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城市医疗机构交通吸引等级评价

2015-02-18段满珍轧红颖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交通矩阵

段满珍,轧红颖,李 铮,董 博

(1.华北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 唐山063009)*

0 引言

2012年唐山市交通调查报告显示,唐山市城市干道平均车速比十年前降低50%以上,市区主要交叉口严重阻塞的达到60%;市中心高峰期道路平均车速不到19 km/h.而且堵车情况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交叉口,在医院、商场、学校等大型公共设施的附近堵车现象非常严重.由此可见堵车早已不是大城市的专有,类似唐山这类经济比较发达的中等城市同样经历着交通问题的困扰[1].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要求的提高,医疗机构对城市交通的吸引愈加突出,并且这种吸引有持续性、稳定性、规律性等特点,对周边交通有着很强的影响.医疗机构交通吸引等级评价对于医疗机构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以及现有医疗机构周边交通环境评价,改善城市交通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见.本文针对我国中等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交通吸引矛盾突出的现象,研究面向医疗机构的交通吸引等级评价方法.

1 医疗机构交通吸引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为深入了解医疗机构交通吸引特性,需要获取详细的交通吸引数据.本次原始数据采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吸引的车辆、人员等基础数据;另一类是医院交通影响因子数据.一类数据采用出入口调查法,采用车牌号连续记录法获取车辆进出、停放时间和数量等相关数据,同时在出入口记录行人进出人次数.二类数据采用问询法,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吸引的原因、来源、停车目的等信息.

本文以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唐山为例,选取五家医院进行全时段调查,根据医院工作时间确定调查时段为8∶00 ~18∶00,历时 10 h.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在调查开始之前和调查结束之后产生的人员进出数据和车辆进出时间不完整的数据不计入统计范围;医院工作人员的计数及其车辆数只计入总量,但在分析交通影响因子时不计算在内.

进行交通吸引影响因子选择时,需要注意几点:①类似“医院有熟人”等普遍性不强的因子不计入最后统计,直接剔除;②以施工、检修、保洁等非就医目的的因子不计入统计结果;③对于重复因子及叠加程度大的因子进行合并或拆分处理.

2 医疗机构交通吸引等级评价方法

2.1 吸引量综合评定分级法

交通吸引等级是指在一定的交通环境条件下,吸引点自身对交通对象中的车和人的吸引能力强弱的划分[3].主要体现在吸引点吸引到自身周边的交通主体的多少和交通主体在吸引点附近停留时间的长短.不同特性的吸引点,因其侧重的吸引目的不同,会导致吸引的多少和停留时间不同.以医疗机构为例,吸引量多少和停留时间长短都可以作为其吸引等级的判定依据,但考虑到医院吸引对象无法完全自主掌控离开医院的时间,因此,停留时间又不能作为对患者吸引能力的判定,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参考数据.

综上,判定医院交通吸引等级的主要依据是吸引量的多少,即累计观测车辆数S1(这里不采用实际停放车辆数S,因为数据显示有些车辆一日往返几次)和累计观测人数G,指出入口处统计的步行人流量(例如乘公交,步行,或出租车门外下车等),不包含随车辆进出的人员.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医院交通吸引数据

根据表1数据,综合考虑城市等级及车辆保有量等情况,拟定中等城市医疗机构交通吸引等级评价参考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交通吸引点等级评价参考标准

假设交通吸引等级分值=累计观测车辆数分值+累计观测人数分值.

根据调查数据确定交通吸引等级评分划分标准:吸引等级一级(1~3分);吸引等级二级(4~6分);吸引等级三级(7~9分),其中一级吸引能力最弱,二级吸引能力较强,三级吸引能力最强.根据以上打分标准和原则,各医院评定结果如表3.

表3 中等城市医院交通吸引等级评定

2.2 交通吸引模糊评价模型法

2.2.1 交通吸引影响因子集和分级表构建

交通吸引影响因子指在城市的交通吸引点中,构成吸引点对交通吸引能力的要素,众多影响因子对交通影响的集合就构成了吸引点对交通的影响作用[4].根据问询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医疗机构影响因子,并进行分类.由于影响因子众多,且单一因子不能完全独立的完成对医院交通的吸引,甚至在众多影响因子中的作用并不突出,因此采用因子集和分级表的方法综合分析:

式中:U1为人为因子,包括收费是否合理、服务态度、办事效率;U2为医疗因子,包括医护人员素质、专家人数、治愈率;U3为硬件设施因子,包括床位、设备药品情况、医院环境;U4为其他因子,包括交通情况、地理位置和宣传力度等.

2.2.2 影响因子吸引能力尺度集建立

评价尺度集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判结果组成的集合.利用综合模糊评价理论,根据影响因子吸引能力的强弱程度,把吸引能力分为一级(较差吸引)、二级(一般吸引)、三级(较强吸引)、四级(很强吸引),各等级赋值分别为(1,2,3,4,),建立评估集为:

根据专家评价法对吸引因子进行评估,得到如下判断矩阵:

2.2.3 指标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对同一层次的因子,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据此来建立判断矩阵[5],如表4.

表4 一级影响因子判断矩阵

根据表4计算各因子权重,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计算ai的n次方根:

将 A=(a'1,a'2,……,a'i)归一化得到A=作为权重系数,则有A=[0.466 0.278 0.160 0.095].

判断矩阵构造完成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式中:n为判断矩阵的行数,即系统中的指标个数;A为判断矩阵;W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AW)i为判断矩阵A与特征向量W相乘而得的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则其一致性指标为:

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n愈大,CI愈大,矩阵的一致性愈差.为检验其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引入判断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值[6]分别为0.00、0.00、0.58、0.90、1.12、1.24、1.32、1.41、1.45.

CR=CI/RI=0.010/0.9=0.01 < 0.1 满足一致性检验.同理,其它各子集的权重系数如表5,CR验证结果均小于0.1,满足一致性条件.

表5 其它因子判断矩阵

2.3 交通吸引能力模糊评估模型建立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医疗机构交通影响因子做出评价,首先对二级因子进行模糊评价,然后再对一级因子进行模糊评价[7].

(1)二级因子评价

B1=A1R1=(0.084 0.216 0.262 0.438)

B2=A2R2=(0.182 0.162 0.319 0.338)

B3=A3R3=(0.295 0.246 0.230 0.230)

B4=A4R4=(0.314 0.313 0.267 0.106)

(2)一级因子评价

由上述二级评价得,矩阵

由前面建立的评价体系可知,人为因子B1对交通有很强的吸引能力,得4分;医疗因子B2对交通有很强的吸引能力,得4分;硬件设施因子B3对交通有较差的吸引能力,得1分;其他因子B4对交通吸引能力也较差,得1分.这4项因子综合在一起,得到B对交通的吸引能力,建立医疗机构交通吸引能力评估关系模型:

其中:B1=λ1U11+λ2U12+λ3U13;

B2=α1U21+α2U22+α3U23;

B3=β1U31+ β2U32+ β3U33;

B4=δ1U41+ δ2U42+ δ3U43.

由专家打分结果和4个等级对应的分值,得到各因子的总分,同样取10个专家打分的平均值作为各个因子系数,各影响因子对应的系数如下:λ1为 3.1,λ2为 3.0、λ3为 3.0、α1为 3.1、α2为2.3、α3为2.9、β1为2.2、β2为2.8、β3为2.3、δ1为1.9、δ2为2.4、δ3为2.9.

最终得到中等城市医疗机构交通吸引模糊评价模型:

2.4 评价模型影响因子量化分析

表6 影响因子量化参考标准

医疗机构交通影响因子诸多,既有量化数据,又有非量化数据,且单位不同,无法直接带到关系式中去验证,要先对其进行量化[8].表6提供了量化值参考标准.

3 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与模型验证

以第九医院为例进行模型验证分析.表6中除U23和U31是量化数据不需要打分外,其余10项因子均需打分,如表7.

表7 第九医院交通影响因子专家打分

经调查,唐山市第九院治愈率为81%,得4分;床位180 个,得1 分.带入式(8)中,得到P九院=232.2 .

同理,二院治愈率86%,得4分,床位615,得4分,P值237.5;妇幼医院治愈率87%,得4分,床位700,得4分,P值255.1;开滦医院治愈率78%,得3分,床位900,得5分,P值260.3;联大附属治愈率84%,得4 分,床位613,得4 分,P 值263.4.

根据事态发展规律,交通影响因子多数是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或在良好状况上下起伏,即在向B级发展或在B级上下浮动,不可能全部优秀或者一般[9].现取P值的四种特殊情况:当影响因子全为A级时,P=336.4;当影响因子全为B级时,P=252.3;当影响因子全为 C级时,P=168.2;当影响因子全为D级时,P=84.1.事态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即为P值在252.3附近.同理,在医疗机构交通吸引等级的评分体系中,也存在着这种情况,当累计观测车辆数与累计观测人数两项指标得分相同时,合计得分分别为2,4,6,8,10.则P=252.3对应的交通等级得分为6,以此为中心线,以P值每5分一个等级,建立P值与交通吸引等级合计得分的对应关系如表8.

表8 P值与交通吸引等级得分表

经过对五家医院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得到对应的P值和P值对应的交通吸引等级得分,如表9所示.

表9 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表9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交通吸引等级得分基本吻合,偏差不大.由于影响因子的分值是根据专家评价法获得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造成评级误差;吸引量综合评定分级法中划分等级的方法不同,也会影响最终的评分.但是经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偏差不大的情况下,不影响整体评估效果.

4 结论

基于我国中等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周边交通矛盾突出,交通吸引评价研究相对较少,不能满足交通吸引有效评估需要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吸引量综合评定分级法和交通吸引模糊评价模型两种评估方法,并利用实际数据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文中为两种方法分别提供了快速评估的等级评价参考标准、模糊评价模型和模型影响因子量化值,利于实践中实现快速有效评估.对于车辆保有量或经济水平有较大差别的城市,表8中对应的数值关系会有波动,建议应先对城市的交通因子进行分析,建立如表8的对应关系表,方便以后查找P值对应的交通量.

[1]周再玲.我国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2]沈建武,刘学军,程建权,等.武汉市交通吸引点调查分析[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2):29-32.

[3]徐亚国.城市道路路边停车设置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1):65-66.

[4]陈俊,王炜.城市路外停车场出入口交通组织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76-78.

[5]沈良.基于层次分析法及评判技术的停车诱导区域划分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8(3):73-74.

[6]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Transportation impact analyses for site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ITE,2006.

[7]杨帆.基于模糊评价的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8]崔琳,谭山,刘锐.长春商业中心交通环境影响分析评价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1):32-34.

[9]程述英,顾国林.绵阳市高临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5):76-79.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交通矩阵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