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2-20毕永军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伊犁州农产品

毕永军

伊犁州农村能源环境工作站,新疆伊犁 835000

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永军

伊犁州农村能源环境工作站,新疆伊犁 835000

本文主要就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着重就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产业提出了发展对策。

无公害;农产品;现状;对策

伊犁河谷有着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无霜期80-165天,正常年份平均气温10.5℃,全年日照3 041.7 h,耕地面积48 300 hm2,水资源总量190.60×109m3,正常年份年降雨量在220 mm左右,新源、巩留山区地带年降雨量可达650 mm,个别地带可达800 mm以上。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甜菜、马铃薯等农作物。“三山一盆一谷”的地形结构,又形成了特克斯、新源县、霍城县等山区逆温带气候,为发展优质苹果、杏、桃、葡萄等果品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伊犁河谷已成为我区重要的粮、油、糖、优质果品生产基地,有着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前优越条件。

1 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

近十年以来,伊犁州紧紧围绕“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坚持打造“伊犁河谷为无污染、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带”这一奋斗目标,强势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2006年初成立了“伊犁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州财政、发改、质监、卫生、畜牧、林业、农业等十八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农业局,由州农业局协调州直各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州直农业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为全方位地开展好伊犁河谷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2006年8月州政府下发了《伊犁州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实施意见》,标志着州政府正式启动了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各县(市)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工作。2007年2月州政府又下发了《伊犁州直“十一五”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就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设内容,为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奠定了基础。截止2015年,伊犁河谷10个县(市)相继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95个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其中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农检中心相继获得了农产品检测体系计量认证和资质认证,河谷两级农产品检测中心连续五年开展了农产品例行检测,抽检农产品合格率在98﹪以上;制定小麦、水稻、油菜、玉米、甜菜、红提葡萄等大宗农作物及特色林果无公害标准体系10个,发布陆地辣椒、加工番茄、红花、苹果、葡萄、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及贝母、甘草等药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75个;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4 200万hm2,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58个。

2 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存在的问题

伊犁河谷自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以来,各县(市)在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市场销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现有的无公害农产品总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2.1 投入不足,没能形成发展格局

无公害农产品涉及到宣传培训、生产示范、认证检测、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从目前各县(市)机构建设、人员编制、经费支持的力度上来看,还满足不了工作需要。特别是大部分县市存在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专业人员少,检测方法单一,不能满足正常开展工作。

2.2 认证数量少,没能形成规模效益

截止目前,州直有效期内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数量仅为158个,占新疆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总数的19.88%,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食物总量为29.05万t,仅占伊犁河谷农产品食物总量的7.4%左右。

2.3 贴标意识差,没能形成经济效益

由于河谷各县(市)没有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再加上定标、贴标产生成本,即便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往往也是不贴标就进入市场,这样就造成了认证的和不认证的农产品在同一销售市场,好东西买不出好价钱,形成不了优质优价的局面,致使涉农企业(合作社)认证积极性不高。

2.4 监管体系不完善,没能形成有效监督

目前,河谷各县(市)农业执法人员均在8-15人,面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种类多、市场分散、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点多面广的局面,执法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局面,致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禁用限用的农药还在市面上存在和生产中使用,造成不安全的因素。

2.5 生产标准执行不彻底,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从目前来看,河谷各县(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都存在分散种植,由于宣传、培训、技术推广不到位,造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执行难的局面,致使部分种植户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农业生产。

3 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对策建议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现阶段推进伊犁河谷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笔者认为,今后伊犁河谷各级政府要抢抓机遇,规划先行,加大投入,高位推动,加强监管,培育市场等,充分发挥伊犁河谷独特的地理、气候、水土等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打造一批优势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伊犁河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1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确保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健康。无公害农产品行动是政府行为,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定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将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机构,充实工作人员,营造”能干事,相干事,有人干事”的局面。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生产者经营行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3.2 加强监管,严厉执法,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

农业投入品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建议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力度,积极出台无公害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加大打击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活动,严禁国家禁用农药流入农资市场和生产基地,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栽培、无公害施肥技术、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等。

3.3 加强培训,提升技能,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升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检验能力。目前,全疆经农业部授权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检验的地(州)只有昌吉州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议加快伊犁河谷州本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步伐,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力度,积极提升业务能力,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检测水平,切实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同时,加快建立东部新源县、西部霍城县、中部伊宁市农产品检测站能力提升建设,全面开展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抽检工作。

3.4 加快认证,确保质量,不断提升无公害农产品规模

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建议各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积极争取资金,及时组织人力认真审核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材料,确保文本质量。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现场检查,正确填写现场检查报告,做好无公害农产品抽检送检工作,及时提交上报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材料。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定标工作,确保当年上报当年获证,不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数量。

3.5 营造市场,培育品牌,切实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优质优价

不断加快推进全无公害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建议各县(市)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小区瓜果蔬菜销售店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专销区(专柜),实现统一贴标销售。进入专销区(专柜)的农产品必须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并随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定期抽检,及时向消费者张贴检测结果,做到诚信经营。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增强市民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知度,全力打造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提升无公害农产品公信力,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优质优价。

4 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伊犁河谷无公害农产品必将走向疆内疆外市场,以其无污染、安全、优质的优势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伊犁河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马永钦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统计年鉴.2014(10),(年刊)243号.

[2]杨玲.新疆“三品一标”工作现状与展望[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18-20.

毕永军(1969年—),大学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2015-11-10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伊犁州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冬之爱 暖“伊”行
——2018第四届伊犁公益节第28站“伊犁州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儿童爱心公益基地”授牌捐赠仪式暨“真情暖冬”爱心煤善款发放仪式剪影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映像畜牧业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