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的现代意义

2015-02-03张群

老区建设 2014年24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

张群

[提 要]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第一次公开发表的科学理论和政治纲领,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论述了共产党人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其中所蕴含的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言行的准则。今天,崇尚《宣言》精神、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依然是我们建党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政治品格

[作者简介]张 群(1968—),女,安徽省六安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安徽六安 237009)

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共产党宣言》,从1848年发表到今天,小小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起步到高峰再跌落到低谷;资本主义制度从二战以来不仅垂而未死、腐而不朽,而且一路凯歌,在与社会主义近百年的竞争中,取得了大喜过望的成就;而在《共产党宣言》中被作者顺便提到的、一个落后的等待资本主义国家来开辟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的确变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但是,有一个没变。166年前出版的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的《共产党宣言》,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地吸引着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用高度凝练的经典语言,集中论述了共产党人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要致力于建立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这种社会简称为“自由人联合体”。

从《共产党宣言》的这些表述中,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具有的政治品格。

一、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共产党人有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的核心问题。对此问题,中国共产党一贯给予明确的回答。《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中共产党员是有私利的。尤其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员作为社会公民,拥有合法的私利是没有问题的,与共产党的性质并不违背。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改变无产者一无所有的状况,就是要使劳动者合理地拥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但是,共产党人的私利绝不能凌驾于阶级利益之上,更不能形成特殊利益集团。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追求不合法的私利应该说已经成为一种问题,各种特殊利益集团也已成为气候。这从屡屡出现的官员腐败和集体腐败案中就可以看到。究其原因,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奥尔森教授在其《国家的兴衰》中指出:任何一个政党,只要有足够长的执政时间,就会形成自己特殊的利益集团。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政策的制定者往往成为政策最先、最大的受益者。

《在国家的兴衰》中,奥尔森首先提出这样问题:为什么饱受二战摧残的德国和日本,在战后能够创造出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而像美国、英国这些遭受战争创伤比较小的国家反而经济呆滞?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大的反差?奥尔森的答案是,长期稳定的环境容易出现“搭便车”者,即吃国家“大锅饭”的特殊利益集团。特殊利益集团通过“寻租活动”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改变收入再分配的方案,把自己变成政策最大的受益者。这些“搭便车”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便车”的到来,而是主动出击,把“不便”变成“方便”,最终慢慢地把国家的体制、政策、组织,都变成了最符合他们利益集团的安排,从而抑制了国家发展的活力,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落。

我们暂且不论奥尔森的观点是不是一种规律,能不能站住脚,但最起码他描述了一种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国自进入邓小平时代,尤其是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总体上保持了20多年的基本政治稳定。与此同时,“特殊利益集团”一词现在已经成为党的正式文件、各大报刊媒体、网民论坛、微信博客中常见的一个“熟词”。权力部门“以公谋公”,谋取部门利益垄断利益。权力人物“以公谋私”,为家族小圈子谋取不法利益。

如果共产党人不能摆脱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员不能摆脱不合法的私利,那就违背了《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就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希望建立的党。所以,如何破解特殊利益集团,把本来属于社会的利益重新分配给社会?这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关系到党的性质、关系到《共产党宣言》的精神,也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二、共产党人的任务是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宣言》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本质的概括,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任务。但是现在对这句话争论也最多,云山雾罩、是非难辨。

消灭私有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工人持股”、“国有化”、“福利政策”,资本家的“私人资本”已经变成了“人民的资本”。因此,“消灭私有制”已经成了无的放矢、成了假想的敌人。

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万物皆流、万物皆变。资本主义当然也不例外。对这一点,《共产党宣言》早就有论断:“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②这就是说,资产阶级对他们的社会进行改良和调整是一直就有的,正是这种不断改良甚至自我革命,才使他们生存下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后来又进入国家垄断阶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变通。尤其是二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穴信息革命?雪,使西方资本主义获得了大踏步的发展。但是,任何发展都没能改变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首先,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刺激计划实行“国有化”,并非是消灭私有制。“国有化”一般都是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国家通过高价收购或其他补偿办法,把经营不善的大型企业转归国有,这实际上是利用国家资金拯救私有企业,把资本家的亏损转嫁给国家。这种“国有化”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毫无共同之处。

其次,“工人持股”并不能使工人成为资本家。工人持有的小额股票与资本家拥有的巨额股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美国10%持有股份的职工,持有的股份仅占全美股票的1‰,这同10%的富豪拥有全美股票的89.3%③,两者能相提并论吗?芽很清楚,工人持股并不能使他们变成资本家。

所以,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仅改变不了基本矛盾,从理论上讲还会加剧基本矛盾。一方面,自我调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鸦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来就是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愈发展,就会让基本矛盾愈尖锐。

不仅如此,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扩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加拿大学者贡德·弗兰克在其名著《白银资本》中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1800年时,西欧的人均收入是260美元,美国是213美元,发展中国家约200美元左右,印度是160—200美元,中国是228美元。这一时期,全球各国的收入水平差距并不大。但20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均收入已超过4万美元,而最不发达国家只有300多美元,不到美国的1%。④

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资本主义愈发展,其基本矛盾越尖锐。

消灭私有制与发展非公经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生产力没有发展到必须彻底消灭私有制的时候,过早地消灭私有制,只能是揠苗助长,只能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就有一问:“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恩格斯明确地回答说:“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⑤

“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而不能“一下子”消灭私有制。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是一个生产力原本不发达的国家。就是说,这个历史阶段,不仅允许私有制存在,而且还“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⑥这既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从原理的角度来说“消灭私有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但又不充分的结果。它的消灭需要到生产力充分发展阶段。但是,生产力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的力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人们想发展多快就有多快的。所以,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长期性、客观性,也决定了消灭私有制的长期性、复杂性。

消灭私有制与肯定资本对市场发展的作用。资本在当今中国,正在用其无坚不摧的力量,带来了经济增长、物质财富增加。不仅资本的拥有者深得资本之利,就是作为资本对立面的雇佣劳动者,也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从资本那里得到好处。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资本对市场发展的作用,是否就意味着重走资本主义道路?阅读《共产党宣言》能使我们的头脑清醒起来。

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⑦共产党人既要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标和利益而斗争,也要为长远利益和目标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下领导中国人民,发展资本及其市场,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今中国要消灭资本是不可能的,资本还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但与此同时,不能忘掉资本的本性,资本是逐利的、贪婪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开始以后,奥巴马说:“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⑧。资本难改本性。

在我们运用资本,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富的增长的同时,我们发现,资本带来财富增长与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福祉并不一定成正比,社会出现了阶层固化、利益冲突,甚至出现了弱势群体与强势集团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取得两者的平衡,既用资本增长财富,同时又减少资本的剥削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福祉?这是一个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闪光点,就是讲到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候,提到要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平衡点,既维护资本的利益,又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三中全会提出“共同体”,说明我们党清醒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要在资本所有者利益和劳动者利益的对立中获得统一,这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三、共产党的根本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自由人联合体”

“自由”一词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英国,意思就是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将自由作为一个响亮的战斗口号,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自由传统,“自由人联合体”成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最终归结点,也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最高目标。马克思说要实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等,最后无非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这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表述的、非常重要的观点。

但是,长期以来令人奇怪的是,“自由”这个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反而成了人们常常回避的一个词,甚至在部分党员的意识中,把自由看成是“异类”、是“资产阶级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但是对于核心价值观念的提炼,很长时间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自由”两个字,这是匪夷所思的。一直到十八大,可以说扭转了这一误区,十八大提炼的24个字“核心价值观”,明确包括了自由,这是共产党人的一种进步,也是对《共产党宣言》的一种回归。

四、共产党既要坚持和维护本国、本民族的根本利益,更要坚持和维护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论者。

虽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期,我们不大使用国际主义这个概念,但是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先进的政党,必须遵循人类的共同利益,这是国际主义最基本的含义。

在我们党的国际政治中,我们一直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这个观点很多人不理解、不赞同,甚至认为是软弱、“缺钙的表现。其实,这个观点是基于人类共同利益。核武器是违背人类共同利益的、是反人类的。早在1968年,国际社会就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限制了核武器的发展?熏1996年联合国又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里面虽然有国际政治集团的博弈,但是,限制核武器,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正是这种意识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恰恰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是为了一己私利的政党,而是先进的、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政党,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论者。

《共产党宣言》历久弥新,它的经典意义就在于,无论它多么的古老总会引起人们新的思考。

注释:

①②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275,306.③荀春荣.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J].中华魂, 2008,(2).④熊光楷.协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N].学习时报,2005-10-11.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9.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⑧蔡葩.我们不能搞资本崇拜[N].海南日报,2009-01-19.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地方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共产党须联合其他进步的政党和政治派别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