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争做“知识捕手”

2015-01-31孔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上台防灾公开课

孔超

接到学校的通知,我要上一节《自然灾害》的公开课。

怎样才能上好这堂公开课呢?考虑到我们南京地区自然条件良好,少发自然灾害,学生对于地震、海啸、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的亲身经历少之又少,如果单纯靠教师的理论分析,不仅枯燥乏味,学生也很难从实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防灾减灾。思虑良久,我决定突破常规的授课方式,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以多元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们,让他们主动去了解我们身边的灾害,感受如何去防灾减灾,从而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反复思考后,我决心给出少许建议,让孩子们去设计角色,开展活动。我只需要做到任务和时间上的保证。我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了五组:第一组负责分析自然灾害的概念;第二组负责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第三组负责讲述一个有关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或者朗诵一首相关的诗;第四组负责设计一个活动,让大家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第五组负责结合南京当地情况介绍相关知识。我鼓励他们多思考、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积极收集材料,大胆设计角色。

上课了!第一组的代表上台:“我是南京电视台的记者李筱筱,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报道和一段视频。”一则拨动心弦的报道、一段极其震撼的视频让大家了解了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第二组派了四个代表分别上台,他们身着救生服,头戴钢盔:“我们是来自广东、四川、甘肃、黑龙江的救援队代表。”他们就今年我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向大家介绍了成因和分布,有文字,有数据,有图片,有视频。最让人惊喜的是一位代表还带来了一个应急救援包,他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里面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细致耐心,他不仅自己做了使用示范,还请了部分同学上台体验。

接着,第三组代表上台,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身黑色的西服:“我是一名朗诵家,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今天我想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亲爱的同胞们献上一首诗《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音乐声缓缓响起,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只有他饱含深情的话语萦绕耳边。大家的头渐渐低了下来,有人哽咽了,有人啜泣了……

第四组:“我是南京市民防局的调查员,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地震演练。”预警铃声响起,有的孩子直接冲出了教室,有的孩子选择跑到墙角,有的孩子蹲在桌子底下,也有几个孩子站出来组织:“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有序跑出门。”三分钟后教室恢复平静,调查员结合图片,就刚刚发生的事情向大家做出了指导,指出了一些正确和错误的行为,耐心地向大家介绍并示范,如果遇到地震该怎么做。

轮到第五组上场了:“我是南京市青少年防灾减灾志愿者,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有关南京的人防设施及相关知识……”他准备的内容甚至包括我们生活中经常忽略的紧急避难所和一些不常关注的防灾减灾网站的信息。细致入微的介绍不由让人感慨,孩子们这种发现生活的态度,他们那种“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的精神状态完全被开发了出来。

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老师也被孩子们这样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所打动。下课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曾几何时,我们为了让教学顺利开展,会情不自禁地预设活动流程,甚至定死学生应该扮演的角色,以此来控制学生的活动,这其实大大削弱了孩子的创造精神。

相信学生们,把课堂交给他们,会创造更加精彩的教育未来!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上台防灾公开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