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室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2015-02-06覃国蓉刘志军张世华周德伟何涛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包豪斯软件技术创新能力

覃国蓉,刘志军,张世华,周德伟,何涛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基于工作室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覃国蓉1,刘志军1,张世华2,周德伟1,何涛1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现有研究和实践作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包豪斯教学思想在建筑、艺术和设计专业领域的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软件开发与建筑和艺术设计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工作室来培养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分析了工作室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工作室; 包豪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我国创新创业呈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而对于软件工程而言,由于最终的产品是逻辑产物,开发人员的素质对于项目的成败非常重要,而创新能力是一个高水平的开发人员必备的素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软件工程人才的使命,因此,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素质等环节,不仅受学校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更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导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易事。虽然现有研究和实践作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对于软件技术专业而言,效果都不理想。所以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被誉为“现代设计教育摇篮”的包豪斯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杰出代表,它通过创设有利于创新意识发挥的环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建筑、艺术和设计外领域获得极大成功,但是由于专业的差异性,在其它专业领域却很少采用。受包豪斯教学思想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工作室培养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实际应用证明了其可行性。

1 基于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1.1 包豪斯教学思想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近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一种师徒式教学训练模式,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被称为“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的包豪斯。包豪斯提倡“从做中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创新意识发挥的环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世界许多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都以此教学方式为基础,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但是在建筑、艺术和设计外的其它专业领域很少采用。

软件开发是工程,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软件开发的整体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其艺术性高于科学性,融入了艺术的软件产品才具有超群的竞争力。所以软件开发与建筑、艺术和设计会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需要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活动。特别是包豪斯强调集体工作方式,强调标准等特别适合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建筑、艺术和设计专业领域的成功,为在软件技术专业实施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

1.2 基于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人的创新能力与三方面因素直接相关:知识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毋容置疑。知识因素是指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它是各门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新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或创造力倾向,指的是人的性格特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通常个性特征明显,一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善于提出问题,而且敢于冒险、富于挑战性。

针对高效学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琳达·达林-哈蒙德教授提出的“三基于”(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设计)的高效学习教改新模式,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寻找一个突破口,我们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特点,设立“创软开发工作室”,组成校企合作的指导老师团队,招募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工作室活动,借鉴“三基于”教学模式,通过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设计三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基于项目的工作室学习就是以承接横向项目或参与教师的项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软件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项目的工作室学习是通过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的项目活动之中,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注重应用知识而非传授知识,它倡导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对知识拥有更为持久的记忆。基于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更熟练地应用知识,最终实现将知识更有效地迁移到新的情景和新的问题中,从而完成创新能力培养的积累过程。该方法侧重从知识与经验方面提高创新能力。

基于问题的工作室学习即组织学生,分析和应用开源项目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基于问题的工作室学习被认为是基于项目的学习的“近亲”,问题经常被理解为特殊类型的项目。该方法侧重于教授学生如何界定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策略。在基于问题的教学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研究问题,确定解决问题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怎样提出解决策略。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主要承担指导小组讨论进程以及提供帮助反思的角色。通过基于问题的工作室学习完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过程,此过程侧重通过培养创新力倾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设计的工作室学习就是通过让学生准备软件技术大赛、挑战杯竞赛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基于设计的学习基于这样的观点:当学习者为了设计并制作出需要理解并应用知识的作品时,会更积极深入地去学习。比赛(软件技术大赛、挑战杯竞赛)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强调创新,所以基于设计的工作室学习是在积累、探索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创新。

2 工作室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参与横向项目、科研项目进行知识和经验积累;学生通过分析开源项目进行创新力倾向培养;学生参与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进行创新实践。以上举措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塑造学生的自主人格和独立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追求成功的意识,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工作室有利于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个人兴趣浓厚,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作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工作室活动更生动活泼、有益有趣,在这种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学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力。另外,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式学习的环境。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交流沟通,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工作室有利于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室提供了一个环境,方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交流和问题探索,将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共同学习,学生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促进相互思维扩散,有利于新想法和新创意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工作室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

布鲁纳认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一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学习如何组织思维,教他们如何向历史学家那样研究分析史料,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过程,而非被动的承袭前人研究的结果。”

基于工作室的学习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新知识,而是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有机会自由表达、提出质疑、进行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多种合作学习活动,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获得新经验,并尝试拓展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与经历了新知识的发现过程,逐渐强化创新力倾向,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2.3 工作室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年的软件技术专业就业情况以及企业调研结果显示,那些在校期间即参加了项目开发,具备一定项目积累的同学,在就业时更容易受用人单位欢迎。相反,一些虽然在学校考试成绩较好,但是没有真实项目经验、实践能力弱的同学,在新入职期间需要更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些学生最终都无法适应软件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需要专业教学的系统、严格的理论知识培训,更需要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工作室真实项目开发、开源项目分析、比赛项目准备等实践能力活动作为传统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应用和实践的场地和环境,积累了学生的项目经验,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3 实际应用效果

“创软开发工作室”为软件技术专业群的学生创新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创软开发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其中,基于项目的工作室学习,我们让学生参与4个技术公益项目: “深圳市龙岗区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义工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代维”,“罗湖区大运会志愿者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党员志愿者网上管理系统”和“共青团深圳市龙岗区委员会志愿者(义工)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参与的12名学生是率先获得深圳知名软件企业的实习机会的学生,而且他们最终被录用,说明学生能够将知识更有效地迁移,实践能力较强。

基于问题的工作室学习,8名学生通过分析J2EE轻量框架技术(Spring,Struts,Hibernate)示范项目(开源)分析来学习新技术,参与的8名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并能高质量地运用这些技术开发web应用,说明学生创新力倾向得到强化。

基于设计的工作室学习,3名学生参与省“高校杯”、“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均获得最高奖,而且其中潘文钊同学创办了公司“深圳花商在线商贸有限公司”(http://www.szhs520.com/),林泽伟、梁翌等创建“深米科技有限公司”,刘欢松同学申报了深圳信息学院2013年大学生创业园项目“缤纷聚合校园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类型),他们协助新生成立一个创新型的学习团队“圆桌骑士团”(http://krtlab.duapp.com/)。说明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得到培养,知识面得到拓展,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现有研究和实践作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效果都不理想。软件开发与建筑、艺术和设计都是需要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活动,鉴于包豪斯教学思想在建筑、艺术和设计专业领域的成功,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工作室来培养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其可行性。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03/11/content_9519.htm,2015-03-11.

[2]中国计算机学会.2011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计算机学会,2012.

[3]齐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9.

[4]张玉华.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成人教育,2012,09:123-124.

[5]陈教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初探 [J].艺术百家,2012,03:233-235.

[6]蒋炎.包豪斯的作坊训练与现代手工艺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2:139-141.

[7]陈宏刚等.软件开发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9]刘三宝.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192,182

[10]冯锐,缪茜惠.探究性高效学习的意义、方法和实施途径——对话美国斯坦福大学Linda Darling-Hammond教授 [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3-5,15.

[11]缪茜惠.面向“理解性学习”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索[D].扬州:扬州大学,2011.

[12]罗莎.基于LAMS的小组探究学习活动设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3]刘彬让,牛宏泰,张清柱.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7.02:145-147

[14]张丽珠,高冬梅.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几个概念的理解[J].科技信息,2006.12:50-51.

An Exploration on the Studio-base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Software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QIN Guorong,LIU Zhiqun,ZHANG Shihua,ZHOU Dewei,HE Tao
(School of Software,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enzhen Guangdong 518172)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A lot of efforts and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but the result was not satisfying.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Bauhaus teaching thought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esign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and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e or art design,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train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technology based on studio,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the studio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studio-based;Bauhau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oftware technology;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G712

A

1672-6332(2015)02-0058-05

【责任编辑:羊玲】

2015-05-10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项目编号:2011TJK41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五批教研项目“基于学生主体工作室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Y2013101)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成果培育项目“基于工作室的高职院校软件类人才(女生)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支持

覃国蓉(1969- ),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硕士,教授,从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E-mail:Qinggr@sziit.com.cn

猜你喜欢

包豪斯软件技术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百年包豪斯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