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同部位和正常同期内膜上的表达研究

2015-02-01闫彩平邓鹏飞管元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孕激素息肉内膜

左 艳 闫彩平 邓鹏飞 管元香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同部位和正常同期内膜上的表达研究

左 艳 闫彩平 邓鹏飞 管元香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同部位和正常同期内膜上的表达研究。方法 7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取息肉标本(息肉组)和远离息肉的正常状态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对照组), 对两组标本的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ER、PR含量及MVD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息肉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P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P<0.05), 且息肉组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MVD显著高于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P<0.05)。结论 息肉组织中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R表达水平下降, 说明PR可能参与了息肉的形成,而CD34标记的MVD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显著提高, 说明MVD检测在评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微血管密度;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 EP)为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性间质及伴随的血管过度生长, 形成瘤样病变并向宫腔内突出, 是子宫内膜的常见病变类型之一, 可呈单发或多发, 可引起子宫出血、不孕、子宫内膜炎或月经期延长。綦洪敏[1]称,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主要因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失衡为主,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内膜增生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比正常内膜增加明显[2]。为进一步探讨ER、PR及MVD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 本文研究中, 选择对本院7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的ER、PR及MVD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 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8例, 全部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 全部患者均予以宫腔镜下观察并切除子宫内膜息肉进行病理检查后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息肉组), 78例患者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5.3±4.1)岁, 全部患者异常子宫出血患病时间3.2~119.0个月, 平均时间(21.3±11.9)个月。原发性不孕32例,继续性不孕46例;同时取远离息肉的正常状态的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进行病理检查, 全部患者标本均在月经干净后3~5 d经宫腔镜获取。全部患者无半年内服用激素类药物史, 均无恶性肿瘤及心、肝、肾等功能障碍, 且在取标本时均告知患者, 并经过患者同意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全部标本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 厚度5 μm, 切片后经二甲苯脱蜡, 梯度酒精水化后, 予以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全部标本的腺体和间质细胞中的ER、PR含量及CD34进行检测, 试剂盒均由北京中杉生物制剂公司提供, 并通过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计算MVD。分别对全部患者对照组及息肉组的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的ER、PR含量及MVD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标本间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的ER(单位:bp)、PR(单位:bp)含量 息肉组腺上皮细胞的ER、PR含量分别为(3.16±0.69)、(3.02±0.68);间质细胞的ER、PR含量分别为(3.09±0.72)、(2.94±0.68);对照组腺上皮细胞ER、PR含量分别为(3.19±0.68)、(3.62±0.40);间质细胞的ER、PR含量分别为(3.17±0.62)、(3.50±0.57);可见, 息肉组和对照组之间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E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息肉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P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水平(P<0.05), 息肉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的P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标本间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的MVD(单位:条/HP)情况 息肉组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MVD分别为(41.15± 2.12)、(40.92±1.85);对照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MVD分别为(26.91±1.20)、(27.44±1.16);可见, 息肉组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息肉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的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进步和生殖医学的发展已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但目前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尚未得到明确的阐述, 认为其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 主要是子宫内膜在机械刺激和生物致炎因子的长期反复作用下而发生增殖情况[3], 也有观点认为其属于一种子宫内膜良性肿瘤[4], 同时, 还有观点认为该病与内分泌紊乱关系密切[5]。

郭伟男等[6]认为, 因子宫内膜息肉常出现在雌激素水平较高的环境, 因此, 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则是该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且其研究还认为息肉腺体可对雌激素、孕激素存在一定的反应。且近年来较多的研究都显示出ER、PR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7], ER通过与雌激素结合形成二聚体, 并再结合靶基因反应元件后对转录产生刺激作用, 加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而ER属于一种反式激活因子, 能对c-fos、c-myc等细胞分裂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 从而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及凋亡产生一定的作用。而PR主要支配孕激素的抗增殖作用, 一旦出现内分泌紊乱时, 子宫内膜中的ER、PR发生异常, 并引起内膜不同部位性激素受体表达不均衡, 从而造成雌激素、孕激素对内膜的作用存在差异, 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各个部位增殖情况并不均衡。佘远萍等[8]认为, 息肉中ER的表达水平高于内膜组, PR的表达低于内膜组。还有学者认为, 息肉PR的表达水平较相对应的增殖期内膜显著降低, ER在二者的表达无差异, 导致局部组织对孕激素不敏感或不反应, 雌激素持续刺激形成息肉[9]。此类研究较多, 但结果却不太一致。而本文研究中可见, 息肉组和对照组之间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间的E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息肉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P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水平(P<0.05), 而息肉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的P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VD能够反映子宫内膜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情况, 且有文献报道称, 内膜增生症的微血管密度比正常内膜增加明显[2]。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理想标记物, 能够对MVD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研究中, 息肉组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息肉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的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息肉组织中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R表达水平下降, 说明PR可能参与了息肉的形成, 而CD34标记的MVD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显著提高, 说明MVD检测在评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綦洪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凋亡调控因子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18):2781-2782.

[2] 程薇, 王玉珏, 张恂, 等.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对子宫内膜再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1(5):854-857.

[3] 郭伟男, 孙丽敏, 郑小霞, 等.ER、PR和GLUT-1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河北医药, 2012, 34(11):1632-1633.

[4] 罗萍香, 何星云, 胡红波, 等.ER, PR, VEGF, IGF-1, HGF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2): 2318-2321, 2324.

[5] 薛翔, 鲁潇凝, 公丕军, 等.绝经前、后EP中ER、PR、Bcl-2、Ki-67蛋白表达特点.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8):945-948.

[6] 郭伟男, 孙丽敏, 张锺元, 等.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外周血中雌孕激素水平及息肉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河北医药, 2012, 34(4):492-493.

[7] 黄建邕.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表达的研究进展.右江医学, 2012, 40(6):873-875.

[8] 佘远萍, 陈正勤, 杨冰.子宫内膜息肉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华夏医学, 2012, 25(27):142-144.

[9] 戴红娟.子宫切除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4):104-10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024

2015-01-16]

519000 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孕激素息肉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