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题解题能力

2015-02-04祁瑞红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

祁瑞红

在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综合题一直分值最高、得分率较低,可以说“得综合题者得天下”。地理综合题以文字、图表为背景,通过提供大量素材、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有效信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这已成为地理综合题的显著特色,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题解题能力就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题解题能力。

一、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分析

学生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审题不认真,表现为不仔细分析题目要求,不知道题目在问什么,答非所问。例如,试题考查的是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成因,但很多学生回答的却是径流量的大小及成因。②知识基础不扎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混淆不清。例如,学生回答的“由于气流下沉所以降水丰富”,就属于没有掌握基本原理。③空间定位能力欠缺,对区域地理重视不足。④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不能从题中找出有效信息和隐含信息。⑤知识迁移能力较差,无法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考题。⑥描述、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较差,答案逻辑关系混乱。例如,有学生回答“某地位于沿海地区,所以灌溉水源充足”,这说明学生不知道海水含盐量高,不能直接用于灌溉。⑦答题不规范,错别字较多,如把“畜牧业”误写成“蓄牧业”等。⑧答案自相矛盾。例如,前面说某地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后面又说此地降水不足。⑨答案口语化严重,不注意地理专业术语的运用,如把“降水”写成“下雨”等。⑩答案过于简单,如分析区位因素时只罗列因素名称,不加分析。 答案空洞无物,表达不到位,不能切中题目要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在以后考试中避免犯类似错误。

二、常见的综合题类型

常见的综合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特征描述类、判断类、原因类、比较类、措施类、评价类、意义类。每一大类又可根据限定条件的不同分为若干小类,如特征描述类综合题可分为以下几类:地形特征类、地势特征类、地表环境特征类、河流的水文特征类、河流的水系特征类、气候特征类、农业生产特征类、工业生产特征类、区域特征类、等值线特征类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以上类型试题,掌握其解题方法。

三、训练方法

由于不同类型的综合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和模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设问特点和解答思路,紧扣采分点,构建常见题型的答题框架,从而使学生在考试中只需要把地理原理和规律纳入答题框架即可。这样做省时省力,不容易遗漏采分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以特征描述类试题为例具体说说训练方法。

1.讲理论。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特征描述类试题的特点、形式及答题方法。

2.举例子。例如,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大纲版全国卷第36题出现了两个特征描述类考题:(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理思路。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得出答案,在解题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列出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类试题的知识框架。例如,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倾斜方向、地形起伏状况、区域极值等;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年较差、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等。

4.写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题中隐藏的地理信息,然后对照知识框架,逐条找出答案。

5.找差距。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对比,比较二者的差异,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思考高考题为什么要这样制订答案,其中包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语言组织答案才最符合高考的要求等。

6.专题训练。教师要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精选一定量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类综合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其写出心得体会,构建起这类题的答题框架。这样,学生对这类题的解答就能熟能生巧。

总之,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对综合题的恐惧心理,掌握解题的技巧和规律,提高解题能力。F

猜你喜欢

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
船舶尾流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和特征描述技术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目标鲁棒识别的抗旋转HDO 局部特征描述
用于三维点云表示的扩展点特征直方图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