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语文教学的“学生习作评价工具”开发

2015-02-13黄天林

语文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组内书写基础

黄天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逐渐由传统的以“教”为主向新型的重“学”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重心从研究自身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而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教学更是要当仁不让地走在前面。笔者正是基于此,拟在高中学生习作批改这一环节做一些探索,研究和开发了“学生习作评价工具”,旨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但让学生知道如何写作文,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批改作文,真正把握习作批改中需要关注的各个环节,吸取他人习作中的优点,并拿他人习作中的不足来警示自己,进而提升自我写作的水平和档次。

评价是指为衡量评定人或事物的价值,对人或事物用一定的器具或标准达到测试或评价的目的,所使用的器具或标准就是评价工具。“学生习作评价工具”就是将学生习作在自评的基础上交流到习作者所在学习小组其他成员手中,由本组成员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习作进行系统批阅后返还习作者本人,习作者再结合他人的反馈信息重新写作,然后连同第一次的习作和“习作评价表”交给小组,再随机交给其他学习小组,其他小组再结合批阅信息,比较两次习作的变化,对习作者和批阅者做出评价,教师选取典型展示并加以点评。该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含有诊断和形成阶段结果两个功能。

一、习作评价表解读

习作评价表

二、评价流程解读

1.自评:习作者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习作的内容,在习作上将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划出来并填入习作评价表。

2.组内互评:由习作者所在学习小组成员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习作进行确定习作基础分、发展分、错别字扣分、标点符号扣分、书写得分、最后得分、提出升格建议等系统批阅。

3.组间互评:习作者结合组内其他成员反馈的信息重新写作,然后连同第一次的习作和习作评价表交给小组,再随机交给其他学习小组。其他小组再结合批阅信息,比较两次习作的变化,对习作者和批阅者做出评价,打出习作分和批阅分,并做好记录。

4.全班展示点评:语文教师在学生完成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这三个环节过程中不断巡视和翻阅,全面掌握全班动态,最终选取3 -4个态度、质量等角度兼顾的典型,通过实物投影的形式展示并加以点评。

三、评价标准解读

1.习作评分标准(总分75 分)

对学生习作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四类文以上有)的把握,我们原则上坚持高考《考试说明》的六类文标准,当然也要注意文体的差异。基础等级分的切入分也要综合某一类赋分范围、习作整体感觉等因素。至于发展等级的评分,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所谓“突出”,指不仅全面符合某个评分点的要求,而且在某一方面有优异的表现。发展等级分与基础等级分之间有联系,但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在基础等级段得分较低的,在发展等级段可得分较高;但在基础等级段评为四等的,原则上不给发展等级分,特殊情况,最多不能超过3 分。在基础等级段评为三等的,发展等级分最多不超过6 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每一篇习作的最终得分除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还有“错别字”“标点符号”和“书写”等增减分项。并且每一项都有一定的标准,如“错别字”,见错一个扣1 分,扣满5 分为止;如“标点符号”,见错三个扣1 分,扣满5 分为止;再如“书写”,书写美观得5 分,卷面整洁得3 分,书写潦草或卷面邋遢得0 分。

2.批阅标准(总分10 分)

批阅精准程度8 分,主要是看批阅者批阅的习作定类是否准确,亮分(含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是否精准,亮点是否在习作中准确划出,升格建议是否中肯、全面等。批阅态度2 分,主要看是否按规定在相应栏目打分、书写是否工整等。

3.相关说明

以上的习作评价标准(含高考《考试说明》和批阅标准)都要在首次批阅时全部印发给学生,并逐一进行解读,在学生试评时要及时点拨指导。同时为了确保习作互评机制的公平、有效,对学习小组的建立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小组内的成员要兼顾各个层次习作水平的学生;小组间整体水平相当,不宜有太大的差距。

猜你喜欢

组内书写基础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用什么书写呢?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书写春天的“草”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