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漳盐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初探

2015-02-12赵世明张晓海仇新强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漳县盐井

赵世明,张晓海,仇新强

(天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甘肃主要产池盐和井盐,产盐地相对较多。史载:“甘肃省连蒙界,多系滩场沙漠,地质含卤,所以产盐富甲于他省,其经政府鉴定,准予捞取熬制盐。认为食盐者,以言池盐,则有小红沟、甘盐池、白墩子、哈家嘴、刘家湾、八盘、马莲泉、汤家海、苏武山、白土井、高台等处;以言井盐,则有漳县、西和等处。余如拉牌白塔寺皆为新近开放之区,产量不多,所谓自桧以下,无足称道。”[1]卷二由此可知,甘肃井盐产地仅在漳县、西和两地。漳盐由于储藏量大,质量上乘,因而经久不衰。目前,漳盐利用现代化生产手段,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同时漳盐盐疗馆、保健盐也在开发之中,漳盐资源的开发已呈现多样化态势。

明代为了军事边防的需要,沿北部边疆设立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固原、山西等九边军事重镇,加强北部边防,由此,大量的边饷需求产生了。于是,明政府仿照宋代旧法,实行“开中法”,这样九边地区军屯和商屯一同兴盛起来。九边重镇之一的甘肃,其主要的产盐地——漳县之漳盐和相关行业由此迅速繁盛起来。

一、漳盐与漳县

漳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处在兰州市与天水市之间,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海拔1640~3941米,年平均气温7.2℃,无霜期155天,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属湿润、半湿润气候。据科学勘探,2.8亿年前,漳县一带是一个数百平方公里的内陆咸水湖,经过数十次反复干枯,积淀形成丰富的盐藏。漳县“有大小二池,其盐皆不假人力,自然结成”。[2]西周时,因先民掘井熬盐而得名盐井,东周时因盐业兴盛引起了周朝诸候国秦国的重视,所以,在盐井设置了盐川寨。东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因有“西陲屏障”之誉,在盐川正式设置障县,其盐产归陇西郡盐官管理。北魏置彰县,唐代更名武阳县,北宋置盐川呰。元代为盐川镇,隶属定西州。[3]明洪武年间因“漳水潆洄润地、宝井便民裕国”而改名漳县。清代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裁撤,归陇西县管辖,民国二年复置,沿用至今。

漳县物产丰富,尤以产盐为盛,目前仍是甘肃最主要的产盐区,盐业仍是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漳县的立县文化。换言之,漳县因盐而兴,因盐而显。因盐而立,因盐而盛。可以说,先有漳盐,后有漳县。

按照赵玉中先生对漳盐历史的分期,明清时期漳盐处于政府组织管理、以柴草为燃料的铁锅熬制阶段。[4]赵玉中《前言》自明代起,关于漳盐的记载相对要多一些,所以其概貌也逐渐清晰起来。漳盐出自于漳县盐井镇的两口卤水井,即人们常说的“盐井”。当地人习惯称上井和下井。离盐井镇东约五里的“小井沟”有一个“小井”。上下两井都是用枋木衬贴的,井口呈八角形。明初上井深大约七八米,下井深四五米。后来经历了反复淤塞和修复、衬贴。

二、明清时期漳盐的生产经营

元大德年间(1297~1308年),盐井镇因洪水冲毁,县治由盐井镇搬迁至古城峪,至此,盐井镇不再是县治所在,但明清时期,盐井镇几乎一直是漳县的经济文化中心。[5]汪普龙《漳县盐业史述略》

1.生产组织与管理

《甘肃通志》载:“漳县产盐井三孔,原设灶户六十五名,每名盐锅一口,共锅六十五口。每年请引3622道,共额征银以及遇闰加增银四千六百四两九钱余”。[6]

由于元大德年间盐井被冲毁,故明初就有六十五家刘姓民众“浚井甃木”之事。明初,在漳县盐井镇设立“盐井大使”,鼓励和支持盐井六十五家民众浚井甃木,扩充办理,公举出“盐头”四人,代表六十五家负担盐税。六十五家各有一灶熬盐,各出一人在井上轮流绞水、抬水,供各灶熬烧,灶户为县衙及有关方面免费供给食盐。这时,漳盐的生产经营逐步规范有序起来,形成诸如“柯寨”、“库承”、“盐卷”等制度。“柯寨”是指辘轳汲水至水槽,由水槽流入水桶,中间会有水洒出来,洒出的水会集中到井前的水池,这就叫“柯寨”,这些由刘姓族人轮流收取,自熬自销,应属于他们的特权。“库承”是指六十五家各出一人在井上轮流绞水、抬水,以每月十名为单位轮流绞抬,供各灶熬烧销售,国家承认纳款,故名“库承”。“盐卷”是指六十五家每月免费供盐给县衙等,其子侄应试时,训导免受“印红钱”240文,礼房免纳“卷钱”220文,将这部分免费考卷称为“盐卷”。

由此来看,六十五家的盐业生产既体现了管理的规范性,又包含着他们的某些特权。盐井商办后,六十五家的某些特权仍被保留下来。史载,六十五家子女应试者,“以帖书其先祖名”,后由盐商盖上“商号图记”,由此可以免去应试者的“印纳之费”,而只从商人之处收取食盐。光绪年间,有人建议裁革此规,但未能成功,故仍得以保留。[7]卷二《井规》

为了管理盐业的生产经营,洪武初,“诸产盐地次第设官”,设两浙等六个都转运盐使司,广东等七个盐课提举司,并设有陕西灵州盐课司。[8]漳县盐业归陕西灵州盐课司管辖。同时在漳县设盐井大使,对当地盐业进行直接管理。

明代灶户被定为灶籍,归盐官管理,与民户有差别,政府对灶籍管理非常严格,编入灶籍者须世代从业。他们自备生产资料生产盐卖给官府,得到工本钞,或从官府支取工本,余盐也必须入官。明后期更定盐法,不再发给灶户工本,盐由商人收取。官收制就此寿终正寝。

开中法实行后,盐引制度成为明政府对盐业管理的重要制度。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并给商人贩盐权利,被称之为开中。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这与九边制度不无关系。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报中是盐商按政府要求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以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凭所取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盐商便在各边雇人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由此形成了明朝屯垦的又一种形式——商屯。

换言之,引由官卖,纳米给引,凭引行商。漳盐盐帖名“漳宝贵”,三年赴户部换引一次。对盐引的分派和纳税额,政府也有详细的规定。

清承明制,各盐区自产自销,不许越界。清盐法条文中尚存留开中制的影子。清代盐业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只是接受官府的监督,而非官府出资参与生产过程,生产者有较大的自主权。

清初,户部负责盐务管理。道光以后,各省督抚皆带管理盐政的头衔,各地一般设有盐运司、下设分司,下属各盐场则设盐课司大使等。清代盐务管理机构和人员膨胀严重,各省各自为政的情况在后期也很严重,管理也很混乱。

道光时期对盐引进行改革,实行“票盐制”,即对持有盐引“窝本”的盐商与大户课以“重税”,价格随行就市,以此打破盐业的垄断与专营。同治八年(1869年)(一说同治九年),清政府设立地方盐局,管理地方盐务。按照时制,漳盐由甘肃督抚委员办理,“抽收课厘钱”。为了防止私盐活动,政府还设有缉私委员,专门督查私盐贩卖。光绪十一年(1885年)缉私委员被裁革,始分设各卡。[9]卷二《盐法》清末盐政体制再度进行改革,加强中央对盐务的管理。

2.生产状况

据《甘肃新通志》载:“灵州(今宁夏灵武)盐课司、西和县盐井(今礼县盐官)、漳县盐井,洪武间岁办,西和县131530斤,漳县515670斤,灵州2867407斤。弘治间岁办,灵州、西和、漳县共3514607斤。万历六年岁办12577668斤。岁解宁夏镇年例银13342两,延绥镇年例银13714两,固原镇客兵银2059两,固原军门犒赏银7120两。行盐地方:河东行西安、凤翔、汉中;陕西行巩昌、临洮、延安。”[10]

甘肃地方志等文献关于明代漳盐产量的记载,与《明史》基本一致。《明史·食货志四·盐法》记载:“陕西灵州有大小盐池,又有漳县盐井、西和盐井。洪武时,岁办盐,西和县131500斤有奇,漳县515600斤有奇,灵州则为2867400斤有奇。弘治时无变化。万历时,三处共办12577600斤有奇。盐行陕西之巩昌、临洮二府及河州。岁解宁夏、延绥、固原饷银36000余两。”[8]

《甘肃盐法志略》的记载明确说明来源于《明史》,其载:“《明史·盐法》较祥,设灵州盐课司,又有西和县盐井、漳县盐井大使。洪武年间岁办西和县131530斤,漳县515670斤,灵州则为2867407斤;孝宗弘治间岁办灵州、西和、漳县共盐3504607斤(洪武年间三个数据总和为3514607,此处有误),数如洪武时,而三处原额则多少增减有差。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每岁增至12577668斤,岁解宁夏镇年例银13342两。”[1]卷一

只不过《甘肃新通志》等产量的记载要比《明史》记载更为精确,而这一数据也被广泛认可和使用。但是,弘治和万历时期的数据是陕西灵州盐课司属下灵州、漳县、西和三处的总和,并未单列出漳盐的年产量,故只能按照洪武年间比例进行推算。洪武年间三处盐总年产量为3514607斤,西和、漳县、灵州分别占比3.74%、14.67%、81.59%.如按此比推算,那么,万历时期三处相应年产量则约为470405斤、1845144斤、10262119斤,即万历时期,漳盐年产量约为184万余斤。大约一些学者言漳盐在万历时期的产量约180万斤,其根据就在于此。如果这一推测合理的话,那么,与明初相比,明后期漳盐产量已经翻了两番。

顺治九年(1652年),漳盐年产量2801引,课额3719两。[11]38清代康乾时期,政府对盐商进行打压,到道光时期对盐引进行改革,实行“票盐制”,盐业一本万利的时代基本结束,漳盐随之也开始衰落,产量下降。康熙初年,漳盐年产499900斤,较明万历时期已大为下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漳盐年产量仅为45.3万斤。[12]庚子赔款以后,盐井由盐务局统一管理,并允许食盐自由销售。官盐产量每天1000公斤左右,年产量340多吨。[5]李兴魁《神奇的漳盐》清代漳盐产量要比明洪武年间还低,原因在哪儿呢?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岷州抚民厅同知汪元絅到盐井镇调查食盐生产情况,发现食盐走私,通过盘查,当时漳盐实际年产量为69.8万余斤。由此来看,漳盐在清代初期统计产量的大幅下降跟盐业私贩有很大关系。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万历时期漳盐年产量推算失实。

3.销售经营

洪武四年(1371年)五月,因漳县、西和二处盐井积盐已多,“募商于延安、庆阳、平凉、宁夏临洮。巩昌,巩昌纳米七斗、兰县四斗、灵州六斗并于灵州给盐一引。临洮、兰州纳米一石五斗,漳县一石八斗,西和二石,并于漳县、西和给盐一引,由工部铸给铜板,盐课引目。”[13]可见,漳盐在洪武初年已经存在积压情况,故明政府招商在甘肃屯田,推行开中法。

明制,盐引有大、小引之分,大引400斤,小引200斤。纳米换引的数量各地不尽一致,起初“视入仓道里远近,定商人输米之数”而定。后来,米、盐的交换比例有所变动,其原则是以时势缓急、米值高下、道里远近险易以及中纳者是否有利为转移。明初,灵州纳米6斗、漳县纳米108斗、西和纳米二石给盐1引。正统三年(1438年),边军缺马,以盐易马,上马一匹给盐100引,中马一匹给盐80引。到成化、弘治间,盐不敷支,准许商人下场收买余盐。每盐一引改征银二钱五分,专供三边(延绥、宁夏、固原)军需。嘉靖八年(1529年),灵州大小盐池盐额共增56043引,每引三钱五分,征银19615两,送平凉府收贮,专供禄米。隆庆元年(1567年)每引征银增至五钱二分。万历六年(1578年)灵州、漳县、西和盐额增至1237600斤,每引200斤,年解边饷银36000两。[4]陈兆献《甘肃清代以前赋税制度的概述》

弘治年间,执行陕西各地每一引准销食盐200斤,并规定“西盐二分,搭配漳盐八分,俱听分守陇右道监理收银,年终解送花马池营管粮衙门防秋兵马支用”。[6]漳盐销售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这对于漳盐来说是一个福音。

明代的引地,“西至岷州、洮州,东至宁远、伏羌,东南至马坞、礼县界,北至陇西,皆各设卡分销”。[9]卷二《盐法》

清朝先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后实行招商包课、私商专卖。康熙年间,随人口增加,销售范围也进一步缩小,仅限于13厅州县卫所。康熙三十八年,岷州抚民厅同知汪元絅按照调查的实际产量,对“引地”陇西、安定、会宁、宁远、伏羌、秦州、清水、秦安、通渭、漳县、靖远、洮岷、西固等十三州、县、卫、所、厅的盐引进行分配,缓解了当时食盐供给不足的矛盾。除本地额销售引851张外,陇西449张、安定200张、会宁200张、宁远403张、伏羌100张、秦州246张、清水110张、秦安120张、通渭150张、靖远117张、洮州卫(临潭)67张、岷州卫(岷县)500张、西固厅100张,共计3613张。[7]卷二《盐法》按每引200斤来算,应分销漳盐72.26万斤。但由于私盐活动的存在,实际产量和销量应比此数为多。

道光时期实行的“票盐制”取消了盐引和引商对盐引的垄断,取消了行盐地界,即“引岸”限制,“招贩行票,在局纳课,买盐领票,直运赴岸,较商运简捷。不论资本多寡,皆可量力运行,去来自便”。

咸丰二年(1852年),银价腾贵,灶户罢乏,商初承办。给灶户每日上井水三桶,交盐80斤,下井水一桶,交盐10斤,商人按照柴价“低昂”,付给灶户薪资。除交给商户之外,余盐多少不等,留作灶户工钱,名曰“柴息盐”。[7]卷二《盐法》同治年间(1862~1875年),漳盐畅销,盐价由洪武时期的“一块”盐60文骤升至240文。光绪初年,商人仅于洮、岷、宁、陇四县设卡分销。庚子赔款以后,盐井由盐务局统一管理,并允许食盐自由销售,引地遂无。[12]

对于私盐活动,明朝政府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即“贩私盐者罪至死”,但私盐活动并没有杜绝。清代则进一步将盐的垄断权卖给商人,非商得到盐引的机会微乎其微。[11]30

三、明清时期漳盐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南望盐川五里途,煮来双井水成珠。

朝朝集上薪如桂,六十余家买尽无。

这是《武阳志》卷五《艺文》中收录的一首诗,名曰《盐井》①之后所修《漳县志》和《重修漳县志》均未收录。(署名“前人”)。从该志中诗歌的编排顺序来讲,应属于明清时期。而且,“六十余家”之说也可以看出其内容应属明清时期。其诗主要说的是漳盐生产热火朝天的场面,以及与之相关的柴薪交易状况,其中反映出漳盐对当地集市的重要影响。

1.商业市镇的崛起和繁荣

明代是漳盐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漳盐盐引“漳宝贵”享誉秦陇,盐井镇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成为遐迩闻名的陇上名镇。[5]张克复《序二》

如前文所言,明清时期,盐井镇几乎一直是漳县的经济文化中心。在盐业的带动下,盐井镇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市镇,并形成相关的产业和市场链,相得益彰。其时,盐井镇形成五大专业市场,柴草市、人市(工匠劳动力)、旅店市、商市、盐市。其中“柴市”相当火爆。汪普龙先生依据当时漳盐的年产量估算,如一个一次背100斤柴火上市去卖,每天需要有七八十人上街卖柴。因此,集市上相当一部分人是卖柴禾的。在农闲季节,盐井街上卖柴禾和以柴换盐的农民多达三四百人。[5]汪普龙《漳县盐业史述略》所以,到集市上的柴火朝朝“买尽无”是可以相信的。

因此,盐井镇商贾云集,成为漳县最大的集镇。“以盐井产盐,运贩踵至。故每日为集,交易麦、豆,杂货,而以盐与薪为大宗。”[7]卷二《盐法》盐井镇之盐吸引了很多外地商人,豫西、晋北、陕南等商贾带来了各地的商品,甚至还有俄国的呢绒。连镇边的河滩也成了“银钱滩”。东西南北条条商道辐轼古镇,还有八省十几县的行商先后在盐井镇安家立业。[5]陈新民《话说漳盐》而漳县新县治所则“有土著,无客商”。从这一点而言,县城的繁华甚至在盐井镇之下。

另外一个较大的集镇是新寺镇,它位于漳县东南七十里。明嘉靖七年(1528年),生员成景修等,禀请岷州兵备道韩创设市镇,以每月四、八日为集,人们在此地交易粮食、食盐、杂货、药材、山货等物。在康熙年间,有人曾在此还私开盐厂。

明清时期漳盐的兴盛也带动起三岔、四族、西关、柯寨、草滩、马莲滩等农村集镇,其商业化程度也大为提升。

2.人口结构的变化

史载:“土著重农轻商,如新寺一镇商贾,山、陕客居多,居民列市廛厘者十无二三,大或药室杂货,小则菜麻负贩己耳。盐井、三岔、四族各镇作卖,客主参半。本城则有土著,无客商。若盐当各商皆是。总之,客商估本重而豪侈,土著俭约,而资亦微矣”。[9]卷二《物产》

在繁华的小镇上,由于外来商人的增多,盐井镇周边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直接的变化是商人结构变化,即客商比例大幅提高,在一些相对较小的集镇上,晋商、陕商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当地商人。

同时,随着行商变坐贾,人口结构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外来商人特别是较远的商人,如山陕商人则在当地较长时间居住也将成为不得已的选择。甚至有些客商索性选择定居,“八省十几县的行商先后在盐井镇安家立业”,使当地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行商坐贾化成为当地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

3.漳盐文化的传承

前文已经提及盐井商办以后,灶户子女参加科举考试免除一些费用,这一事实是漳盐影响教育的

重要反映。另据史载:“盐井开始元明以来,办法各异。清初仅纳国课,张县以产盐认课,学额定为上中,每岁考文武入学二十四名之多。”[7]卷八《呈覆省长盐务情形疏》所以,漳盐与当地科举教育也有着密切联系。而民国以后,这种关系则更为直接,“自民国九年起,由烧户等每年捐助盐井高等小学校钱四五百串”。[7]卷八《呈覆省长盐务情形疏》

以客商为载体的外来文化,如“奢侈”等与当地文化的碰撞,对当地文化、风俗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为明清时期漳盐对当地文化的影响非寥寥数语所能言尽,故此仅略而列举。

因盐而建寺:盐昌寺,俗称盐神庙,修建于明初,同治初兵毁,光绪二十年(1894年)复建,明清时期香火很旺盛。

因盐而成俗:盐神庙“春秋二祭,皆戊日祀仪,猪羊各一”;盐刮刮可以治疗胃胀痛,成为食疗品,甚至是馈赠礼品;盐还被用于祭祀,成为祭品之一。

因盐而命地:盐井镇之名自然来源于盐,另外如“盐厂河”、“小盐井河”、“大盐井”、“小盐井”、“盐桥”等,不一而足。

因盐而立名:由盐而催生了很多新概念的产生,如字头、灶户、烧户、库承、柯寨、盐卷、盐刮刮、盐圈子、打盐、盐税、盐头、盐客,等等。从古至今,因漳盐而产生的名词达上百个之多。

因盐而作文:自唐代杜甫作《盐井》之后,明清时人也作《盐井》;盐神庙复碑记成史成文;漳盐除妖降魔传说留传至今。

因盐而成景:宝井汲玉是漳县八景之一,另如以盐命名的盐川寨、盐山、盐昌寺也小有名气。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清道光九年,漳县裁撤,归陇西县管辖。同治二年,河南布政使王宪上《请复设漳县知县疏》,言:“且漳邑旧有盐井,课项攸关,利之所在,民即争之,约束催征,责任甚重,非县丞所能经理。”[9]卷五《奏疏》由此而言,漳盐已成为漳县复县的理由之一,亦可知漳盐对当地社会的重要影响力。

[1]沈敬铭.甘肃盐法志略:卷二[M].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2]陆应阳.广舆记·陕西·宁夏卫卷九[M].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3]仁宗敕,纂撰.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第16册·巩昌府一[M].四部丛刊续编本.

[4]政协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漳县文史:第27辑[Z].兰州:兰州大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2008.

[5]政协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漳县文史:第10辑[Z].兰州:兰州大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2008.

[6]许荣,等.甘肃通志·盐法卷十八[M].清宣统元年刻本.

[7]杨国桢.漳县志[M].民国十七年.

[8]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四·盐法卷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周裕杬,余明远.武阳志[M].光绪三十四年.

[10]安维峻,等.甘肃新通志·盐法卷二十[M].清乾隆元年刻本.

[11]张小也.清代私盐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韩世英.重修漳县志·盐法卷二[M].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13]刘锦藻.续文献通考·征榷考·盐铁卷二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漳县盐井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盐井巴黎外方传教士及其传教考辨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甘肃漳县墩坪遗址东周墓地
叩访盐井祠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综合指标异常与岷县漳县6.6级等强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