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贵柔守雌”思想对当代婚姻观的启示

2015-02-06官性根

法制博览 2015年28期
关键词:物质化婚姻观不争

郑 茜 官性根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婚姻观是指“人们关于婚姻本质、婚姻中涉及道德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对人们择偶态度、家庭生活观念以及在婚姻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具有导向作用。”[1]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婚姻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贵柔守雌”的思想蕴藏着丰富深刻的人生智慧,对于扭转当代婚姻观念中存在的误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老子“贵柔守雌”思想的基本内涵

老子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认为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四十三章,以下注释省略《道德经》)看似柔弱的东西,实际上却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相反,看起来很强大的世间万物,反而没有持续性,其生命力更弱。水是自然界中最柔顺的,但也是最刚强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生命活力的时候,柔韧性很好,一旦失去了生命,就会变得僵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柔弱胜刚强,事物发展到极盛阶段,就意味着生命力开始走向衰竭,“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五十五章)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在“道”的指引下,老子提出了“贵柔守雌”的思想。

老子“贵柔守雌”思想包含“柔弱”、“处下”和“不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首先,要表现得“柔弱”。相对于雄性的强势而言,雌性就显得柔弱。但是,柔弱可以胜过刚强。(三十六章)所以,一定要“贵柔守雌”。善于“守柔”,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守柔曰强。”(五十二章)圣人就是“守雌”的楷模,“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二十八章)事实上,老子所谓的“柔弱”,是一种独特的谦逊,其目的是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和最终的强者。

其次,要学会“处下”。不论是最宽阔的海洋,还是最杰出的圣人,都是因乐于“处下”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这也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应有准则,“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六十一章)用人之道要礼贤下士,“善用人者为之下。”(六十八章)实际上,老子提倡的“处下”,是一种特别的尊重,其用意在于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成功。

最后,就是要勇于“不争”。天道如此,“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婵然而善谋。”(七十三章)水的品行是对此的最完美诠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人道亦然,“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七十三章)圣人是“为而不争”的典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圣人“不争”而胜,“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其实,老子主张的“不争”,是一种特殊的合作,旨在实现自己最大的愿望。

当然,“贵柔守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把握柔弱的深刻含义,反而能成功,柔弱只是表象,而强大的生机才是它的内核。”[2]“柔弱”、“处下”和“不争”是为了“胜刚强”、“能为百谷王”、“天下莫能与之争”,最后成就个人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存和天下的安宁。可见,学会谦逊,学会尊重,学会合作,是老子“贵柔守雌”思想的智慧之所在。

二、当代婚姻观的主要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化,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婚姻观大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三大误区。

(一)择偶标准物质化的误区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一些人变得浮躁起来,甚至存在“一切向钱看”的现象,拜金主义和拜物教更是层出不穷,金钱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及个人价值的全部标准。由此引发了许多人“物质化”的婚姻观,“干的话不如嫁得好”、“嫁入豪门”等错误的择偶观备受推崇,“房子”和“车子”成了婚姻的硬性标准。这就导致了骗婚、“傍大款”等社会问题,否认了婚姻的爱情基础,演变成了“长期的金钱交易”。物化的婚姻是走不远的,“物化的婚姻通常形成依附婚姻,而当某一方失去当初的价值时,就很容易陷入生活无助的困境。”[3]过于注重物质条件,忽视情感基础的择偶误区,婚姻悲剧很难避免。

(二)婚姻关系理想化的误区

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许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从小受到较为保守的中式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期间,对于恋爱与婚姻等缺乏全面客观的认知,同时也受到西方自由开放的思想影响,从网络和电视等社会媒体中获得恋爱婚姻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过分美化或低俗的,这就导致一些青年对婚姻的理想化和浪漫化。除此之外,社会竞争的激烈、个人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婚姻的理想憧憬等,都导致了“剩男剩女”的现象。然而,迫于家庭长辈以及中国社会的一些传统社会舆论的压力,许多“剩男剩女”急于脱单,仓促结婚或者盲目听从长辈的安排,而导致许多婚姻的不幸或离婚现象。

(三)婚姻责任意识淡薄化的误区

在当今中国新旧道德交替的特殊时期,旧的道德不再受到重视,而新的道德尚未完善,特别是婚姻道德受到一些前卫思想的误导,随即产生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如婚姻责任意识降低,“部分未婚研究生的婚姻意识淡薄。在他们看来,结婚后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都是以自我的价值实现来衡量。概括来讲,就是其婚姻意识淡薄,婚姻责任弱化。”[4]性观念的过分开放导致了婚姻的忠诚度减弱,“小三”“情妇”现象增多,甚至部分当代人将“小三”作为自身能力的象征,缺乏婚姻的忠诚感和责任感。这样的认识误区,对婚姻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可见,当代婚姻观的三大误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日益凸显,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三、老子“贵柔守雌”思想对当代婚姻观的启示

老子的“贵柔守雌”思想,对于走出当代婚姻观的三大误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在择偶标准上学会“柔弱”

老子在阐释其“贵柔守雌”思想时,特别推崇水“利万物而不争”与“故无尤”的品格。在老子看来,“水”之所以最接近“道”,是因为其善于安身立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的价值,才不会出现过失与差错。所以,当代人在开始婚姻关系之前,要认清个人的价值,学会自尊自爱,不要一味地追求金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婚姻。

在择偶标准上提出过分的物质化要求,事实上是以自己的强势地位为前提。由于自恃过高,于是对对方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物质化要求十分强烈。对物质条件的过分强调,实际上是在舍本逐末,这种作法与老子的“柔弱”思想背道而驰,其不幸和危险很难避免。如果在择偶时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更多关注对方的内在素质,对对方的物质条件考虑少一点,也许就能找到自己理想的伴侣。对于谈恋爱的人来说,老子的“柔弱”思想是值得借鉴的。

(二)在婚姻关系上学会“处下”

在婚姻关系上过于理想化的期待,也是由于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所产生的结果。于是,对对方要求苛刻,缺乏宽容,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人主义。当对方与自己对婚姻的理想化状态不相符合时,往往就以“闪离”的方式终结婚姻。这样的结局是不幸的,与老子告诫的要善于“处下”,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是完全背离的。

事实上,要使婚姻关系健康发展,就要善于甚至是乐于“处下”,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对于婚姻的幸福而言,宽容是非常重要的,“婚姻可以是爱情的坟墓,但它也可以成为爱情的天堂。问题在于如何用宽容去谅解对方,在婚姻遇闲的时候,别计较什么个人得失,别怨恨什么不平。换一个话题去谈话,别拉着一个话题不放;换一个角度去思想,对别人多几分理解和宽容。这样做,你的心情就会永远沐浴在阳光之中。”[5]宽容能够使婚姻变得更加美满,“婚姻如水,宽容是杯。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才能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6]也能使婚姻持久保鲜,“唯有宽容,才能给双方足够的空间和时问,使婚姻能持久保鲜。婚姻如同蹒跚的幼儿,也需要不断地长大成熟。而没有宽容,就没有成长。”[7]因此,在婚姻关系的健康发展过程中,老子的“处下”智慧是应该吸取的。

(三)在婚姻生活中学会“不争”

在婚姻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面对婚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少人往往总是争来争去,非常伤害感情,甚至导致婚姻破裂。这种作法与老子提出的“不争”思想是大相径庭的,其婚姻失败也是自然而然的,其中体现了婚姻责任感的严重缺失。对于婚姻的健康发展,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婚姻靠责任和感情同时维系才是幸福。而对于男人来说,担负的责任会更大。”[8]但是,当今许多人的婚姻责任感较低,在没有清醒的认识婚姻中责任与义务时,就草率地踏入了婚姻的门槛,当现实生活与之前想象的不一致的时候,便会选择离婚。这种婚姻生活中责任感的缺失,非常容易导致婚姻失败。因此,在婚姻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不争”,学会合作,那么幸福的婚姻才会有所保障。

总之,老子“贵柔守雌”思想所包含的“柔弱”、“处下”和“不争”的基本内涵,对于走出当代婚姻观中择偶标准物质化、婚姻关系理想化、婚姻责任意识淡薄化的三大误区,促进婚姻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赵明月.代际间婚姻观的差异与干涉[J].现代交际,2015(08).

[2]徐艳芳.评析老子的“贵柔守雌”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06).

[3]苗翠环,李龙海.做“二奶”的婚姻观:现代中国转型期女性价值观的迷失[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09).

[4]马丽萍.对未婚研究生婚姻观特点的分析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01).

[5]卢一鸣编.罗素的幸福之路[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158.

[6]张旭编.选择力[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169.

[7]李智艳编.做像林徽因一样的完美女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200.

[8]马银文编.当下的修行 要经得起诱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180.

猜你喜欢

物质化婚姻观不争
艾草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不争的函谷古道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泛物质化思潮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对策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
物质化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