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宋诗》误收唐人诗四首考辨

2015-02-14杨凯杰

语文学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并州全唐诗贾岛

○ 杨凯杰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全宋诗》误收唐人诗四首考辨

○ 杨凯杰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本文对《全宋诗》中归属为释无本、释居简诗共四首进行考证。其中又引涉历代学者将唐人刘皂、无本之诗误归为贾岛诗作等错漏。文中取证历代诗集诗话与方志,对这四首诗做以分析,考证其归属。以期补益前人对这三首诗的认识,评述前人研究中武断不察指出。

全宋诗; 贾岛; 居简; 无本; 刘皂

一、《全宋诗》录释居简《颂古二十一首·其九》考辨

《全宋诗》第53册卷二八〇一据《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录释居简《颂古二十一首》,其九如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1]

经过调查,可以得出确论:这首诗绝非宋人原创,不应收入《全宋诗》。理由如下:

首先,先从这首诗内部及释居简《颂古二十一首》其他诗句来看,这首诗是很可疑的。《颂古二十一首·其九》与这一组诗中的其他篇目相比,处处显得格格不入。先看主题。这一组诗多居简和尚对佛经内容的偈颂,参看《北磵居简禅师语录》中的征引之处,可知这一组诗是居简在论述经义的时候所做的“庵颂”。而这首《其九》却是以羁旅思乡为主题。这不仅与《颂古》的诗题不符、与居简讲经义的主题不符,也与居简作为一个僧人的身份不符。这是第一个疑点。

再看内容。诗中涉及了三个地名:并州、咸阳、桑干水。并州即今山西太原一带,咸阳在当时的长安即今西安,桑干河则位于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朔州朔城区南河湾一带。其中并州是唐以前对太原附近的称呼与行政区划,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并州就已经改命太原府,此时居简还没有出生。但诗中却直接称呼太原府为并州,是为疑点二。

诗中所写大意为:客居并州已经十年,心中每天每夜时时刻刻都想回到家乡咸阳去。而十年以后,日夜想回家的诗人非但不能回归故里,反而还要北渡桑干,到距离咸阳更远的地方去。而参看全宋诗中释居简的小传:

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峯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峯北磵十年……

如果历代关于居简生平的记述没有太大错误的话,就可以看出这首诗和居简的生平差别很大。居简是潼川人,是蜀中人,而依诗中所写却“日夜忆咸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是为疑点三。 再有,以居简一生的行迹,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曾到过并州、甚至是桑干。居简生活在南宋,他生活的时代并州是在金人治下。因此他在并州居留十年是不大可能的。是为疑点四。

第二,从其他的总集、别集中,多处可见这首相同的诗。或题为《渡桑干》,或题为《旅次朔方》,分别归于贾岛与刘皂名下。

《全唐诗》中就出现了这两首诗的互见。在《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二,有《旅次朔方(一作贾岛诗)》,署名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2]

卷五百七十四有《渡桑干》,署名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2]

对比可见,释居简《颂古》与贾岛《渡桑干》两诗完全相同,与刘皂《旅次朔方》仅有两字不同:“已”作“数”、“是”作“似”。因此这三首诗应归为一首,而作者只能有一人。

贾岛诗《渡桑干》见《长江集》卷9、《唐百家诗选》卷15 、《畿辅通志》卷120、《山西通志》卷226、《墨庄漫录》卷5、《万首唐人绝句》卷5、卷24、《山堂肆考》卷137、《唐音》卷13、《唐诗品汇》卷52、《古今诗删》卷22、《石仓历代诗选》卷72、《古诗镜·唐诗镜》卷48、《全唐诗》卷574、《全唐诗录》卷52、《诗话总龟》卷11、《诗话总龟》后集卷20、《对床夜话》卷4、《颐山诗话》。

《冷斋夜话》卷4、《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25、《唐诗纪事》卷40、《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19、《诗人玉屑》卷10、卷15、《诗林广记》卷7也录贾岛《渡桑干》诗,其中“客舍并州已十霜”作“客舍并州三十霜”。

刘皂《旅次朔方》见《御览诗》,题名刘皁,除此之外,仅见《全唐诗》。

以上所列收录贾岛与刘皂的作品或集子中,最早的是令狐楚编纂的《御览诗》《唐百家诗选》《墨庄漫录》《诗话总龟》《冷斋夜话》俱为北宋成书,他们成书都在释居简出生之前,全宋诗收诗之误便可坐实。

那么在贾岛和刘皂之间,谁是这首诗的真正作者呢?前人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论述。如李嘉言《长江集新校》校记:“本诗又见《全唐诗》四七二《刘皂集》,题作《旅次朔方》。萧穆《敬学类稿》卷六《跋卢抱经手校贾浪仙集》曰:“何云此诗见《元和御览集》中,作刘皁,悫士选进,当元和之初。贾,范阳人.亦不应作‘更汉桑干却并州是故乡’之语。”[3]18黄鹏《贾岛诗集笺注》亦从此说。[4]336

沈祖棻作《唐人七绝诗浅释》一书,于解释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中引到这首《旅次朔方》诗,他提出,因为贾岛是范阳人,非咸阳人,贾岛的作品及其他有关文献中也没有他在并州作客十年的记载。而且此诗的风格沉郁,与贾岛以清奇僻苦见长的风格很不相类。因此认为《元和御览诗集》题为刘皂是可信的。[5]240

从贾岛的生卒年来看,据李嘉言《贾岛年谱》,贾岛卒于会昌三年,即公元843年,有卒于五十六岁与卒于六十五岁两种说法。[6]1以此上推,贾岛生于公元779或公元787年。《元和御览诗集》是元和十二年由令狐楚草拟,因此能进入《元和御览诗集》中的诗作当是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8年)以前的作品。但依《贾岛年谱》所考证,贾岛于元和五年第一次从故乡范阳到达洛阳和长安,元和六年第一次见到韩愈(有《送无本师归范阳》为证)[6]5。而据《新唐书》载:

島字浪仙,范陽人,初爲浮屠,名无本。來東都,時洛陽令禁僧午後不得出,島爲詩自傷。愈憐之,因教其爲文,遂去浮屠,舉進士。[7]

可知贾岛在结识韩愈之前还在出家,而“客舍并州已十霜”、“客舍并州三十霜”等句中所述,与贾岛经历实为不符。

因此再综合李嘉言、沈祖棻、黄鹏等人的看法,此诗当非是贾岛诗作。虽然贾岛诗句广见于各类总集别集,但李嘉言在《长江集新校》前言中说:

贾岛自名其诗集曰《长江集》(见《唐人八家诗》本王远《后序》)。后世同行者为……诗三七八首。晁氏《读书志》及王远《后序》俱云三七九首。《唐音丁签》所载则为三九九首,并分之为九卷……齐己《读贾岛集》曰:“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齐己唐末人,其时所见尚只三百首,则余百首当为宋以后所补,羼有伪作,逮不可免。[3]

大概就是因为作为源头的《长江集》经过遗失、补遗和流传,掺杂进了其他伪作,其中就包括这首《渡桑干》。

综上所述,把这首《旅次朔方》归为刘皂的合理性要大于将《渡桑干》归于贾岛。就更不用说《全宋诗》把一首唐诗收入归为南宋诗僧了。

二、 《全宋诗》录释无本诗三首考辨

《全宋诗》卷三七四一据《舆地纪胜》卷八二录释无本《行次汉上》:

习家池沼草萋萋,岚树光中信马蹄。

汉王庙前湘水碧,一声风角夕阳低。

又同卷据《诗渊》册三录释无本《马嵬》:

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

一自玉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同卷又据《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录句:

寺接江声秋月上,楼依野色夕禽还。[8]

前人对这三首诗的作品归属也已做过论述。如李嘉言《长江集新校》云:“以上二诗,《才调集》均作无本。无本,岛之法名。”[3]151房日晰在《<全宋诗>误收重出考辨及补遗》一文中说:“释无本之诗《全宋诗》编入无世次卷今按,无本,贾岛法名。以上两首诗均见《全唐诗》卷五七四《贾岛集》”“检《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此联作者署僧无本,即释无本此联不见《贾岛集》,当为岛之佚句,误编入《全宋诗》。”[9]44朱腾云在《<全宋诗>误收唐诗考辨》中也说:“此唐贾岛诗。”[10]92以上三位学者都将这三首诗归为贾岛。

我们先来解决《全宋诗》收录这三首诗是否合理的问题。

《行次汉上》见《才调集》卷9、《万首唐人绝句》卷64、《唐僧弘秀集》卷7、《唐音》卷14、《唐人万首绝句选》卷7、《全唐诗录》卷98,著者皆为无本、释无本、或僧无本。《唐诗品汇》卷55、《古今禅藻集》卷7、收为无本,但《唐诗品汇》在贾岛卷中注无本即贾岛[11]281,《古今禅藻集》中无本即贾岛[12]。《全唐诗》卷574录为贾岛。

《马嵬》见《才调集》卷9、《唐僧弘秀集》卷7、《古今禅藻集》卷7、《全唐诗》卷574,著者为无本或僧无本。《陕西通志》录著者为贾岛,《古今禅藻集》中无本即为贾岛。《宋诗纪事》录著者为无本。

不需他言,因为《行次汉上》和《马嵬》这两首诗都出自《才调集》,而《才调集》乃是五代后蜀韦縠编选,远在宋代之前。只此一例,便可断定这两首诗绝非宋人所做,《全宋诗》当属误收。

但是“寺接江声秋月上,楼依野色夕禽还”孤句仅见于《锦绣万花谷》,并无其他证据可以提供参考。我们不能绝对地否定宋代没有这么一位“释无本”,但既无丝毫传记,只留诗一联,就毫无根据地把这样一位诗人收入《全宋诗》,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此句《全宋诗》不应收。

那么,这三首诗到底该归属于谁呢?真的如李嘉言、房日晰和朱腾云等人说的,这两首诗一定是贾岛的吗?单句“寺接江声秋月上”的归属以目前的资料不可详考,那么下面我对其他两首诗的归属再做分析。

上述三位学者将此诗归为贾岛的主要依据是全宋诗所收的这位释无本既无经历又无小传,存诗只有两首半。能给人的有效信息只有“释无本”三个字。而贾岛号无本,且曾经做过僧人,依《新唐书》及《全唐诗·贾岛卷》这种说法也可以得到印证。笔者认为这种推理方法却过于武断。无本这一带有浓烈佛教色彩的称呼用为僧人法号未必只有贾岛一人。事实上唐末确别有一位诗僧无本,不但有诗作留存,与唐末一些诗人也有酬唱交往,却一直少为人知,鲜被提及。

首先,《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对诗僧无本有笺证:“贾岛为僧时名无本,详本书卷五贾岛传笺证。又按郑谷有《题无本上人小斋》、《别修觉寺无本上人》二诗(均见《全唐诗》卷六七五),齐己亦有《赠无本上人》诗(《全唐诗》卷八四〇)郑谷、齐己皆唐末人,或唐末别有一无本也。”[13]588这一怀疑是十分合理的,唐末诗人郑谷和齐己与无本的交往诗分别收入《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五和八百四十四这是诗僧无本非贾岛的有力证据。

《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分别录有《郑谷传笺》、《齐己传笺》,其中记录郑谷约生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齐己生于懿宗咸通五年(864)。[14]152-187生活年代在唐末。而贾岛 “会昌癸亥岁(843)七月二十八日终于郡官舍,春秋六十有五”[14]35180。可见与郑、齐二人交游的绝非贾岛。

再看郑谷的诗。郑谷《题无本上人小斋》云:

寒寺唯应我访师,人稀境静雪销迟。

竹西落照侵窗好,堪惜归时落照时。[15]

又《别修觉寺无本上人》云:

松上闲云石上苔,自嫌归去夕阳催。

山门握手无他语,只约今冬看雪来。[15]

修觉寺故址在今成都市新津县,是唐宋时代一所著名的寺院。《全宋诗》里有许多关于此地的诗篇,如宋祁《题蜀州修觉寺》、晁公遡《修觉寺》、陆游《游修觉寺》、《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二首》等等。由此可见,郑谷诗中的这位无本上人是唐末西蜀修觉寺僧。

事实上贾岛虽“初为浮屠,名无本”,李嘉言《贾岛年谱》记录贾岛为僧大概在二十岁时[6]2。而其诗歌成名则在中年三十余岁与韩愈、孟郊等结交之后。笔者使用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的《全唐诗》分析系统和《全宋诗》分析系统检索两部诗歌总集,除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孟郊《戏赠无本》二篇外,唐代便没有以“无本”称呼贾岛的了;而宋代仅有苏辙《张惕山人即昔所谓惠思师也余旧识之於京师忽来相访茫然不复省徐自言其故戏作二小诗赠之》、刘克庄《洛浦善先长老赠诗自方无本惠勤答诗二首》、《赠天台通上人》三首诗中以无本代指贾岛。提到贾岛的诗有许多,未及详细统计,可毫无争议地称贾岛为“无本”的五首之数,对于咏贾岛的诗来说只能说是九牛一毛。由此可见,以无本称呼贾岛,并不常见。

韩孟二诗,据李嘉言《贾岛年谱》记载是于元和六年贾岛自长安赴洛阳初谒韩愈、复随韩愈归长安时所做。《唐才子传》载:“韩愈与贾岛“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愈赠诗曰:‘孟郊死葬北邝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自此名著。”[13]325极有可能在韩愈、孟郊作诗之时贾岛尚未还俗或刚刚还俗,便以法号无本称之。至于苏辙、刘克庄的诗,都是在行文中提到贾岛。诗歌中提到某人往往用该人的字号郡望等别称,所以偶见用“无本”称呼贾岛也属正常。

另外,笔者使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索系统对这两首诗进行检索,除清代的《陕西通志》将《马嵬》归为贾岛,在其他收录《行次汉上》、《马嵬》两诗的四库所存书目中均将之归为无本或释无本、僧无本,当代学者硬把这两首诗归为曾法号无本的贾岛,十分不合理。

综上所述,唐末蜀中却有一位无本和尚,依文献所出的时代及著录分析,本诗归为唐末无本更为合理。李嘉言、房日晰等人的看法过于武断,《全唐诗》将其归为贾岛也应属误漏。

三、 结语

本文对《全宋诗》中的四首误收诗作以考辨,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1. 《全宋诗》收录的归于释居简的《颂古二十一首·其九》、收释无本《行次汉上》、《马嵬》及“寺接江声秋月上,楼依野色夕禽还”均系误收。

2. 《全唐诗》中刘皂《旅次朔方》与贾岛《渡桑干》互见,应归为刘皂。

3. 《全唐诗》收《行次汉上》、《马嵬》为贾岛诗,系误收。应为唐末僧无本。

[1]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二.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全唐诗分析系统

[2]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全唐诗分析系统

[3]李嘉言. 长江集新校[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4]黄鹏. 贾岛诗集笺注[M].巴蜀书社,2002.

[5]沈祖棻. 唐人七绝诗浅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李嘉言. 贾岛年谱 [M].商务印书馆,1947.

[7]欧阳修,等. 新唐书[C]//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百七十六.

[8]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 全宋诗·第72册[C]//卷三七四一.

[9]房日晰. 《全宋诗》误收重出考辨及补遗[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18(1).

[10]朱腾云 .《全宋诗》误收唐诗考辨[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2)

[11]高棅. 唐诗品汇[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2]释正勉. 古今禅藻集 [C]//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卷二十八

[13]傅璇琮. 唐才子传校笺[M].(第一册 )中华书局,1987.

[14]苏绛 . 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C]//全唐文·卷七六三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5]全唐诗·第二十册卷六百七十五

杨凯杰,男,南开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I207.22

A

1672-8610(2015)07-0021-03

猜你喜欢

并州全唐诗贾岛
贾岛寻医记
采桑子
贾岛碰瓷
人生何处是故乡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贾岛推敲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