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罐疗法养生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2015-02-09陈迎龙陈孟平史林威付文心杨孝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保健疗法

陈迎龙,崔 瑾,陈孟平,邹 君,史林威,付文心,杨孝芳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付罐疗法养生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陈迎龙,崔 瑾,陈孟平,邹 君,史林威,付文心,杨孝芳*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以及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将付罐疗法融入社区卫生管理中,更能体现和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和功能。将付罐疗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以补充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管理体系,并为其他中医“治未病”或养生预防保健等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付罐疗法;养生保健;社区卫生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还以治疗疾病为主,在预防保健方面尚有欠缺,并不能满足目前社区中以老年人及亚健康人群为主的健康需求,因此,把养生及预防保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选择。付罐疗法是在中国传统拔罐疗法的基础上,经过大量临床试验研究和基础研究后发明而得,具有调正全身、调理疾病、强生健体之功效。在养生、预防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付罐疗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开展养生保健新模式做一阐述。

1 付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方式

罐疗法是中医五大常用疗法(药、推、针、灸、罐)之一,而付罐是在传统罐法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基础上研究产生的,付罐疗法是通过深化研究传统拔罐疗法,利用某一环境因子(大气压力)治病,再加以推广发展,利用所有环境因子(声、光、热、电、药物、生物)治病,从传统大针灸“附属疗法”中创立出来的一个以现代医学模式为目标的综合罐疗法——人工近体微环境全调控疗法。用人工生产的付罐,在体表皮肤(或黏膜)与罐壁之间,围成一个密闭空间,这个空间就成了付罐区域皮肤的一个人造的外界环境。通过罐体上的观测嘴和调控嘴,可以观测和调控罐腔内各种理化参数(如压力、温度、氧气、二氧化碳量等)。由于这个罐腔内是人工造成的,接近身体、体积微小,故称为人工近体微环境全调控疗法[1]。它不仅能治疗疾病,也能养生保健。付罐具有多种类型:眼眶罐、耳廓罐、鼻腔罐、抽气罐等,其制作材料是硅胶。罐型从大到小可以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如耳垂、眼眶、四肢、腹部、背部等。

付罐疗法主要以激发经络、强壮内脏和排出内毒为作用机制;付罐经40余年的研究,几十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性能优异,疗效显著,为大幅度提高其疗效打下了基础[2-5]。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它有自己的理论、工具设备、操作方法、实施规程等标准化方案。不仅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便、危险性低、种类多样、疗效显著等特点;还具有“三三优势”即诊疗三无:无伤、无痛、无弊;方法三合:中西、理化、治健;费用三省:省时、省事、省钱。因此,在预防及养生保健方便具有独特优势。

2 预防及养生保健服务需求分析

2.1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宗旨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是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有效、优质的基层卫生服务[6-7]。并将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病患者吸引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以较低的物质资源消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卫生费用,减轻居民疾病经济负担[8]。

目前,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上看,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提供医疗服务、少许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系统管理、计划免疫,但这些项目大多数是在过去基层医院已开展的服务基础上稍加拓展,而全科医疗、预防养生保健、社区康复等方面开展较少,普遍存在“重医轻防”的现象。

社区卫生服务应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 特别是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亚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为重点[9]。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社区养生保健运行机制上探索创新,如何让群众满意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2 中医预防及养生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需求分析

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在养生、预防保健等方面应用广泛,其具有内容丰富、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等特点,易于被社区居民所接受,这与当前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医学模式的思维理念相符合。

另外,中医预防保健也越来越受社会重视。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国中医药发[2009]20号)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是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2013年,《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国中医药科技发[2013]12号)指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因此,“治未病”服务可与“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等同,从而提升到国家层面说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性。

中医“治未病”服务强调预防保健,因病施治,特别是对慢性病、老年病及养生保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我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尤其是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明显增加,亚健康的人群比例在不断增加,我国居民健康需求呈增长态势,此为养生保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10]。许多中医医院在中医保健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如提供冬病夏治、膏方、保健理疗等服务;大多综合性医院开设有中西医结合科,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保健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医养生保健日益成为中医医院服务热点,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逐渐成为中医保健服务的主阵地。

另外,有很多学者[11-15]认为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进行健康管理,能够在慢性病、亚健康、老年病等方面提供经济、优质、效果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中国当今预防保健工作的创新之处。因此,探索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

3 付罐疗法养生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探索

付罐疗法因其操作简便、危险性低、种类多样、疗效显著等特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其以大众化的指导方法为服务基础,提供个体化预防和养生保健方案为服务核心;从整体观念出发,三因制宜,辨证施防,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一份个体化的中医预防和养生保健方案。

3.1 在社区建立付罐养生健康管理档案

在社区建立居民的现代医学健康档案的同时建立付罐养生健康档案,使病元辨识和现代医学体检有机融合起来。病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表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填写付罐保健表。此表列入了100余种症状表现,因此也可称为百症表。每个症状分为三个表现级别,即轻、中、重,分别以1、2、3分表示;患者可根据自我情况进行评分。患者自我的主观症状感受加之现代医学的检测结果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建立档案后,利用付罐疗法理论制定个性化保健养生方案,以调节机体,改善体质,干预调理亚健康状态,以达未病先防。

3.2 制定标准化付罐疗法“诊-断-治-疗”保健体系

一次完整的保健流程,包括“诊-断-治-疗”4个步骤,即诊查症状、断定病元、治定方解、疗施方素。①诊查症状:搜集疾病信息,运用中西医两套检查方法,加上付罐疗法特殊患者自查保健表;②断定病元:把病人身上诊查出来的症状,与付罐疗法中列出相应病元的症状进行比较,根据付罐疗法图示法,断定病元;③治定方解:根据断定的病元,选择具体方法,例如穴位、药物等;④疗施方素:根据具体的穴位配伍,选择相应的付罐器械在人体实施付罐疗法,具体可以是留罐调循疗法、颤罐激经疗法、刮罐透皮疗法等。

付罐疗法依托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其特有的养生保健方法,不仅能够给予健康人群预防保健的咨询与指导,更能提供老年人、亚健康等人群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其服务方式贴近群众,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它可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是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对身体健康的投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医“治未病”的全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在从“重治轻防” 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转变中,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方法、途径的优势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付罐疗法走进社区,顺应了这种形势,特别是针对亚将康人群、老年人以及一些慢性病患者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提供“私人定制”的健康管理方案,更好地满足了他们在预防、养生保健方面的需求。从目前付罐疗法在社区的应用实践来看,能够对一些急性病有及时效应,例如止痛、止咳等,对慢性病的排毒除根,对弱体质的累积跃升具有显著效果。把这种预防养生保健的方式融入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当中,这种“天人合一”和“未病先防,有病防病,病后调理”的理念,不仅增进健康、减少疾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还能支撑城区医疗保障、基层基本医疗制度的稳定运行,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付文心.付罐疗法[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0.

[2] 姚新星,付文心.付罐疗法治疗老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68例小结[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5):211.

[3] 姚新星,詹新萍,付文心.付罐疗法治疗慢性咽炎63例[J].中国针灸,2000,20(6):74-75.

[4] 徐剑,张永萍,谢伟杰,等.付罐疗法对延胡索乙素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57.

[5] 付文心,柴立,李琳,等.付罐疗法临床运用5000例小结[C].北京: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集,2000.

[6] 霍清萍.发挥中医药学优势构建和完善小康社会卫生服务体系[J].医学与哲学,2004,25(12):49-50.

[7] 侯林.中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 .实用全科医学,2004,2(3):264 - 265.

[8] 张双德,赫海.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2):91-93.

[9] 黄友学,刘德斌.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20):63-64.

[10] 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研究,2013,26(7):25-27.

[11] 刘世宁.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4):196-197.

[12] 李震华,许仕杰,曹越,等.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相关概念及范畴辨析[J].新中医,2012(8):191-192.

[13] 唐妙,姜建国,陆智东.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的探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36-137.

[14] 丛晶,黄晓华.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313-314.

[15] 李勇华,胡共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实施中医预防和养生保健[J].光明中医,2008(9):1370-1372.

(责任编辑:余 婷)

2014-12-08

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62019);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陈迎龙(1988-),男,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灸适宜技术对相关疾病的防治。

杨孝芳(1976-),女,博士,贵阳中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及机制研究。

R244.3

A

1673-2197(2015)07-0003-02

10.11954/ytctyy.201507002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保健疗法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