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职院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研究

2015-02-02王菲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7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院校传统

王菲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兴的适应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方面。高职院校本应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均备的综合型技术人才,但近年来,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教师越来越重视专业技术的培训而忽视素质教育,这严重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使高职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宝贵遗产,蕴涵了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审美标准和思维方式。能够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职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不尽如人意,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传统文化要想在高职院校中得以传播和发扬,就要相关部门进行广泛宣传和大力提倡,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约束和监督。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这就在政策上肯定了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高职院校应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角度,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要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加大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力度

课堂教学是在高职院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目前,虽然有部分学校实现了“传统文化进课堂”,但真正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的却寥寥无几。所以,高职院校应当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深入改革。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没有设置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高职院校应当视情况设置相关课程,或在素质教育内容中加入传统文化知识的比重。已经设置的,可根据专业特点把传统文化课程分别设置成选修课或必修课,既引起学生的重视,又不至于任务过重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是教材和内容的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繁多,体系庞杂,包括了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选取恰当的教材和学习内容。必修课的内容要兼顾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专业知识传授和激发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而选修课则可重点关注文化的传承和品德的培养,合理安排不同的侧重点。再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由于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所以以讲授法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仍然适用。但是,教师的讲授要把握好度,并可以采取教师讲和学生讲相结合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熟悉的知识可让他们自己讲,便于知识的强化记忆和深入理解。在学生讲的基础上教师再讲,从学生对文化现象的理解深入到现象背后文化理念的探寻,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知识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还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同视觉、听觉有关的知识,教师可使用投影、幻灯、录音等多媒体技术,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深入到博物馆、文化旅游景点等场所,使学生在鲜活的历史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转变学生功利性的错误认知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都局限在物质层面和民俗文化方面,很少有学生会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并用其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便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某个方面有浓厚兴趣,他们也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面对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上至学校,下至学生,都无暇顾及思想素质的提升,而将重心放在技能培训和考证考级上面,对于不能给就业带来直接帮助的,又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得兴味索然。其二,在各种文化相互竞争、相互交流愈演愈烈的现代社会,高职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有的学生甚至更青睐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文化。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觉得传统文化不适用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另一部分人则因为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内容过于厚重而不愿承担。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教师也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纽带,其中蕴含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个人“软实力”,虽然对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但却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让学生尽快转变各种错误认识,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这是在高职院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所在。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教育有别于技术型和理论型教育,它需要长期的熏陶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吸纳,才能渗透人心、融入骨髓。所以,高职院校可在课堂教学之外,辅之以校园文化建设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在校园中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关键要抓住以下两点:一是宣传教育。学校可通过校园报刊、广播、网络和宣传板块等途径,分栏目、分时间、分重点,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进行宣传。特别是要以学生感兴趣的饮食文化、节俗文化、古典文学等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在对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宣传的基础上,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分析深层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重要。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宣传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受用的。二是借助活动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如,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文化景点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在每个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活动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如端午节,可在组织学生包粽子的同时,宣传“缅怀屈原”的节日内涵,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品质;重阳节,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培养他们尊老爱老思想,也可组织学生登高、秋游,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七夕节,完全可以恢复古代的风俗习惯,开展一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七夕节不但是情人节,更是古代女子向七姐祈求心灵手巧的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诸如此类的活动不胜枚举,只要学校精于开发、勤于引导、善于管理,一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转变“重技能、轻素质”的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帮助学生修正价值观念、提高道德修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中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切实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综合性技术人才,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接受心理调查与对策研究》(2012BJY010)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院校传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少年力斗传统
也谈素质教育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