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线治疗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2015-02-10黎葵金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索状机械性红外线

黎葵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红外线治疗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黎葵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目的:观察红外线理疗(TDP)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35例因PICC置管出现械性静脉炎患者均接受红外线理疗。结果:机械性静脉炎的治愈率100%。结论:TDP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经济费用支出。

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红外线治疗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行多个疗程的化疗和长期静脉营养支持,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及营养状况,提高远期生存率。绝大部分化疗药物通过静脉途径给药,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会对外周血管产生刺激,患者也许承受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损害,但是由于置管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比例却高达20%~25%[1],亦给患者造成极大伤害。我们对PICC置管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给予红外线物理治疗(TDP),收到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留置PICC管出现静脉炎的恶性肿瘤患者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5~78岁;食管癌15例,肺癌7例,肝癌1例,宫颈癌7,直肠癌5例。患者在化疗前1~2天行PICC置管(巴德PICC管);15例因血管较细而使用B超引导下置管;穿刺两次以上的3例,其余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

2 方法

2.1置管护士均为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的专科护士,所有患者在静脉置管护理中心置管,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操作。置管患者第二天常规换药一次,每班检查导管固定情况,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发现患者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2.2静脉炎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静脉炎分级标准[2],1级:局部疼痛、红肿或者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2级:局部疼痛、红肿或者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结;3级,局部疼痛、红肿或者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2.3患者出现静脉炎1级即予TDP治疗,每天2次,每次30min,灯与皮肤距离30~35cm,并根据患者感觉、皮温适当调整照射距离,以防烫伤。并嘱患者勿提超过2.5kg的物品,勿取置管侧肢体卧位,以免压迫血管加重导管对血管的摩擦刺激。

2.4心理护理:告知患者PICC置管出现静脉炎是正常反应,对身体及导管使用不会造成重大影响,只要予适当处理,导管可以继续使用。指导患者可以用深呼吸、听音乐、聊天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放松身体血管肌肉,从而减少因血管痉挛收缩、血管管腔缩小导致PICC管与血管的摩擦;血管肌肉的放松还可以减轻血管本身的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恢复。

3 结果

35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1级的患者,及时通过TDP照射方法均没有向2级静脉炎发展,在5天内得到痊愈。并且患者均可以继续正常的放、化疗和静脉营养治疗。无1例因为静脉炎原因耽误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支出。

4 讨论

根据机械性静脉炎产生的病理生理变化,寻求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静脉内膜损伤后的组织反应,是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措施。TDP照射治疗可以对照射局部形成温热刺激,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和氧供,促进静脉内膜组织新陈代谢,有效清除炎性水肿和毒性成分,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目的。同时该方法温度可控,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无需直接接触热源,安全,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较小;TDP照射治疗费用低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支出,值得推广使用。

[1]郭丽鹃,王立,任少林,等.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5-6.

[2]路清蒲,赵巧玲,孙洁.红外线照射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6):476-477.

R473.73

B

1002-2376(2015)12-0090-01

2015-10-27

猜你喜欢

索状机械性红外线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按大陵穴拯救“鼠标手”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
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药物性静脉炎41例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