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化学四种学习能力

2015-01-31方勖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刚石化学思维

方勖奎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化学学习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尤其需要教师的引导。

重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要指导学生学习制订阅读提纲。提纲的形式有纲要式、问答式、列表式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指导学生阅读“金刚石和石墨”,可指导制订如下问答式提纲:(1)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么?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有何用途?(3)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是什么?(4)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通过列提纲,阅读时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要指导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对比读。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明确其异同及联系。如对元素和原子这两个概念进行列表对照,通过比较明确元素是宏观概念,通常在讲宏观组成时应用它,原子是微观概念,通常在讲微观结构时应用它;元素只表示种类,没有数量含义,而原子除了分种类外,还有数量的含义。它们二者也有紧密的关联,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习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化学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掌握下列观察方法和技巧:

能按一定顺序进行系统观察。对于化学反应能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观察,对实验装置能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例,首先从左到右观察发生和收集装置,再观察各部分如何连接在一起。

通过对比观察、重点观察和重复观察来突出观察目的,强化观察效果。对现象变化不很明显、区分度差的观察对象,如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浑浊现象等,通过对比观察,能获取清晰的效果;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反应前后天平的平衡变化上;对典型的重点实验或反应迅速、现象多且消失快的实验,如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等,通过重复观察来获取正确、完整的实验现象。

训练实验方法,培养实验能力。实验教学是实施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思维方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与记录的方法,逐步领会解决初中各类问题所依据的原理、各种实验所需要的实验条件等;要通过实验习题教学和指导学生做家庭小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要加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观察兴趣、合理的观察习惯,使其逐步掌握各种观察方法和技巧;要培养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维的良好习惯,注重实验、观察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做到实验、观察、思维三者的有机结合。化学实验能力不但是化学实验学习活动的结果,也是化学实验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证,因此要加强实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实验能力。

磨砺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充分体现重视思维方法的教育,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设计出合理的思维程序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始终在积极思维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掌握各种基本的思维方法。在“分子”一节的学习中,可利用酒精和水混合与石子和沙混合产生相同的现象——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引导学生类推“酒精和水都是由许多微粒构成,微粒间存在空隙”的结论,从而为引出分子的概念打下基础;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酸碱盐的通性等知识,可引导学生从一些具体的事例入手去总结,从而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对同一类群知识按一定层次进行分类,找出知识间的包容隶属关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生就能逐步学会比较——分类思维法。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猜你喜欢

金刚石化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简易金刚石串珠锯的设计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一种特殊的金刚石合成结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