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探讨

2015-02-20王资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重庆 4000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探讨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重庆40002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有机统一变迁律;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两翼结构律;政府、市场与社会对文化的三维功能律;建设、建成、保持以及发展文化强国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特殊规律主要包括: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律;党的领导、群众主体、人才创造有机统一律。这些规律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肯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D616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15)10-0122-06

Abstract:The universal law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inly include: the organic unity and chang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reference and innov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prosperity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development; the contribution that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make to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completion,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cultural power. The special law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inly include the organic unity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the masses’ being main body and the talents’ creation. The laws are its inevitable, inherently intrinsic and necessary inner relationship. They are important keys to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al path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olid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收稿日期:2015-03-15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建构”(YB125-98)

作者简介:韦忠生,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西文化。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5.10.022

On Laws of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NG Zi-bo

(Chongqing Research Cent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ongqing 400020, China)

Key words: 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cultural undertakings; cultural industr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有其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普遍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一、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有机统一变迁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变迁是内容与形式双重发展演进的过程,是文化传承(连续性)、文化借鉴(融合性)、文化创新(进步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是内因,文化借鉴是外因。

第一,以文化传承为基。恩格斯曾经讲过,任何时代思想的发展都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列宁在讲到建设无产阶级新文化时也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人类在过去时代中所创造的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传承,必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根之花。人类文化发展的全部历史,就是不断传播传递、保存保护、接续延续、创新创造的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浅薄到深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时代和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彻底截断其历史、抛开其根脉而重新开头,也不可能楼阁断层式、河渠断流式突兀发展,而总是按一定时间序列在原有根基上传承发展,终归离不开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文化传承,就是既肯定文化的继承性,远承基因近袭潮流,又强调文化的选择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因为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一方面,文化的选择性是在继承的前提下的选择。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与时俱进,靠的就是生生不息、代代相继的文化继承。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继承不是全盘继承而是有选择的继承。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蕴涵中国文化元素的文化品牌。

第二,以文化借鉴为用。各民族、各地域、各国家的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交流,各自吸取异质文化的精华,来发展自己的文化。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势,就在于它能根据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变化的外部条件。正是这种“变则通,通则久”的变化精神,才使得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涵摄力,才能大度地合理借鉴、吸收与容纳外来文化。要重视文化开放,要在借鉴国外有益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方面,不能夸大文化借鉴的作用。要有辩证思维,不能走极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不能被侵袭、瓦解和破坏,不能妄自菲薄。文化的根基和主流应当是本国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借鉴外来文化只是为了丰富、完善和壮大自己。另一方面,要科学借鉴。西方长期形成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先进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等有益文化,值得我们合理借鉴。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消化吸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学习借鉴“有益经验”“积极成果”[2]。

第三,以文化创新为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3]没有创新的传承,人类文化只能处于单调重复中,任何具体的文化样式都只能成为历史的陈迹(成为一种“博物馆文化”),谈不上进步。对于外来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只模仿而不去创新;如果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只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那是没有出息的,也不可能登上文化艺术的高峰。文化创新必须是时代性与继承性相结合、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创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刻也不能忽视文化创新。要充分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抄袭、复古与克隆不是出路,坚持“双百”方针,推陈出新、自主超越才是正道。在类型上,要搞好文化理论创新、文化科技创新、文化管理创新和文化“三制”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在形式上,要搞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方面,无论是个人的文化创新还是民族的文化创新,都必须以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为起点。否则,文化创新就缺根失本。民族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不断转型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它是通过批判地传承实现的。优秀文化资源越是丰富,创新的条件就越是充分,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必须联系实际加以综合创新,进行创造性转化,开拓新的文化境界和文化领域。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地推进文化创新,在超越他国文化上形成后发优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赶超发达国家的时候更是不能只顾眼前的短期效应,而应注重文化创新长效机制的构建。党的文化方针政策中已有一系列成熟的可供操作的举措,诸如:坚持文化“双百”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等等。

二、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两翼结构律

文化结构是文化系统中诸要素的有机组合。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系统的结构,应特别注重文化事业繁荣子系统、文化产业发展子系统的研究。文化事业强和文化产业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的一体两翼,是既相互联系而依存又相互区别而耦合的两个重要构成部分,由此构成了一个互动结构。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者不可偏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之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

一方面,文化事业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文化事业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资源保护等方方面面,它涵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公益性),要重点扶持公益一类、二类文化事业单位。市场组织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为回报社会也可以依法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致具有系统性、服务性、公共性、创新性、政策性、科学性和统筹性等特征。要增加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开放度,一要拓展范围,二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使文化成果共建共享。要加强优秀文化传承,加强文艺作品创造,积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之源。文化事业繁荣会使文化产业发展变单薄为厚重,变保值为增值。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事业繁荣的推力。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商品属性(经营性),体现了经济发展规律;文化产业又是人本产业,为文化事业提供物质支撑,具有富国利民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紧紧与市场和流通相联系,必须接受价值规律、市场波动和供求关系等市场法则的引导,但也有别于一般产业,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倾向性、广泛的传播性和辐射性(较少受时空地域和数量限制)、初期的流传性和共享性、研究的无损性和再生性、特别的独创性和唯一性等特点。在依法运行、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中,文化产业既夯实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推动文化成果转化,还提升文化科技水平。文化的繁荣需要经济的支持,除了国家有限的拨款之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文化艺术单位获取经济效益疏通了渠道,使文化艺术的发展从完全供给型转向依靠自身,从而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文化产业的成果除满足文化消费外,还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三、政府、市场与社会对文化的三维功能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政府、市场与社会构成不可或缺的三维主体。政府具有管理、服务和调控的重要功能,市场有着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经济成长的功能,社会则有着填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功能。

第一,政府管文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4]政府管文化,体现在对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规划上,体现在健全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和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上,体现在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上(包括财税杠杆扶持和引导),体现在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上,体现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保障上,体现在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立项与实施上,还体现在维护文化安全上。政府更多地是以宏观调控、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引导方向、注重社会效益等方式进行管理。

第二,市场配文化。文化强国的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产业强、文化市场体系发达,这就决定了市场要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经济成长的重要功能。当然,文化市场既要培育和繁荣,也要监管和有序。文化市场配置文化资源,前提是要构建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就是要打破分割和封锁,反对垄断和保护主义,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要素的高效流动;还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在市场中都成为具有活力的主体,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以竞争促进优胜劣汰;要完善文化物流体系,促进货畅其流,同时要实现产需对接,激发文化消费需求,使文化市场旺盛活跃。

第三,社会办文化。社会办文化,是因为社会具有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功能,能够帮助政府和市场完成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诸多事项。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下,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迎来了更多大展身手的机遇,其办文化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学校、社区、村庄、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是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化趋势的演进,政府要积极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使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使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俗风情、保护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加强文化市场产品和服务监督、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建设、建成、保持以及发展文化强国律

文化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在建设、建成文化强国基础上保持和发展文化强国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题。实践确证,文化强国的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建设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遵循建设、建成、保持以及发展文化强国律,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加快建成文化强国、巩固(保持和发展)文化强国优势的客观需求。

第一,文化强国实践过程是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过程都是对立的统一。事物总是作为过程向前发展的,过程的两重性是由矛盾的两重性所决定的。文化强国实践过程的有限性、常态性、特殊性、阶段性是其过程的相对性;而文化强国实践过程的无限性、变动性、一般性、持续性则是其过程的绝对性。文化强国实践过程,有规划(持续、变动)、建设(一般、无限)、评估(阶段、有限)、总结(阶段、常态)、调控(特殊、变动)等基本环节,是按规划—建设—评估—总结—调控的先后顺序持续运动的。这就是台阶式发展、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不断前进。“以评促建”,就是以文化强国评估工作带动文化强国各项建设和发展。要建成文化强国,可由公共文化服务强、文化创造活力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强、国民综合素质强、文化国际影响力强等5个标志来评判。“评建结合”,意味着文化强国评估只是手段,通过文化强国评估工作加强文化强国建设(主要包括核心价值建设以及文化事业、产业、人才、市场、体制、品牌等各项建设),提高文化强国建设质量和文化强国建设功效才是最终的目的。

第二,建成不易,保持(守业)更难。建成文化强国需要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因素包括主体的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主体的努力、主体的定力(政治定力、“三个自信”、处变不惊等)。客观因素涉及:客观空间因素,如世情、国情等战略环境;客观时间因素,如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现状和时代发展趋势;客观成分因素,如地域、资源、能源、信息、科技、资金、设备、市场等等。一方面,建成文化强国着实不易,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文化强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不强,文化强国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国家文化安全面临各种挑战。另一方面,我们取得的基本成绩主要体现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上,体现在文化生产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明显提升上,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上。其鲜明特色和根本优势在于核心价值塑魂兴国、文化改革释放红利、事业产业以人为本、和谐文化出新出彩。然而,文化强国建设成绩要得到保持和发展更难。与国际文化强国发展变化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走在世界发展前列的难度增大。

第三,贵在保持(守业),重在发展(拓业)。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文化强国建设关系中国梦的实现,要求“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6],强调“任重而道远”[7]。从国际来看,我们要以苏联为镜鉴总结经验教训,要坚持科技强国、教育兴国,坚决不走老路、不走邪路。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我们如果不加快改革以壮大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那么在文化市场和文化阵地上就有既守不住也攻不出去的危险。基于此,我们保持和发展文化强国优势奋勇前行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从国内看,我们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保持解放并发展文化生产力,保持持续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持全面地推进改革创新。在此基础上,要与中国梦的实现共同进步,要更加体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发展政策,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不断拓宽发展道路,不断创新发展范式(包括外向型发展),不断彰显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其中,保持文化人才群、发展文化人才链,当为关键。

五、文化强国建设提升经济效率与产出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律

文化强国建设提升经济效率与产出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律,深刻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产业、经济属性。良好的文化条件是直接或间接提升经济效率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无论是文化事业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建设,都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8]。

一方面,文化强国建设直接或间接提升经济效率。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文化产业以其高增长率、高创新率、高带动力而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最主要的生产力要素是知识、技术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等,除人的智力、文化资源、科学、管理、组织经营等智力要素外,还包括人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休闲娱乐、文学艺术等人文精神。可以说,文化生产力是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力。人掌握的知识和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实施文化人才强国战略、文化科技融合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显然,当代中国,文化强意味着国家形象标识强、国家知识资本强、国家软环境强等等,由此可以间接提高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文化强国建设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社会效益是指基于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公益性功能而产生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效益。一是提供公共服务。应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提供优质、丰富、高效、均等化、人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基本要求,在质量、数量、效率、公平性、满意度等方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二是优化社会环境。要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治理作用,发挥当代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包容作用,以化解社会矛盾,改善社会环境。必须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的地位。三是改善社会民生。文化强国建设改善社会民生,是坚持“二为”方向的生动体现。新一轮文化事业的发展意味着新一轮文教(以文化人)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就业空间的不断增长。随着分工的精细化、产业链延长,文化产业将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文化产业日益崛起成为支柱产业还意味着国家财力的丰实、社会保障体系的夯实。

六、文化强国建设坚持党的领导、群众主体、人才创造有机统一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一条鲜明的规律即是党的领导、群众主体、人才创造有机统一律。也就是说,要实现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强力领导、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尊重文化人才的创造这三者的紧密结合。

第一,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强力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9]。党不仅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也要领导文化建设,这种领导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的全局出发,站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强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要强化纵向层次畅通度,强化横向部门协调度,优化文化发展政策,明确文化发展重点,善于抓住薄弱环节(局部)予以补强。

第二,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尊重人民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人民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10]。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程度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政策、拓展文化发展渠道、丰富文化工作载体,充分挖掘运用各方面的文化资源,使文化成为广大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要各施其才、各尽其能,形成普通群众与杰出文化人才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交相辉映的风景线。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强国取得的功效,享受到实惠。衡量文化强国建设的功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第三,坚持尊重文化人才的创造。所谓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功以才成,文化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艺创作中有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要不断完善文艺人才管理体制、打破文艺人才身份界限、畅通文艺人才流动渠道、构建文艺人才创业平台,破除制约文艺人才队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充分地激发其创造潜能。文化及相关产业是靠知识、智慧等无形资产支撑的,人才已经成为其核心资源,要重视和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人才。要尊重和发挥网络人才的创造作用,促进网络安全能力提升与产业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创新,助推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崛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3.

[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7]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8]王林生.“范式”转换:城市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范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61-65.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2.

[10]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

(责任编辑张佑法)

引用格式:韦忠生.多维哲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0):128-132.

Citation format:WEI Zhong-sheng.Translation Study from Multipl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10):128-132.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