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的重要性探究

2015-02-04朱红兵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形式主义积极性高中历史

朱红兵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及世界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的事情和创造的辉煌,这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高中历史教学一直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就是改革亮点之一,下面笔者就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的必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高中历史教学一直采用的是以学生记忆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就会偏离初衷。

1.防止形式主义的原则。

由于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其人生观和世界观还不够完善,社会经验不足,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难免会出现问题。形式主义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主题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只是借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达不到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目的,是高中历史课堂讨论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实践中一定要防止形式主义,否则就很难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

2.围绕单一主题的原则。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的主题一定要单一、明确,防止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偏离主题,把讨论方向扩展到其他领域,影响讨论的效果。例如,在讨论“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的相关问题时,学生可以对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条件、时间,以及相互影响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且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够把握尺度,对相关宗教的具体教义进行探讨,那么就会偏离历史课堂讨论初衷,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的具体措施

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措施,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讨论的最大效果。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需要采用适当的形式,如果组织形式不合理,就会削弱课堂讨论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历史课堂讨论是比较合理的形式,由于小组成员都是同学,因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2.制订讨论计划。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需要制订详细的计划,这是历史课堂讨论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制订相关内容的计划,那么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讨论计划中,教师应该明确讨论的细节,如问题的提出过程。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讨论的顺利进行。同样,对于讨论的展开方式、学生的发言顺序,以及讨论偏离主题时的应对措施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定。另外,教师还要对讨论进行总结,以便巩固讨论结果,加深学生对讨论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讨论不仅能够对历史问题有新的了解和认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对学生综合的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是教育改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能为国家复合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F

猜你喜欢

形式主义积极性高中历史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