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护理探讨

2015-02-11张丽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张丽华

江苏省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太仓 215431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护理探讨

张丽华

江苏省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太仓 215431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护理干预,探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由护理数据显示,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良好17例,有效控制20例,其中有13例患者血糖出现偏低的情况,经过对患者进行细心的护理、干预和正确的治疗,血糖均回复常态,未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由治疗护理干预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糖,这是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出现比较常见的症状,对患者采用细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不但减轻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护理干预

我国目前很多地区患者没有建立完善的护理资源,对后续治疗有很大影响,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从2013年—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的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经过血糖检测确诊为糖尿病,其中,男性28人年龄在26~94岁,女性22人,年龄在27~79岁,使用诺和灵30R共17人,诺和锐30共11人,来得时共20人,优泌林2人,在我们的护理和干预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血糖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得到加强。患者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1.2.1 护理体会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糖尿病患者随着抵抗力的下降,身体各项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导致胰岛素排泄作用降低,患者反应下降一些患者容易出现胃瘫,如果使用了胰岛素之后患者应当有规律的进食,避免血糖下降,护理人员应时刻进行血糖变化进行检测。所以,进行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血糖变化进行检测。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1]。②注射胰岛素。在给注射胰岛素之前首先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解,是否能够规律进食,注射部位应当正确,注射完毕后护理人员要严密监视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进食情况并时常和医生进行病情的探讨[2]。指导患者饮食的重要性,并增加夜间查房的次数,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危机情况。③加强健康宣教。护理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发放疾病预防的小册子,讲解胰岛素治疗的作用和重要性,对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全面指导。健康教育包括疾病认知教育,让患者通过健康教育了解自身疾病的属性。向患者讲解一些生活注意事项和用药原则。给家属讲解低血糖的各种症状和预防方法[3]。④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制定食谱,引导患者规律的饮食;定时、定量进行食物的摄入。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导致身体一些功能有很大的减退。中医中讲究“食治胜于药治”的说法,所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尤为重要。患者在饮食方面的有很多的限制,主要以清淡为主。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有不同,所以,饮食除了清淡之外,还应因人而异,辨证施食;因时因地灵活选食[4]。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食材的选择,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⑤护理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护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糖尿病护理知识,能够对各种不良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具备疾病的识别能力,能够争取救治的宝贵时间。在抢救的过程中为医生提供正确的信息,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对血糖进行测量,还要有稳定患者情况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5]。⑥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详细的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家属在其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疾病观。护理工作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降低内心悲观情绪。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胰岛素的使用。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对疾病的想法,并安慰患者,以此减轻心理负担。糖尿病患者有一个恢复期,很多患者在此期间会产生恐慌的心理,严重者会导致抑郁,这种情绪对患者病情恢复非常不利,并且对身体其他部位很容易造成伤害,在此期间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随时对患者的情志进行掌握。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要及时给予疏导,帮助患者降低焦虑和抑郁,指导患者从心里上接受自己的病情[6]。⑦运动护理。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较为漫长,分为不同的阶段。患者身体运动量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其自身的心理活动,所以,在此基础上应采取必要的活动干预,一方面和患者进行友好互动对患者的运动欲望进行激发,这一点尤为重要,使患者意愿上得到改变。和患者一起探讨运动项目,并且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运动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患者长期锻炼的自信心,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⑧遵医用药。护理人员要对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产生的一些副作用告知患者,如果是药物的种类较多,并且进行长期服用的患者,在服用期间很多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比较欠缺,不注重服药的重要性,所以,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和家属要督促患者进行正确的按时用药,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讲解不按时用药的危害和按使用药的好处,从根本上使患者认识到药物使用的重要性,疾病和遵医用药之间的重要关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出现低血糖的主要症状和及时处理方法。用胰岛素的患者,自身应学会使用方法,包括注射位置,注射量和注射时间等,必须要保证患者对其的正确使用[7]。

1.3 统计方法

对患者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以P<0.01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对比

患者护理前后情况对比显示,护理后患者身体素质有明显的好转,并且对胰岛素注射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不方便,担心费用和效果等情况有明显降低,护理患者状态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护理不但要让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患者整个家庭对患者进行护理并监督,充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主观性认识,使其护理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定期护理反馈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延续性治疗和遵医行为有一个更为确切的了解,以便定期复查时能够有更好的复查效果。患者家属还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最大程度上调动家属的主观意识。健康教育也是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能否更好护理的关键所在。所以,护理人员要利用各种机会对患者进行沟通,普及健康知识[8]。让患者和家属从心里上对糖尿病的终身性得到接受。

由护理数据显示,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良好17例,有效控制20例,其中有13例患者血糖出现偏低的情况,经过对患者进行细心的护理、干预和正确的治疗,血糖均回复常态,未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糖,这是只用胰岛素治疗出现比较常见的症状,对患者采用细心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低血糖症状,不但减轻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通过护理干预数据显示,护理干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血糖等各项指标控制良好,有效提升患者身体质量。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干预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1]齐纳新.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28):226-227.

[2]海洁,张燕霞,张清贵.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30):144-145.

[3]张燕霞,张清贵.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的护理体会[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年河南省糖尿病教育暨规范化管理学术研讨班论文集.2012:2.

[4]高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6):141-142.

[5]苗金霞.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15):159.

[6]季淑.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2):158,160.

[7]邓韬.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4(7下旬刊):44-45.

[8]张玉霞.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7):221-222.

R47

2015-07-03)

张丽华(1975-),女,江苏太仓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糖尿病护理。

猜你喜欢

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