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井字形”播种技术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探讨

2015-02-20李国顺陈亚欢王永山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字型小麦

李国顺,陈亚欢,王永山

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 831700

小麦“井字形”播种技术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探讨

李国顺,陈亚欢,王永山

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 831700

作物种植模式的改变,能够显著影响作物产量是人们多年来早已形成的共识。近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技术在小麦上的推广应用,小麦种植模式也有不同的改进。本文对两年来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示范所取得的成效、关键配套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分析指出该模式的不足之处,以便该技术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小麦;井字形播种;效果;探讨

吉木萨尔县光热资源丰富,是新疆小麦的主要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23 300 hm2以上。近年来,在一系列惠民强农政策的引导下,特别是实施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以来,通过推广高产品种、节水滴灌、模式栽培、病虫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使小麦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 实施效果

1.1 增产效果明显

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播种方式,是对提高小麦单产的一种大胆尝试。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是按照当地播量的一半为横播,一半为纵播,在播种量、管理方式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小麦株数的空间布局,使麦苗田间分布更均匀,有效提高光、热、水、肥的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效果。2014年,吉木萨尔县安排100(666.7m2)的小面积示范,经测产“井字型”播种产量为577 kg/666.7m2,常规沟植沟播产量531 kg/666.7m2,较常规增加46 kg/666.7m2。2015年安排了50.7 hm2的大面积示范,经测产,“井字型”播种产量为518 kg/666.7m2,常规沟植沟播产量473 kg/666.7m2,较常规增加45 kg/666.7m2。通过实产调查,“井字型”播种产量为512 kg/666.7m2,常规沟植沟播产量476 kg/666.7m2。实际较常规增加36 kg/666.7m2。按照小麦收购价2.6元/kg计,增收 93.6元/666.7m2,扣除增加的播种费 30元/ 666.7m2,较沟植沟播增加的滴灌带的费用20元/ 666.7m2,增加纯收入43.6元/666.7m2。

1.2 集成和展示了新技术应用成效

在开展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的同时,以良种应用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GPS导航精量播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五大集成技术为核心,进行重点突破,加强协调服务,落实任务指标,使各项技术措施得以很好的落实,充分展示了集成技术的应用成效。

1.3 促进了小麦传统种植观念的变革

小麦种植方式的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由70-80年代的小畦播,发展到90年代的沟植沟播,成为小麦生产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小麦单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种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滴灌技术的普及,播种机械的不断更新,沟植沟播从过去的六沟四行(一次播幅六沟,每沟条播四行),演变到现在的六沟五行(一次播幅六沟,每沟条播五行)。在这种情况下,沟植沟播技术模式并没有随着滴灌技术的应用而大幅度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效益。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创新的种植方式,改变了人们过去长期认为的纵横播种会导致通风透光不良、群体结构不合理等传统观念,使人们对小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有了新的认识。

2 开展井字形播种模式示范的工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协作配合到位

接到新疆农业厅开展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任务后,以行政手段推动任务的顺利实施。明确各部门在农机具调试、灌溉用水的安排、示范地块的落实、技术指导服务方面的具体任务。同时,为使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工作顺利进行,对示范点在享受各项惠农政策补助的基础上,额外补助60元/666.7m2为机械作业补助费用,确保了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各项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2.2 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工作措施到位

为确保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的实施效果,使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县农业局和农技站对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工作实行了量化目标管理,安排一名高级农艺师牵头成立技术指导小组,现场指导到田间地头。把工作绩效与年终考核评优相挂钩,增强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同时农技站组织专家对示范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也采取电话查询等方式进行督查,有效地确保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2.3 强化指导,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为确保技术指导的专业性,技术指导小组与农机站的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小麦播种时跟机作业,随时解决农机故障,确保播种质量,在小麦除草的关键时期,农技和农机技术人员亲临田间地头,指导机械喷药。总之,在示范活动中,我们将优良品种,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有效结合起来进行推广,使良种良法和各项主推技术切切实实落到了实处。

3 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的关键技术

3.1 选用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

选用耐旱、耐寒、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新冬18号,种植户与种子企业签订了供种合同,由企业将种子保质保量的送到示范点所在的村,保证了种子质量,为小麦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在播种前对麦田进行取土化验,根据土壤综合肥力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小麦全生育期的施肥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氮、磷、钾投入比例更加合理,增强了小麦的抗逆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3.3 GPS精量播种

推广小麦GPS宽幅精量播种技术,GPS卫星导航技术实现了播行端直、接行准确。据农机部门测算,1000 m的垂直播行距离误差不超过2 cm,接茬准确率不超2.5 cm,有效降低了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进度。可以达到多播多种的目的,既节约了土地又节省了种子,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增产,农民增收。从2015年长势看,此项技术播种质量好,小麦出苗整齐,据田间调查,平均穗数为39万/666.7m2,穗粒数为34粒,千粒重为45 g,整个示范田群体结构合理,这为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取得较好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3.4 开展绿色防控

在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活动中树立绿色防控理念,在防治关键时期,技术人员深入到户,田间地头检查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和小麦长势,指导示范户进行科学防治,并为示范区农户现场解决病虫草防治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做好防治工作,农机局协调大型喷药机械,及时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在小麦生长后期,镇人民政府提供了10 kg农达和药剪进行芦苇防治,对促进小麦灌浆、提高穗粒重具有重要作用。

4 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技术存在的问题

4.1 配套缺乏

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缺乏配套的能够一次性完成作业要求的播种机械。目前,吉木萨尔县小麦播种机普遍为沟植沟播式机具,机械作业不配套,必须对现有机械改装,而改进需要大量的投入。

4.2 地块制约

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受地块面积的制约因素较大,横向播种时,受作业地块宽度限制,大型机械调头操作频繁,增加了播种费用,造成了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从而制约了大型播种机的“正常发挥”。

4.3 比较效益低

近年来,虽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用工成本增加,再加上水权制度改革后,配水量为380 m3/666.7m2,按照小麦的用水量是不够的,这就使得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大受影响。

5 小麦井字形播种技术模式创新的探讨

5.1 依靠行政力量,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实践证明,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要实现多方协作,合力推动,走行政推动、技术带动、政策拉动、利益驱动的发展路子,建立以技术服务为主导、多方协作为补充的推广模式,在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活动中,我们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使示范的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示范效果,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有力推动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工作的开展。

5.2 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整合农技、农机、种子、水利等农业系统内部的人才、技术资源,增强科技合力,种子部门为筛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并加大农资市场监管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农机部门调试机械,提高播种质量,水利部门及时协调水的配置,农技站发挥栽培、植保、土肥优势,具体负责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土壤化验等服务。通过整合资源,使各方面的技术力量相互协调,农艺农机、良种良法紧密结合,实现了人力、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示范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5.3 提高技术到位率,狠抓集成配套技术创新和落实

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仅靠某一项技术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集成各种综合技术,因地制宜地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技农艺相结合,提高技术集成应用的效果。因此,将技术服务,优良品种,整地(播种)质量、GPS导航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集成配套技术结合起来,并不断地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完善和提高,使配套技术切切实实落到实处,提高技术到位率。

5.4 培育种植大户,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小麦“井字型”播种创新模式技术靠分散的农户推广难度很大,只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种植大户,狠抓典型示范,才能提高小麦集成配套新技术的应用率,从而促进小麦“井字型”播种创新模式技术推广。

[1]王媛媛.永城市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0(21):73-74.

[2]齐林,陈雨海,周勋波.冬小麦种植模式与水肥利用效率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01):159-162.

[3]张文玉.涡阳县小麦高产攻关机制创新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45-346.

李国顺(1964年6月—),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特色作物示范推广研究。

2015-11-18

猜你喜欢

字型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大倾角煤层无轨胶轮车运输的适用性
哭娃小麦
并行大口径管道“V”字型沉管下沟施工方法
“工”字型气体静压主轴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设施克瑞森无核葡萄“厂”字型架式栽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