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思想品德高效复习备考

2015-02-04李伟红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时政课标答题

李伟红

河南省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已实行多年,但直至今日,很多考生和家长仍然对思想品德学科存在认识误区,轻视思想品德。殊不知,开卷考试表面上允许学生自己带资料、翻资料,但绝不是鼓励学生抄资料。解答试题开放、答案开放的“双开试题”时,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题意,对相关知识作进一步的分析、归纳和整理。另外,开卷考试难度较大,题目较灵活,注重对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那么,教师应如何实现高效复习备考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复习备考中积累的经验,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1.复习计划要合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总复习阶段,千篇一律的背诵、做题、讲题使得课堂毫无生机活力,学生倍感枯燥乏味。因此,做好总复习计划,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直接关系着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

总复习一般分为三轮: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模拟。每轮复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例如,在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时,教师可结合相关知识点引入最新的时政热点,既帮助学生了解时政内容,又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一举两得。又如,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分阶段编写模拟试题,让学生练练手,找找感觉,讲评时再适当地对审题、答题方法点拨几句,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课程标准》、《说明与检测》记心间。

《课程标准》和《说明与检测》是教学和复习备考的指挥棒,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教师在中考复习备考的各个阶段,都要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师只要认真研读课标,明确学科内容与目标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教材,抓住主干知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为考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说明与检测》对考试的性质、范围、要求,以及内容、题型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详细说明。这些规定和说明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说明与检测》进行复习,能使中考复习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整合和梳理知识。

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比较复杂,也比较零散,涉及面很广,可谓包罗万象。扎实的“双基”是学生将来发展的“肥田沃土”,而且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上,因此要实现高质、高效的复习,就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整合。这要求教师在复习时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总结知识框架,把不同学段、不同板块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系统复习、整体把握、举一反三。例如,在复习法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对初中教材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并对照课标要求,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法律的相关内容一目了然、熟记于心。

4.培养学生阅读力。

河南省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具有“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鲜明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读教材,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原则,对重点知识、基本观点进行归纳总结,逐渐把厚书读薄。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时政热点材料,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把握中心意思,并准确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点。

5.关注社会和时政。

对于当前的思想品德中招考试,如果学生不关注社会和时政,就无法从容应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时政教学。

首先,教师要对中招考试前的时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学习,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影响较大的时政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和思考。其次,教师要对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予特别关注,深入学习、分析、理解,并运用教材知识进行解读、拓展、延伸。再次,教师引用的时政热点时效性要强,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注意最新动态,把握最新成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师要通过必要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技巧,鼓励学生多角度答题,把最重要的、最切题的答案写在前面,次要的写在后面;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答题,依据设问组织答案,用词准确;让学生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充分地把平时学习、复习效果体现在试卷中。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年时政热点,搜集相关信息,编写高质量试题,适时进行巩固训练。

总之,只要教师依据课标,围绕教材主线,夯实基础,把握重点,探索实践,就能实现高效复习。F

猜你喜欢

时政课标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