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资进入宽带市场,胜算几何

2015-02-13吴勇毅

通信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民资宽带接入入市

特约撰稿人 | 吴勇毅

民资进入宽带市场,胜算几何

特约撰稿人 | 吴勇毅

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提出了“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的主要引导目标:全面实现宽带网络能力、网速等的大跃升,其中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8000万户,新建4G基站超60万个,4G网络覆盖县城和发达乡镇。此外,本次会议另一大亮点是民资正式入市国内宽带市场。对民资入市宽带接入业务进行部署是中国通信历史上继放开移动转售业务之后,工信部为推动电信业改革又一大创举。

民营资本进入宽带市场面临重重难题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亿左右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我国宽带市场仍然不饱和,民资进入宽带市场前景仍然诱人。业内人士认为,民资入市宽带合乎通信行业“民进国退”的发展趋势,对推动宽带中国战略持续落地意义深远,但民资入市或许是一把双刃剑,与虚拟运营商面临的尴尬境地一样,民营企业在承接宽带业务时同样会遭遇诸多强大的挑战与问题。

三大电信运营商多年来积累了实实在在的优势和实力,因此,很多用户还会选择三大运营商的宽带业务,民资入市破蛹出壳、逆势突围仍然压力重重。同时,更多竞争主体的出现,也增大了低端市场的竞争程度,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中小宽带运营商的竞争无疑会惨烈无比。而早期进入宽带市场的鹏博士、方正宽带、世纪互联等几家民营企业虽已高调推出千兆宽带抢占市场,但也深陷“假宽带”、“出血价”等负面舆论 涡。更为重要的是,“最后一公里”如今成为宽带市场久治不愈的顽疾,仍卡在开发商和物业手上,“入场费”、“排他性协议”等让“财小气短”的民资在面对“最后一公里”显得有心无力,很难有实力承担与竞争。另外,民资在服务体验、人员快速响应、网络搭建、消费者满意度提升等各个方面,也都存在一定问题。

民营企业“练好内功”方能解决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立法,从政策层面厘清基础电信运营商、民营企业以及监管部门等参与方的职能范围,对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予以严厉制裁;另一方面则是民营企业须创新发展宽带市场的开发模式,积极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从而有效激发我国宽带市场的活力,实现共赢。

从根本来看,民营企业要想在宽带市场分一杯羹,需进行一番“恶补”,练好内功,既要做大用户规模,实实在在地把资费降下来;也要联合内容提供商多做些上乘的内容出来,或者以宽带接入作为入口,在增值业务上下功夫,设计出贴近老百姓需求的产品,以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可以想见的是,谁有好的合作模式,谁有好的产品,谁有好的服务质量,谁就能站在未来市场的高地上。

猜你喜欢

民资宽带接入入市
有老人
宽带接入网环境下区间电调分机接入方式研究
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应用研究
工信部扩大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
对目前养老金入市策略的几点思考
西南油气田入市页岩气突破1×108m3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发挥优势,服务民资——全国十六城市工程咨询协作网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大连召开
民资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