饮食、运动及胰岛素对血糖的影响关系。培训完成后,由联络护士按统一标准对本病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教育与管理。每两周组织1次联络小组研讨会,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1.3 评价指标

1.3.1 患者一般资料 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主要诊断、合并症、吸烟史等。

1.3.2 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主要涉及目前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单纯胰岛素注射或混合方案)、是否规律监测血糖或特殊情况下的血糖监测、饮食及运动管理等。

1.3.3 低血糖风险管理评估 近3个月患者低血糖管理行为及血糖监测情况,包括低血糖发生时机、症状表现及诱因、急救处理措施、低血糖监测及监测值、急救处理后血糖复测及复测值。

1.4 资料整理 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本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基线资料;干预后3个月,由联络护士通过门诊或电话回访对患者近3个月内低血糖管理行为及血糖监测进行评估,并录入档案。

2 结果

在干预后资料复评过程中,本组3例患者主动要求退出研究,1例失访,2例评估数据不完整,故干预后,实际样本量为76例。

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前本组患者共监测血糖388次,而干预后768次,干预前后比较,其中规律监测血糖患者比例(8.54%VS 28.95%)、出现低血糖反应时的监测比例(4.88%VS 26.32%)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1)。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39.0%VS 21.1%;χ2=-2.000,P=0.046);低血糖监测率、应急处理后血糖复测率及复测值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表1)。干预前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时机、临床症状及诱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处理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变化 例(%)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1;bP<0.05。

表2 干预前后患者低血糖风险识别及急救措施 例(%)

3 讨论

低血糖事件在非专科糖尿病患者中不容忽视。本研究结果表明,本组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达39.0%,高于某研究结果[1],这可能与严格血糖控制、心血管药物相互作用、合并心功能不全药物代谢速率降低等有关。受心血管疾病症状及药物的影响,部分患者低血糖症状往往被掩盖,因此,在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同时,低血糖风险防范不容忽视,而很多患者并未意识到这一重要性。我们调查也发现,干预前,患者低血糖未监测率达56.3%,15~20 min后的血糖复测率仅18.8%,在出现低血糖时,任其进展的患者占50%。低血糖发生时机常出现在空腹或餐前,其次是睡前或夜间。这些均提示我们应重视血糖监测,不仅是空腹血糖,重点也包括睡前及夜间血糖,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还要调整好饮食、运动、降糖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间的关系,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以改善预后。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强化培训干预,患者血糖监测总频次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其中,规律监测血糖患者比例、低血糖监测比例,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强化培训干预后,患者对低血糖急救措施的掌握有显著差异。不难发现,当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更多的患者不再是手足无措,而是选择经口进食,且进食后的血糖复测率及复测值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该结果表明,通过联络护士低血糖防范教育与强化培训管理,提高了联络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通过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低血糖风险的防范意识,改变其低血糖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将联络护士强化培训运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教育,一方面体现了联络护士在非专科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对全院各科室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了依据。由于本研究涉及科室局限,样本量及受益人群尚少,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在全院大范围开展对患者血糖管理项目。

[1] 王吉佳.心内科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9):66.

[2] 周佩如,陈伟菊,黄洁薇.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模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6-47.

[3] 彭卫群,郭晶晶,徐晗娟.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效果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0):747-748.

[4] McKeeney L.Are link-nurse system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in improving patient care[J].Professional Nurse,2003,19(4):203-206.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3-34.

Study for the effect on the management of hypoglycaemia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by intensive training for diabetes link nurses

Zou Jianying, Han Yanxia, Zhou huijuan,Shi Yaofang

(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SuzhouUniversity,Suzhou21500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effect on the management of hypoglycaemia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by intensive training for diabetes link nurses. Method Intensive training education of how to manage hypoglycaemia was given for nurses. 82 patients was selected for the study.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of hypoglycemia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ypoglycemia occurring tim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Z=-0.756,P=0.45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ymptoms and cause(Z=-1.105,P=0.269).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proportion of hypoglycaemia occurance(χ2=-2.000,P=0.046), the frequency of glucose-monitoring(Z=-3.282,P=0.005), and the emergency treatment(Z=-2.075,P=0.037). Conclusion The Intensive training might enhance the knowledge of hypoglycemia prevention, then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of hypoglycaemia.

Diabetes link nurses; Intensive train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oglycemia

邹建英(1972-),女,江苏苏州,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科临床护理

施耀方,E-mail:shiyaofang@163.com

R473.54,R541.4

A

1002-6975(2015)01-0016-03

2014-06-30)

猜你喜欢

联络低血糖专科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近Hermite流形上联络的关系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奇特的联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