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及思考*

2015-02-10杨幼新聂静怡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硕士留学生中医药

杨 洋,杨幼新,聂静怡,郑 毅(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193)

来华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及思考*

杨洋,杨幼新,聂静怡,郑毅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193)

基于中医本科教育的稳步、规范化发展,各中医药院校必须将国际中医教育发展的重点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既是世界健康事业对于高层次中医人才的要求,也是中医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准确地了解海外中医硕士教育的现状、国际中医硕士的教育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于中医硕士人才的需求水平设置多样化的教育服务项目、硕士培养模式,提高能力培养水平。

留学生;中医;硕士;培养模式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5.01.14

随着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迅猛发展,中医教育也在世界范围广泛地开展起来,海外中医教育已由最初单一的短期培训逐步向全方位的正规高等中医药教育转化,并已向较为成熟、系统的中医学历教育发展,这就为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与可能。基于中医本科教育的稳步、规范化发展,国内各中医药院校定会将国际中医教育发展的重点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既是世界健康事业对于高层次中医人才的要求,也是中医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但由于国情不同,有些国家的中医药教育在师资、教材、实习基地等方面受到诸多的政策或条件的限制。因此,作为中医药这一伟大医学的发源地,中国应深化对外中医硕士教育的改革,根据国际市场对中医硕士人才的需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传统以及国情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硕士对外教育,保证中医药教育质量,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发展。

1 目前来华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模式

1.1传统的趋同化培养模式此模式即为套用中国大陆研究生培养模式,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固定的导师指导;或与本地学生混编管理。这种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比较适用于由国内中医院校本科毕业的留学生,对于他们来讲经过了五年中医本科的系统学习,不论在语言还是中医传统思维的培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优势。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想要培养出既能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又能以创造性思维进行科研攻关,独立从事中医科学研究的国际中医药人才,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改变单一的培养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培养方法。加强中医临床辨证和技能的训练,发扬中医特色[2-3]。

1.2独立英语教学班的培养模式英语授课的硕士研究生班主要是针对没有汉语基础的留学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医专业课程全部实行英语小班授课。适于该模式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取得所在国的医师资格,有些则是医疗机构或者卫生医疗部门的从业人员,选择的热门专业有针灸推拿学和中药学。其优势是学生直接进入专业课学习,缩短了学习时间。这些学生具有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很多人具有从医的临床经验,起点高,学习能力强,而且可以更好的将西医学知识与中医学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4-5]。所以,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应调动留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及治疗的追踪观察,使学生加深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在临床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缩短理论知识与临床的距离。

1.3境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中国的中医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对中医学术水平加强、办学水平的提高和扩大中医院校的国际声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6]。中医药对外合作办学不仅能促进中医药全球化和本土化,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发展,也能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要根据合作对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国际标准与规则的了解,制定境外办学目标与方针。近年来在中国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合作办学中,比较常见的是按照学习年度安排合作模式,比较多的采取1+2或者2+1的境内、境外相结合教育模式,即用1~2年的时间在境外学习,最后一年多的时间来到中国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适合所在国的国情要求,基本不会为后期就业担忧,学生又可以在后几年在中国的学习中更好的了解和融入中国中医文化[7]。

1.4导师学生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国内一些中医院校针对没有汉语基础又无法进入全日制教学班学习的留学生研究生,采取由熟练掌握外语的导师完全负责制度,讲授中医必修专业课程,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培养模式。由于是面对面的个别教学形式,导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中医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内容、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为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提供思路。此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自主的选择专业,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但是其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负责程度和专业水平。但是这种模式国内中医院校尝试较少,还处于摸索阶段。

2 来华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

2.1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吸收了自然科学和历史人文科学的优秀成果,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系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而中医师承教育的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是中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更是继承与发展中医学的一种较好模式,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是中医师承教育最大的特点,理论学习与实证融为一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医典籍中的经文含义、药方用途以及老师辨证论治的点滴经验,同实际相印证,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基础理论深刻理解和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尤其是对内涵意蕴的理解更为突出。

而师承则主要学习和继承老师的临床经验和技能,重在深入和实践,两者侧重点不同。应集中发挥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长处与各自优势,找好结合与切入点,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满足国际中医人才需求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对保障来华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中医学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8-10]。

2.2国际中医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在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而国外研究生学制一般为1~2年,学制明显较长,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国际比较,给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带来不少障碍,因为学制较长会给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带来障碍,不利于学术交流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借鉴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益经验,同时也为了促进国际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针对留学生特点和教育需求实施弹性学制,这样更加满足了学生继续受教育的需求,也满足了中医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发展阶段,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保持了中国中医药教育特色[11-12]。国际中医硕士研究生学制应尝试学分制弹性学制(2~3)年,对于学习能力强且成绩优秀的科学型留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毕业要求的前提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学校申请提前毕业[13]。

2.3突出中医特色,改革课程设置在来华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中有的学生不是中医本科毕业,但具有医学背景,有些学生是欧美西医师或学生,他们具有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和能力,但在中医的理论、中医思维模式和中医临床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在留学生中医研究生培养中应强调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正确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注重对留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和运用传统中医方法能力的培养,使留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中医理论和方法的学术内涵。以现行的具有中医本科基础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为基础,参考国外成熟的中医硕士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加大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等中医基础学科的教育内容。在临床技能的培养中,应根据学生所在国的情况和需求进行临床课程的安排,毕业后具备能从事中医临床的基本要求[14-15]。

2.4改革教学方法,保证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历史悠久,中医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留学生对于中国历史了解有限,对于没有经过国内中医本科教育的学生来讲,加上语言上的障碍,在中医学习中更是难上加难,而单纯的教授方式会使这些语言能力比较差的留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教学形象、生动,化繁为简,对于有语言困难和文化差异的留学生教学来说尤为重要,使古朴抽象的中医内容更易于留学生消化吸收,弥补了语言理解不足的问题。

努力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动机、教学对象、能力等因素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归纳式教学[16-18]。

2.5采取远程教育,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的发展,当今的远程教育已经与传统的远程教育有了质的区别,完全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教师与学生虽非面对面,但可以将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千里之外如同近在咫尺。中外合作研究生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加强课件建设,对于适合的课程采取远程教育与面授相结合教学方式,使远程教育、导师指导学习相结合[19],辅导与答疑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使教学活动更加丰满和具有实效,以保证合作研究生培养质量。

3 结语

中医药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也给中医药对外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世界各国对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局面正在形成。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中医药教育的总体情况,对国际中医药教育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来华留学生中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中医药对外研究生教育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1]王伟.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8,27(6):56-59.

[2]程春彬.探寻中医现代化发展之路[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2):1.

[3]王洪峰,王中男,阚俊明.构建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5(7):40-44.

[4]王卫,徐立.中医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4):233-234.

[5]缪学超,易红郡.中英硕士层次比较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比较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2,11(1):80-83.

[6]郑守曾,傅延龄,张立平,等.论中医药学境外办学的发展[J].中医教育,2005,24(01):1-7.

[7]肖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3,2(2):47-49.

[8]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仲强惟.应进行中医留学生教育改革探索[J].中国中医药报,2004(1):85-87.

[10]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25(6):428-429.

[11]吴志功.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14(1):67-72.

[12]方展画,薛二勇,劳俊华.硕士研究生学制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05-109.

[13]符娟明,迟恩莲.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4]米银俊,黄慧民.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6(10):44-45.

[15]戴恩来.关于中医教育模式有关问题的理性思考[J].甘肃中医,2005,18(3):37-39.

[16]王智勇,于越,王慧生.高等医学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3):169-171.

[17]张伯礼,于越,周桂桐.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2):87-88.

[18]弓家培.对外中医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J].中医教育,2004,23(5):83-85.

[19]甄雪燕.留学生中国医学史教学浅谈[J].中医教育,2009,28(3):79-81

The current training pattern and thinking of foreig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s in China

YANG Yang,YANG You-xin,NIE Jing-yi,ZHENG Yi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Based on the steady and regular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undergraduate education,TCM institutions should shift the emphasis of TCM education to postgraduate education,which is the requirement of world health undertaking for high level TCM talents and also an inevitable tendency of TCM internationalization.It is our duty to objective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equirements of TCM master education overseas,and set diversified education services,training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rom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TCM masters.

foreign stud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ster;training pattern

G640

A

1673-9043(2015)01-0048-03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HE4090)。

杨洋(1980-),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教育及留学生心理咨询。

(2014-09-12)

猜你喜欢

硕士留学生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