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

2015-02-04郑孝谂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两极北极熊极地

郑孝谂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阔眼界,培养问题意识。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其地理学习能力,使其高效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极地地区》一章时,为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假设你是一位将要随科考队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人员,那么,你需要了解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可知:首先,需要全面了解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状况,以便做好着装上的准备;其次,需要确定科学考察的时间,这是由两极地区特殊的纬度位置决定的;再次,要了解两极地区的各种资源,明确科学考察的目的。这样,教师就很自然地将一系列教学内容组织了起来,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

又如,在学习极地地区的动物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两极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种严酷的地理环境下是否有动物存在?接着出示充气玩具企鹅、北极熊等,询问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名称、生活地、生活习性等)。然后要求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企鹅和北极熊,并介绍自己所扮演的动物是如何适应极地地区特殊环境的。扮演企鹅的学生说:“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你看我像不像身穿白衬衣、黑燕尾服的绅士?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扮演北极熊的学生说:“我是北极熊,住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我的体长有3米多,体重达700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又厚,所以特别不怕冷。”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运用比较法,注重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和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和区域差异比较是学习地理区域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学习某一地理区域时,要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人文地理环境一般从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在教学《极地地区》一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海陆状况、气候状况、资源状况、代表动物等方面对两极地区进行比较。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两极地区知识的理解。

三、密切联系时政材料,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时政材料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地理教学的“活教材”。在目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应该适时、恰当地使用时政材料。例如,在学习极地地区科学考察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的相关时政资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的重大意义。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备课,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高效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两极北极熊极地
极地恐龙生存赛
动物“萌主”在两极
地球的两极
绝望的北极熊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熟读兵法,何至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