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5-02-13戴斌荣

关键词:子女家长农村

戴斌荣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戴斌荣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家庭的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社会观念、经济观念、家庭观念、教育观念的变化使得农村家庭教育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父母进城务工,留出子女情感教育的空白;父母合分草率,造成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身为独生子女,带来子女心理教育的缺陷等。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村家长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农村学校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媒体积极宣传科学的农村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和提出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城市化;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

城市化、小康社会、农村综合改革不仅使得农村社会的各个层面发生深刻变化,也使得农村家庭、农村学校相应地发生变化,同时还引发了一系列农村家庭教育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对整个基础教育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农村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父母进城务工,留出子女情感教育的空白

父母进城务工会造成两类家庭教育的问题,一是将子女带去打工地,留在身边的情况,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研究表明,由于农民工的城市边缘群体地位影响了其子女的教育[1],如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受排斥的现象,极易因心理落差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囿于自身条件,农民工一般不能及时发现孩子进城后的心理变化,通过孩子的具体行为,如要求买新衣服、要求换学校等方面的表现得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的错误判断,其实质是孩子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而在此过程中父母对子女心理调适或心理支持却表现出“无助”,农村学生本不该出现的这些问题很可能因为得不到家长的心理支持而影响其健康成长。

二是将子女留在原籍由长辈抚养,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无论是父母双外出或单外出,都会造成孩子情感教育的问题。首先,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留孩子在长辈身边抚养或教育,隔代教育难以替代子女对父母情感的需求,尤其是处于情感形成与发展关键期的中小学阶段,缺失父母情感关注的农村中小学生极易造成偏执型人格,或将现实情感的缺失转换为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孤僻、学习困难、自卑等问题与情感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其次,出于对孩子生活等方面照顾的考虑,农村家庭往往会考虑父母一人外出务工,另一人留在家里,从而形成了隐性的单亲家庭。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和习惯的影响,父亲选择外出务工,母亲选择留在家里的可能性更大。这种模式使得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隐患:第一,琐碎的家务和繁重的田间劳动使得留守母亲身心俱累,导致她们在子女教育方面力不从心,缺乏与子女沟通与交流的耐心,这对儿童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2]。第二,单方的情感关注和情感传输存在弊端,对于心理、生理发育期的男孩,父子的情感交流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可以为其树立“男子汉气概”和懂得担当的“男人”形象,这种情感的教育和影响是母亲难以替代的。有研究认为,父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教他们学会控制消极情绪,抑制冲动,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等良好性格特征[3]。但长年在外打工的父亲难以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心理需求。

(二)父母合分草率,造成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进城农民工越来越多,近几年外出打工人员的家庭破裂现象已引起各方关注。由于外出务工,致使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他们缺乏经常性地心理沟通和思想交流,造成彼此情感疏远,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妇女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导致了她们情绪消极。其中,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妇女经常感到压抑。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使得婚姻难以维持。而处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单位的打工人员,也容易因为生理、情感的需要而走到一起。除了单方外出引起的“体制性寡妇”、离婚率上升的问题外,夫妻双方由于在不同地打工亦会因为各种需求而分道扬镳,其原因多源于情感和性压抑。农村外出打工出现的工友同住、“临时夫妻”等最终引起的夫妻离异,造成了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许多离异的父母没有意识到离异和离职可以是独立的两件事[4]。没有顾及到离婚后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心理的影响。盖笑松等人曾经对十二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发现几乎所有研究都报告了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三)父母身为独生子女,带来子女心理教育的缺陷

目前,“80后”一代大多已步入婚姻殿堂,成为家庭结构里的中流砥柱。身为人父人母的“80后”其生长环境较为安逸,且多为独生子女,父辈对其“独苗”的成长倾注了太多热情和心血,对“80后”一代的质疑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如今已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其子女的教育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既渴望按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又迫于没有养育经验而依靠其父母帮忙。典型的“421”的家庭结构也决定了一个孩子多种教育的混杂现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长辈对孩子的隔代教育,易出现问题。

一是管教方式的分歧。如对待孩子犯错,有的要打有的要护;对待孩子生活习惯,有的要规范有的要放纵;对待孩子兴趣,有的要让孩子自然形成有的要强行报班培训等。教育观念上的差别时常引发家庭矛盾,尤其当孩子面互相责备或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

二是隔代教育的放纵。由于父母无暇顾及,子女完全由长辈抚养教育,即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易出现过度呵护的问题,过分宠爱,对孩子百依百顺、放纵、疏于管教,唯恐孩子受委屈,怕跌伤、撞伤,不让孩子与别的孩子玩耍,过分照顾,吃饭要人喂,事情由长辈代办等,这些现象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较为常见。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心理,如自私、任性、不尊重长者,孤僻、胆小、不合群,对周围环境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不爱惜财物和不尊重他人等问题随之产生。

三是多方宠爱的脆弱。成长于“温室”中的“六一”儿童,即一个儿童有六位长辈的关爱,他们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千般疼爱,生活中长辈的包办代办使得孩子较少经风历雨,遇到挫折极易产生放弃的心理或以消极心理予以应对。如因受老师、家长的批评,同学的冷眼,采取逃学、出走甚至轻生的极端者屡屡见报,这是平时对孩子耐挫折能力培养不够的结果。

二、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

研究和解决当前农村学生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仅是每个农村学生家庭共同的愿望,而且是我们整个社会教育和事业的重要方面。探索解决这些农村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必须从农村、农村学校、农村家庭、农村家长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找到有的放矢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家长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由于农村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而限制了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他们或者没有意识到全面发展对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或者没有认识到自己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义务;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家庭教育的重任;或重视家庭教育,却在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等等。这就要求农村学生家长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陈旧的轻德重智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其一生的重要性,改变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看发展、以金钱为目标的片面教育观念,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自立和敢于担当的个性特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养成不断进取、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二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农村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用打骂代替教育,不能粗暴干涉孩子的言论、行为,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成长氛围。要学会借助学校丰富的教育知识和资源、科学的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努力改进家庭教育。

三要注重言传身教。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对家庭环境中的一切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谈举止、人品个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发展。不难想象如果父母整天沉迷于打扑克、搓麻将,却要求孩子刻苦学习,孩子能做到吗?农村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带头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一定不做,用自己的良好品行、正面言论影响孩子,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心智受启迪,心灵受陶冶。

(二)农村学校应当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

由于农村学校没有很好地发挥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作用,致使农村学生家庭教育出现“异化”或空缺现象。所谓“异化”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学校化,即把家庭当作“第二学校”,把辅导孩子的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让孩子提高考试成绩,不惜把孩子“囚禁”家中,剥夺他们休息和闲暇娱乐时间,随意增加孩子的作业量。本应以“有益补充”形式出现的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辅助机构”,不仅没有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反而与学校教育所倡导的科学育人方法背道而驰。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

一要扮演好家校合作中的角色。现在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认为家校必需合作,但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把家长当作学校工作的支持者和志愿者,而没有发挥家长的决策者作用。学校自身则更多扮演的是指导角色而非服务角色。家校合作是一种家庭和学校的双向互助活动,家长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对孩子的了解较为全面,学校应当把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学校自身应当配合家庭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务工作。应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道德品质、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应包括青少年学生道德意识培养、行为品质形成、生活习惯养成等内容,使知识学习与非智力能力的发展融于课程;二是课外实践活动有意识地与农村学生的基本的道德礼仪、基本的动手能力、基本的学习习惯相结合,培养他们的“三基”素养;三是学科教师日常教学要尽量结合社会现实,如语文、历史、科学等课程都可选用现实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有益于培养农村中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要向农村学生家长传授科学的家教知识。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论坛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目的是培养农村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现代的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形式可包括家教知识讲座、家长发言提问、互动交流经验等;内容要有系统性,至少应该包括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环境的创建;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指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等。此外,学校还要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动员留守老人参加家教培训活动;利用节假日,对回乡探亲的家长进行集中培训;积极开展农村家庭的“亲子活动”,将理论知识培训与实践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媒体应当积极宣传科学的农村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科学家庭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引领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有效地宣传,逐步使农村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要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利用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性、主题现实性、表现号召性等特点,倡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公益广告正面的宣传可以实现与公众的平等交流,以现实的例子引起家长的共鸣。像“保护环境资源”“家人盼望你安全归来”“珍惜假期时光”“孩子,不要加入烟民的行列”等,都是值得点赞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公益广告。

二要宣传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通过电视剧、电影、访谈节目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媒体展现现实案例,使家长在剧情中对家庭教育的方法有所感悟。像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为主题的《穷孩子富孩子》、以父母与子女沟通为主题的《小孩不笨》、以亲子关系为主题的《狐狸与孩子》等,都是对当今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映。

三要提供家长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强大的传播效应,建立家长交流和学习的信息平台。如“中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线”都是关于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案例介绍、家庭教育知识传授为主题的学习网站,这些网站专门设立定期定时的家庭教育问题在线研讨、提供家庭教育在线咨询等,对家庭教育研究和服务所作的努力值得效仿和称赞。

(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研究和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农村家庭教育的实践性、多变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尤其是农村所特有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隔代家庭教育等问题,需要政府制定政策、给予经费支持、研究解决对策。

一要研究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及其形成机制。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多源于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研究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路径等问题,对提出提升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质量的对策和建议具有较大价值。

二要研究农村中小学生在强压式、命令式家庭教育影响下的心理问题。农村家长普遍存在功利性教育观念和教育无为的教育观,在此观念主导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农村中小学生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危害程度、表现形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其研究成果可作为农村家长的学习资料,必将对其心灵的促动更为深刻。

三要研究“社区-学校”协同服务农村家庭教育模式与机制。当前对于家庭教育而言,以建立家长学校、学校提供培训的方式传授家长家庭教育方法的建议居多,此种模式在城市学校或社区实现的可能性较大,且已有成功经验。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学校不像城市地区那么多,尤其是一些市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一个乡镇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学校资源匮乏,承担相关的家长教育需要其他力量的支撑,因此,如何协同发挥农村社区学校、农村中小学等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优势值得研究,包括资源统整的方式、农村家长学校的运行模式、管理模式等研究对于切实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均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加以引导和监督,投入经费加以支持和保障。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仅需要每个农村家庭的努力,而且需要农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1] 秦玉友,齐海鹏,齐倩楠.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7,23(6):52-55.

[2] 郭晓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探索,2012(2):22-23.

[3] 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0-266.

[4] 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1):13-18.

〔责任编辑:陈济平〕

G446

A

1003-6873(2015)02-0033-04

2015-03-05

戴斌荣(1964-- ),男,江苏阜宁人,盐城师范学院教授,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2.007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子女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