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之管见

2015-02-04曾柳锋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民主化政治课民主

曾柳锋

素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要提高教学水平,政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主—客”改造关系应让位于“主—主”协作关系,从单纯的认知交流向情感交往转变,在民主化教学中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化的特定内涵

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化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多讨论、多交流的办法,使师生之间实现最大限度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1.提出这一问题的理论依据。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主导作用的最佳发挥,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发挥显示出来的。而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教师是否发挥了教学民主。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德育功能的强化,也依赖教学民主的发挥。

2.提出这一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想政治课的应试功能被强化,德育功能被弱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当然是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而德育功能的强化离不开教学民主。

二、实施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操作要点

要做到教学民主,就要和学生多讨论、多交流。从教学目标(包括德育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要同学生讨论、交流,尽可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

1.教案设计科学化。

这是实现教学民主的必备基础和前提。一是教案设计要科学、合理,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单单是从课本出发。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社会的实际、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实际。二是要按规律办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而且要遵循政治学科知识特有的内在规律、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学生生理发展的规律等。

2.知识传授兴趣化。

这是针对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对沉闷落后的现状提出的。教师应该巧妙地寻找并抓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媒介”,如一件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一个社会热门话题、一幅教学挂图、一幅教材插图、一段录音或录像等。知识传授兴趣化的原则是以科学性和思想性为基础的,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经常“激趣”,但不能搞“兴趣至上”。

三、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民主化,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它的目标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即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政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自身德育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我们思想政治教师的德育意识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政治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民主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必要的前提。

2.提高教学民主意识。

班级授课制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的,这种模式有明显的同步化局限,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教师要把学生看成人格上、法律上与自己平等的人。没有平等,谈何民主?没有尊重,爱心从哪里来?美国教育家巴士卡里雅的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成功,是因为我们从来不帮助教师们撕下教师的面具,平平易易地做人,从来不使他们认识到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由此观之,政治教师具有教学民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提高效率观念。

无论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还是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政治教师都必须有很强的效率观念。为提高效率,必须改“一条腿走路”为“两条腿走路”,改“一言堂”为“众言堂”,改沉闷呆板为生动活泼,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改进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精神还是发扬教学民主。

在倡导素质教育、推动创新教育的新时期,思考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民主化问题,极为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民主化教学必然大放异彩。L

猜你喜欢

民主化政治课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