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一种角度看学生

2015-01-31黄丽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文母亲同学

黄丽

几年前,我新接手一个班级,班上有十几个调皮蛋。我经常一边收拾着烂摊子,一边不分场合地怒斥着这些“闹塘鱼”,并对他们三令五申,“不准”这个,“不能”那个,可是结果呢?班上还是那么乱,这可怎么办?没想到,一节语文课让我对班上的学生有了新的看法。

五年级上学期,我教孩子们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受到的爱。我对学生说,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先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反应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反应是“痛苦起来”。显然,这时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

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对待同一件事,父亲和母亲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学生说:“父亲是严格要求他,不让他满足于现在,而母亲是赞美他,鼓励他,让他有信心。”另一个学生说:“人都应该这样,一味地批评不行,那样就没有信心;一味地赞美也不行,那样会骄傲。”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下。学生们说的都是家里爸爸妈妈的事。

我想了想,启发他们说一说学校的。一个男生站起来回答了一句,因为他坐得离讲台远,声音又小,我还没听清楚,他旁边的同学却笑了。我让他大声说一遍,他却站着不说了。学生们都望着我,我挺纳闷,就让他旁边的同学重复一遍。答案是:“老师对我们太严了,成天批评我们。”

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低着头,仿佛做了一件错事似的。我一笑:“这个同学说得太好了,老师非常喜欢这样真诚地给老师提意见的同学。来,我们一起鼓掌表扬他!”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

精读课文的后来部分,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有了前面老师的鼓励,学生们很踊跃。我又相机问:“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因为他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的爱,激励的爱,这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接着,我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父母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们说得很好,不仅理解了,还能联系实际。有个学生这样说:“无论是妈妈表扬我,还是爸爸批评我,都是对我的爱,都是为我好……”还有的学生说到,老师也是这样……从学生们的回答看出,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懂得了感恩。

这节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悟。原来,孩子们身上有这么多闪光点!以后,我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换一种角度看学生,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毕竟,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课文母亲同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