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糖尿病96例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5-02-11张云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统计学

张云平

四平妇婴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妊娠合并糖尿病96例的临床护理观察

张云平

四平妇婴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择96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产褥期分期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来调整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在各个时期着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合理健康饮食,注意产期的卫生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新生婴儿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胎窘、娠高症、感染、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病房环境5个护理项目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新生婴儿出现巨大儿、糖尿病和窒息等病情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新生婴儿,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期护理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者血糖,减小分娩风险,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妊娠;糖尿病;临床护理;观察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中的一种高危妊娠,其发病机制不明确,一旦发病,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类疾病在发生时常伴随着胎窘、娠高症、剖宫产、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母婴的健康[1]。因此在临床中要对不同时期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该研究从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择96例,作为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的研究对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的96例患者均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采用了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方法。按照9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为(27.38±3.25)岁,孕周在20~40周间,平均孕周为(31.5±4.7);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为(28.88±2.57)岁,孕周在22~38周间,平均孕周为(30.4±3.8)。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给予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健康教育,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和排解烦恼,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孕周实施精心护理。①妊娠期护理:首先,宣传健康知识,合理引导患者认识和了解病情。通过口述或宣传册教育的方式,使患者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因、疗法、危害、药物用法、不良反应和相关注意事项。定期就病情治疗情况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其次,督促患者管理好自身的饮食、休息和运动等生活细节。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饮食健康指导,如少食高热量、高糖、生冷辛辣食品,食物的口味应尽可能清淡不油腻,选择富含纤维素、矿物质和高蛋白类食物。最后,观察患者的情感态度变化情况,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孕期产妇的心理极不稳定,结合孕妇的情绪变化,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安抚焦虑不安的患者。鼓励患者做轻度锻炼和舒缓性质的运动,增强抗感染能力。②分娩期护理:孕妇在分娩前会受到疼痛刺激,血糖情况会随之改变。在分娩期要不定期对孕妇的血糖和尿糖进行检测,防止出现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根据孕妇的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尽快采取治疗对策。此外,每间隔20 min,对孕妇的胎动、胎心情况进行诊听。分娩期的患者可适当调整饮食,坚持少食多餐,在睡前可适量加餐,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情况。在这个期间,为了安抚患者的不安、焦虑、恐惧情绪,可与患者家属充分协商沟通,通过谈心方式帮助产妇平复心情,减轻产前抑郁,保持心情舒畅。③新生儿期护理:产妇在产后,机体变化情况较大,此时应适当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要做好监测和记录,判断其血糖是否发生变化;对新生儿要进行常规血糖检查,一般在新生儿出生30min后,可每间隔1h给予新生儿15 mL左右的葡萄糖液,连续服用1 d。④产褥期护理:督促患者及时拔除导尿管,避免其在体内滞留过长时间;加强对产妇的健康卫生教育,督促其做好口腔、泌尿道的护理工作,及时更换和清洗衣物,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对行剖宫产的产妇,要保证其有舒适的休息环境,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和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中出现胎窘、娠高症、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例数,统计并发症例数占总例数的比例,采用百分比计算。②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和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病房环境5个护理项目的满意程度,各个项目均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统计,护理总满意程度取各个项目评分的平均数。③新生婴儿发病率:观察和统计护理后两组中的新生婴儿出现巨大儿、糖尿病和窒息等病情的例数,统计疾病发生例数占总例数的比例,采用百分比计算。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6.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运用(%)表示,统计方法主要是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胎窘、娠高症、感染、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病房环境5个护理项目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对5个护理项目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5个护理项目的满意程度比较(±s)

项目例数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病房环境观察组对照组48 48 t P 94.32±7.25 58.32±6.16 10.25<0.05 97.12±6.49 64.75±7.37 9.87<0.05 96.47±4.91 67.19±8.31 9.34<0.05 98.56±10.21 70.32±6.43 8.87<0.05 95.57±7.09 74.32±9.89 8.12<0.05

2.3 对两组中新生婴儿患病率结果作对比

观察组中的新生婴儿出现巨大儿、糖尿病和窒息等病情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新生婴儿,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症是一种同时危害孕妇和胎儿的疾病,其发病症较高,在妊娠早期要及时进行血糖和尿糖检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高发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妊娠期间患者若不重视自我护理,会引发多种感染和并发症,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2]。临床中,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监测,实施精心护理,引导患者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将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3]。观察组患者的胎窘、娠高症、感染、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病房环境5个护理项目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新生婴儿出现巨大儿、糖尿病和窒息等病情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新生婴儿,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患者实行精心护理,既涉及到必要的健康教育,还应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制定并发放妊娠健康知识、糖尿病基础防治知识手册,组织专家讲座,使患者对疾病本身树立正确的认识,充分重视妊娠合并糖尿病。同时,还要对妊娠期患者定期进行检测,包括常规血糖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24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检测、肾功能、尿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和B超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的动态发展情况,并及时采取治疗、护理对策。此外,还要告知患者关于该病常见的临床反应,使患者自己掌握、熟悉疾病产生及其发展机制,使患者了解诸如头晕乏力、心慌多汗、虚脱、烦躁等低血糖临床症状,及时补充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4-5]。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较差,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加强抗感染护理。叮嘱患者及时更换和清洗衣物,定期对床单、被罩进行光照杀毒,保持个人口腔卫生,食用健康、卫生食品。

由于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生理性负担,在治疗期间对并发症、胎儿健康均感到担忧,因此容易产生悲观、抑郁、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文化程度以及家庭背景,综合分析患者的心理需要[6-7]。要使患者放心接受护理和治疗,充分信任医护人员,从而增强治疗和恢复的信心。医护人员了通过了解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进而获悉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分别从改善护理方法、按照护理标准操作两个方面实施精心护理。对于情绪比较悲观消极,无交谈倾向的患者,应采用婉转的语言进行激励,从侧面了解患者的兴趣,抓住患者的兴趣,不断创造互动机会。例如,有些患者喜欢音乐,医护人员可以与她们共同分享、倾听音乐,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还可以发动患者的亲属,同患者倾心交流,使患者打开自己的心扉,倾诉自己内心的焦虑、痛苦。总而言之,护理人员应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真诚去护理患者,破除沟通障碍。有些患者情绪起伏较大、焦躁易怒,护理人员应该选择恰当的语言,给予适当安抚,促使患者平缓心情。同时结合患者的身份、年龄、兴趣特点进行合理引导,适当安排利于患者放松身心、舒缓类文娱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转移其精神压力。当患者存在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时,要注意体谅患者,做出回避和忍让,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待患者心情平复,再正面应答,解决患者的困惑。并且要引导患者不断端正心态,认识自身的情绪错误,改变不当言行。针对不愿意开口交谈、表达的患者,护理人员不应强迫患者告知详细情况,而应通过患者家属、朋友进行侧面地了解,慎重对待家属亲友的反馈意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并与其他医护人员、家属亲友相互配合,创造轻松、舒适的病房气氛。

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产褥期分期护理,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并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来调整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在各个时期充分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引导患者进行合理健康饮食,并重视产期的卫生护理和感染控制事项。根据以上分析和调查结果,可知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期精心护理,充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帮助稳定患者血糖,降低分娩风险,使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地开展,并使患者更加认可护理工作,增加了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1]凌敬.优质护理在4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4,12(11):859,862.

[2]高艳红.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临床护理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10):57.

[3]黄春柳,陈志红.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2,14(24):100-101.

[4]凌敬.优质护理在4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4,11(12):67-68.

[5]张玲玲.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8(8):104-106.

[6]黄小红,任利容,于燕,等.心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25-27.

[7]吕莉莉.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心理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1(21):61-62.

R473

2015-06-08)

张云平(1978-),女,吉林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婴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血糖糖尿病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