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以民为天

2015-02-02吴昊

采写编 2014年3期
关键词:沙丘宁德焦裕禄

吴昊

1990年,习近平同志离开宁德,调福州工作。7月里的一天,他在看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填写了《念奴娇》一词,登在《福州晚报》上。他说他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是什么使他“有感而发”呢?显然是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是老百性“谁不爱好官”(习近平词《念奴娇》,以下简为“念词”)的民意民求,也是他本人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的深切感受,才使他非要“直抒胸臆”不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念词)焦裕禄为人民做官,为人民做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焦裕禄的这种精神和作风,就是作者的最大之感,最深之感,最切之感,最痛之感。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必是自己经过的事情。感同身受,没有身受,何以感同!

此前不久,我和人民日报驻福建记者站站长张铭清同志曾去宁德采访习近平同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们到的时候,习近平正在宿舍里洗衣服,缝他穿破了的毛裤。整个下午,我们三人,一杯清茶,东拉西扯,地北天南。习近平说他在延安插队,在正定工作,当然更多的是说宁德。他说他来宁德以后,抓得最狠的一件事就是当地干部违法违纪建房问题。这个问题当时在宁德十分突出,一些干部为了建私宅,不顾法纪,占路、占地、占民宅,贪污、受贿、挪公款,什么都干,老百姓说是“摆在路边的腐败”,涉及干部两千多名,最后查处了441名,处级18名,科级77名,拆掉了一些房子,在宁德可谓惊天动地,深得民心。当时有人曾告诫他:“这样做是要得罪人的。”习近平在一次地委工作会议上说:“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他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党和人民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宁德人民至今还怀念他当时那种雷厉风行、壮士断腕的工作作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念词)习近平同志词里的这些定义性的语句,也是感同身受,是在说焦裕禄同志,也是在说他自己。

习近平同志这首词,用通俗易懂又情深意重的语言,表明了他以焦裕禄为榜样,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意志,表明了他在怎样履行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的职责。“依然明月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念词)反映了他内心淡定,意志坚强,壮怀激烈,终身不改的理想、道德、情操。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主政以来,听其言,观其行,他无时无事不是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是,以民为先,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因此,中华民族振兴在即,圆梦可期,万众一心,朝着既定的目标,破浪前行,汇成了时代潮流。习近平同志的词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习近平同志的这首词,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应当怎样对待人民,人民在他们心里应该占什么位置。古人说,“民以食为天”。可是,古人没有说官以何为天,不过,可以肯定地说,官是不以食为天的,不管是多么贫困的地方,不管是怎样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那里的官员是不会挨饿的,那里的官员更是不会饿死的。因此,当官的若不以民为天,即便与民同坐一条船,也只能是欺压人民群众的老爷。封建社会,官位是皇家的,皇帝就是官员的天,有一本叫做《官经》的书上说:“夫天以亿兆之命托于君,君以亿兆之命托于相(官)。”皇帝受命于天,百官受命于皇帝;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则是小官受命于大官,就是官以官为天了。有了问题,官官相护,同流合污。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广大人民要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推翻旧制度的道理。到了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不管是什么官员,上至国家主席,下到村委会主任,都是人民的公仆,从京城大市到边塞小城,从昆仑山顶到南海渔村,概莫能外。官以民为天,铁定不移。我在宁德采访的时候,习近平同志曾说到他为了解决干部违法违纪建房问题,曾拍过桌子,发过脾气。他的“底气”就是因为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他曾对当地的一位纪委副书记说:“宁德地区两百多万人,违法违纪建房的干部两千多人,你说是两千人该得罪,还是两百多万人该得罪?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得罪几个犯错误的干部怕什么!”“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念词)几十年来,从地方到中央,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都是这样做的。他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念词)这又是一种境界和警示,一种千秋功过任人评说的境界,一种清白做人光明做事的警示。这些年来,在干部队伍中滋长了贪污受贿、奢糜腐化、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等不正之风,习近平同志“两袖清风”,走到哪里与贪污腐败斗争到哪里。他在浙江工作的时候,写过一篇400字的文章,题目是“要‘干事,更要‘干净”,他说:“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这样的教育是十分深刻的。”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华辞赋》顾问)

附原文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①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七·十五

注释:

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

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原载一九九○年七月十六日《福州晚报》一版)

猜你喜欢

沙丘宁德焦裕禄
沙丘移动的奥秘
流沙之谜
宁德时代为何是新“股王”
宁德时代新技术或使电动车续航超800公里
宁德车里湾锂离子 动力电池基地已开工
焦裕禄
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们说焦裕禄
学习焦裕禄 争做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