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2015-02-03郭小惠孙玲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6期
关键词:中药外敷针刺

郭小惠+孙玲娟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试验组采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减压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消肿时间、总费用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结果 试验组中治愈、好转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愈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09,P< 0.05)。试验组的消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7,t=16.77,P< 0.05)。试验组应用抗生素较少或不用,而对照组则必须使用抗生素,多为联合应用。 结论 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明显,能缩短患者的消肿时间,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关键词] 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针刺;中药外敷

[中图分类号] R6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21-04

目前国内外对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常规采用切开减压加二次植皮缝合,但采用切开减压法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出现术后伤口存在一期的游离植皮闭合、二期的清创缝合加游离植皮等操作。由于一期行游离植皮闭合,往往闭合伤口的创面较大,取皮面积需要量也增多,会给患者在美观上造成影响,另外还会因为创面的渗出过多,导致植皮不成功等[1-2]。二期清创缝合加游离植皮较一期往往效果会好,但因创面渗出较多,且换药次数明显增多,费用高,患者依从性较差,并且也会伴有瘢痕残留的现象。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本院采用 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的方法治疗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效果较为突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男17例,女3例;年龄4~80岁,平均(43±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并伴有软组织挫伤病变。其中小腿挤压伤者17例、足背碾压伤者2例、大腿压榨伤者1例。就诊时间为45~120 min。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对于符合下列内容者进行选择:有明显的外伤史;发病部位多为小腿、前臂;伤肢疼感明显,伴有剧烈痛,末端动脉搏动变弱,皮肤伴有明显程度的苍白色,肉眼可见暗红色的斑块及水泡;部分体温有所升高,脉搏变快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测定筋膜间室压力要>1.1 kPa(1 kPa=7.5 mm Hg),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尿肌红蛋白试验呈阳性。

1.3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并入选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法治疗。祛风消肿酊制法具体过程:取定量的羌活、白附子、白芷、南星、天麻 、防风,均粉碎放置在容器内,加入定量的75%乙醇,密闭浸泡30 d,最多一个半月,滤过,即得。针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针刺区域(即压力增高的组织间室体表区),常规消毒,消毒面积需超出针刺部位2~3 cm。②消毒完成后,采用常规1 ml的注射针头在已消毒的皮肤上做垂直广泛的针刺。针刺采用散刺法,根据所刺部位面积的大小刺10~20针,针刺深度以穿破皮肤及皮下脂肪,到达筋膜间室为宜,因高压向低压液体的廓清作用,广泛的针刺后,可使骨折处的出血、组织间、筋膜间室内外的渗血、渗液、血浆、水肿液、毒物、组胺充分排出体外,从而降低筋膜间室内的压力。③针刺完毕后,有液体自针道快速渗出,待渗出物的渗出速度稍许减慢后,用消毒棉球拭干分泌物,然后用浸湿祛风消肿酊的无菌敷料块覆盖减压区域,以维持针道通畅。对照组行切开减压和抗生素治疗。具体的手术指征包括:肢体肿胀明显,并伴有疼痛;筋膜间隙张力变大,轻压即痛;肌肉会因动牵拉而产生疼痛。

1.4 观察指标

①效果评价:采用《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中的规定,其中治愈:症状减轻或消失,机体功能恢复明显,无留有后遗症;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机体功能基本恢复,后期伴有少许后遗症;未愈:功能无恢复或改善,甚至丧失,致伤肢残废。②两组的消肿时间及总费用。③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无瘢痕残留,对照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残留。试验组中治愈、好转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愈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09,P<0.05)(表1)。

2.2 两组消肿时间及总费用的比较

试验组消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7,t=16.77,P<0.05)(表2)。

2.3 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应用抗生素的较少或不用,对照组则必须使用抗生素,多为联合应用(表3)。

3 讨论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3-6]。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目前国内外对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常规采用切开减压加二次植皮缝合[7-8]。一期行游离植皮闭合闭合可导致植皮不成功等情况[1-2]。二期清创缝合加游离植皮会伴有瘢痕残留的现象[9-10]。有报道显示,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应遵从的原则主要有:采用较为简洁高效的复位及固定手段,不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无创或机体损伤较小[11-12];能够以最短的治疗周期、最低的医疗费用完成最快的伤口愈合及组织恢复。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本研究采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的治疗方法治疗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采用针刺法来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疾病在古代已有迹象,《薛氏医案》记载显示:“伤损肿痛不消,有瘀血在内,急宜砭之”。 其中,“急宜砭之”的“砭”和“砭刺发泄”的“砭刺”可理解为当今的针刺减压治疗。《针灸甲乙经》中曾曰:“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针刺可“为开道乎痞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取经络之血”,即为放出经络中的瘀血。参考上述方法施针行刺,对于患者而言,不仅能够肉眼观察到所刺之处会渗出较多暗红色瘀血或浅黄色组织液,而且患者伴有自觉的疼痛会急速减轻,此为“针刺引邪外出”,且针刺能够刺激局部组织,提高人体组织的兴奋性,机体的康复免疫系统有所启动,患者的机体新陈代谢得到更好的疏通,治愈的效果便十分明显。

另外,本研究中配合使用的祛风消肿酊为玉真散加减而得,方中白附子、南星可辛热升散,祛风痰,解痉挛,逐寒湿并消肿止痛,作为主药;防风、白芷、羌活均有祛风散寒、止痛胜湿的作用;天麻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均作为辅佐药。乙醇可以行气血、通经络,作为使药,合而用之能祛风寒除湿邪,达到解痉、通血、止痛、消肿、利筋等的功效。玉真散自古以来是用于破伤风的主治方。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属血瘀症,把该方拓宽用途于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13-16],是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之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无瘢痕残留,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残留。试验组中治愈、好转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愈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09,P<0.05)。试验组的消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7,t=16.77,P<0.05)。试验组应用抗生素较少或不用,而对照组则必须使用抗生素,多为联合应用,此可能是导致药费增高的原因之一,可见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法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较为明显,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消肿时间,减少抗生素用量,对于患者经济上的支出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降低了其医疗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对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显著,但该治疗方法重在早期进行,若四肢筋膜间室综合征中后期,间室内压力过高,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则还需立即切开减压[17-20]。

综上所述,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明显,能缩短患者的消肿时间,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目前关于此病例的收集样本量较少,关于其更深入的机制研究,仍然需要大数据、多中心的试验来证实。

[参考文献]

[1] 郭小惠,孙玲娟,谭富海,等.保守治疗与切开减压疗法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费用比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3,33(34):25-26,55.

[2] 陈铖,王万春,张莹.对骨折治疗“优化选择”与“合理选择”的理解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 31(6):4-6.

[3] 李代江,郭小惠,胫腓骨骨折伴筋膜室综合征的保守疗法[J].中医正骨,1999,11(5):46.

[4] 刘海燕,边朝辉,张博,等.脱水治疗结合广泛针刺减压治疗早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6(24):1412-1413.

[5] 李绪雄,易振安,熊元,等.广泛针刺减压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3,4(13):29-31.

[6] 黄雪莲,叶新苗.玉真散的源流及其应用论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4(28):968-970.

[7] 王红霞,李天发,孙广晓,等.冠脉诊疗术后术肢血肿的中药外敷疗法现状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4):165-167,170.

[8] 陈一平.中药冰敷预防急性闭合性小腿伤患者骨筋膜室综合征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15(05):67-68.

[9] 王进东,申永胜,徐继辉,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中药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26-2028.

[10] 李运涛,肖文,陈信军,等.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预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5):67-68.

[11] 金国军,曹逸,孙立喜,等.消肿散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后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36(1):51-53.

[12] 喻德富,王友华,陶然,等.足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J].交通医学,2007,21(2):150-151,153.

[13] 韩文冬,张强.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位诊断与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2):175-177.

[14] 刘照宏,梁峭嵘,石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指标评价小腿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12):1165-1168.

[15] 王德刚.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处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206-207.

[16] 陶晓,周玲霞,楼敏,等.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通络祛瘀生肌方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4):425-426.

[17] 魏任远,姜卓男.三种创面处理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4,9(5):698-702.

[18] 梁峭嵘.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指标评价小腿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A]//第二届血管和浅表器官国际超声研讨会论文集[C].2007:155-159.

[19] 温萌,舒礼良,苏刚,等.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169-170.

[20] 李峥.张士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针刺太溪穴、曲泉穴治疗KOA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1-73.

(收稿日期:2014-09-20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中药外敷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评价
中药外敷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综合症
TDP照射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