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职能视角探讨彭泽板凳龙的传承与保护

2015-01-31高培军翟佩佩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
关键词:彭泽九江板凳

高培军 翟佩佩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艺术教育

基于高校职能视角探讨彭泽板凳龙的传承与保护

高培军 翟佩佩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以文献资料和访谈法,简叙彭泽板凳龙非遗传承保护的困境与必要性。依托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从高校四大职能入手,尝试提出一些彭泽板凳龙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以确保彭泽板凳龙等一批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等院校;彭泽板凳龙;非遗传承保护

一、彭泽板凳龙及其现状

龙舞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如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湖北及江西等省)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龙舞主要的有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铜梁龙舞、长兴百叶龙及湖口草龙、彭泽板凳龙等。它形式活泼,表演优美,蕴含着吉祥、欢乐和幸福,已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喜庆佳节的民俗娱乐活动,也是我国当前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增强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大众体育项目之一。彭泽板凳龙也是龙舞的一种,它形态巧妙鲜活,表演形式多姿多彩,极具乡土本色。老百姓用舞板凳龙来祈求龙的保佑,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平安,繁荣昌盛。

彭泽板凳龙是流行赣北彭泽县民间一种别具特色的新春团拜民俗文体活动,从唐代江南民间龙灯中演绎而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盛行于清朝、民国时期。彭泽板凳龙有别于其他地区板凳龙的特色主要在于龙头、龙身。龙头雄伟壮观,制作精细。“一般规制长8米,高3米,宽2米,是用木板、竹篾和彩纸精心制作而成,其上装饰有八仙、雷公、雷母、凤凰、鹿角、凤爪等形象,再加上龙须、龙眼、龙角、龙珠等,贴上龙鳞龙鳍,绘上花纹图案以及剪纸等工艺品,造型生动,看起来有腾云驾雾的势头。”[1]龙身特色在于竹篾制成龙身骨架,并弯曲成彩虹状,外面糊上彩纸,极像腾云驾雾时隐约显身的状态。一年一度闹元宵,彭泽县要举行盛大的游龙活动,200~300名壮汉共同托举,进行盘龙表演,活动高潮时,人声鼎沸、礼炮震天、万人空巷。彭泽板凳龙出迎,已然成为彭泽县一个极具民间乡土特色的民俗狂欢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彭泽板凳龙作为一项极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项目,不具备现代体育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参与群众日益减少,举办次数渐少,规模渐小,有很多村寨游龙活动中断已有二三十年,甚至改为舞游布龙,彭泽板龙面临失传的危机。

所以说,彭泽板凳龙特有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正在减弱,呈现出片断生存的状态,文化内涵正在淡化,活动阵地逐渐缩小,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传艺和培训,其娱乐功能和健身功能得不到发挥。

二、彭泽板凳龙文化传承困境

彭泽板凳龙于2011年荣登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省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应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彭泽板凳龙这类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仍存在以下困境。

(一)原生态土壤瓦解

在城镇社会转型进程中,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彭泽板凳龙“原生态”文化土壤逐渐瓦解,彭泽农村年轻人失去传承彭泽板凳龙的兴趣,其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主要是由于彭泽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并钟情于追求时尚的生活,不再对传统民俗文化感兴趣。同时,以竞技体育和广场舞为代表的现代项目占据着彭泽农村的文化体育生活主角,加速了农村民俗文化断裂。

(二)政府保护的力度不够

彭泽板凳龙传承与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即使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政府相关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还未出台一套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保障方案,既无政策和措施,也无专项的经费和人员。可以说,彭泽板凳龙还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传承状态,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三)传承人保障机制缺乏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彭泽板凳龙仅存数量不多的传承人,并年事已高,处于濒危状态,抢救和保护的形势很严峻。由于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年轻人不愿追捧彭泽板凳龙的技艺,加上其手工技艺学习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已是后继乏人,几近失传。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彭泽板凳龙传承人保障机制不完善,既没有专项经费资助,又没有医疗社保,更没有津贴补助,传承人严重缺乏生活保障,部分传承人还要为生活生存而劳顿,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这些都不利于彭泽板凳龙的传承与保护。

(四)挖掘与整理不够系统

据了解,彭泽县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了一些民俗学者对彭泽板凳龙进行考察调研并整理出一些素材。但这些素材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对于民俗体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民俗文化内涵研究还不够深入”[2],这里面也有客观因素。这些民俗学者文化素质良莠不齐,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没有接受专门的学习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照相、摄录、记谱、影音制作的专门人才,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保护和利用,就谈不上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更别指望学术性的研究。

三、彭泽板凳龙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与人类其他历史遗迹、遗址及人文景观一样,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非物质文化是以艺术、节庆活动、集体记忆、情感认同、传统技能等活态形式存在,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更多突出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然而,随时代迁延与变革,传统文化空间的缺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决定其包含的“文化记忆”更容易而被人们忽略和忘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助于传承光大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彭泽板凳龙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千余年历史流传过程中,彭泽板凳龙以其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思想观念,凝聚着彭泽人民的文化精髓,是彭泽人民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

作为一项民间文化艺术项目,依附于农耕文化的彭泽板凳龙难于适应工业文明社会的需求,其文化内涵正在淡化,活动阵地逐渐缩小,特有的浓郁地域文化气息正在减弱,呈现片断生存的状态。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传艺和培训,其群众基础越来越薄弱,面临着渐渐消失和濒临消亡的危险。

传承与保护彭泽板凳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更是传承人的职责,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仅要记住以往历史的篇章,还要将彭泽板凳龙融入时代前行的行列,以保护、传承人类生态和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民族记忆才不会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有效地得以传承和发扬。

四、传承保护彭泽板凳龙的对策思考

为弘扬、挖掘、传承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我校充分利用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这个平台,与地方“联姻”,积极开展对湖口青阳腔戏曲、瑞昌剪纸、武宁打鼓歌和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活动,取得不错的成效。

江西省和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泽板凳龙正在遭到侵蚀、削弱,频临消亡的危机。作为九江地区一所综合性高校,理应担负起保护和传承其社会责任,保护、传承人类生态和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从四大职能入手,传承保护彭泽板凳龙文化遗产。

(一)首先是加强人才培养,扩大传承人基面

自2004年以来,我国30余所高校有意识强化非遗保护和学科建设,其中有9家提出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相关教学要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研究、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保障和学术支持。依托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九江学院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与社会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传授学生一些彭泽板凳龙的木雕、竹编、剪纸、布帖、绘画等多种民间美术工艺手法;与企业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对继承彭泽板凳龙技能的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及资金扶持;建设彭泽板凳龙课程实践性人才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从业人员。

(二)其次是加强文化传承,拓宽全社会共识面

教育部、中宣部把每年9月定为“传承月”,希望在青少年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借助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九江学院可以利用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传承彭泽板凳龙、湖口草龙等非遗知识和文化。一是彭泽板凳龙进课堂。发挥艺术学院和文传学院的专业特点,把彭泽板凳龙的文化精髓与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等课程结合起来,以公共课、专业课、公选课的形式传播,提高学生理解程度,培养他们传承兴趣和研究意识。二是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月”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文化艺术表演、展示展演、传承人现身说法、辩论赛、知识竞赛、趣味赛、名家讲座、组织走访和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走近学生,使学生步入传统艺术文化的殿堂,培养终身兴趣,让彭泽板凳龙保护与传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利用校园传媒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地宣传彭泽板凳龙。专门开辟校园网版块、广播专栏和海报展播,介绍有关彭泽板凳龙传承与保护的相关知识,及时更新咨询,营造浓厚传播氛围,融图、文、声、像于一体,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彭泽板凳龙文化。四是利用新传媒手段传承彭泽板凳龙。利用微博、博客、QQ、微信和视频等新传媒平台,把彭泽板凳龙文化延伸拓展到课堂外,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起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共鸣。

(三)再次,加大服务社会力度,多层面营造其生存土壤

作为一个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九江学院可以彭泽板凳龙为切入点加大服务地方社会非遗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高校发展的普遍选择路线是高校与企业结盟,与工厂对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依托人力、科研、文化和经济等深厚的积累,九江学院可以通过非遗创意设计平台、展示交易平台、项目传承弘扬平台、人才技艺提升平台、品牌策划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形式,为社会传授彭泽板凳龙编制技术或供给成熟产品,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思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九江学院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济济,可为社会经济发展当好“思想库”和“智囊团”,将前瞻的视野、先进的理念和文化传播给出去。针对彭泽板凳龙的人文价值和现实危机,九江学院可以为社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谋,想办法、出主意、给思路,为彭泽板凳龙生存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针对社会民众对彭泽板凳龙理解接受缺位、政府政策方针跑偏位,九江学院应该发挥批判和纠偏的功能,提出不同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引导社会和政府回归正常轨道,促进彭泽板凳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四)最后,加大科学研究,提炼理论,塑造品牌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成立,我们可以利用智力密集、学科交叉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对彭泽板凳龙进行非遗理论和实践科学研究工作,推进九江地区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一方面,充分调动优秀学者的积极性,发挥其在民间文化传承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彭泽板凳龙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的支撑。主要有强化彭泽板凳龙教材的编纂、组织编纂出版彭泽板凳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这些成果可以从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和民俗文化等角度诠释。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校地合作,组织彭泽板凳龙文化保护传承的实地考察调研,走访传承人,采集影像、图片和实物等第一手完整资料,为彭泽板凳龙科学传承和可持续保护,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再一方面,借助我们成熟的技术和理论积累,对外加强文化交流、技术展演,宣扬九江民俗瑰宝。如与板凳龙广泛流行地(如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湖北等)开展文化交流,参加国际龙文化艺术节,进行技艺活态展演,接待外宾展示九江民俗文化特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九江学院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担负起彭泽板凳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支撑、理论指导、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等,探索新方法、途径和规律,深入开展非遗校园传承活动,进而提高非遗校园传承的水平和质量。[4]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全民的高度重视和参与。笔者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彭泽板凳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与传承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的民族文化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1]高培军.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泽板龙的保护与发展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2013.1:108-110.

[2]王晓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座谈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3-6-3(5).

K892.24

A

高培军(1979-),男,江西彭泽人,九江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文化与体育文化研究。

2014江西省教改项目:“数字龙舟”——开发与应用《民俗体育》互动式网络课件的范例研究(编号JXJG-14-17-4)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彭泽九江板凳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Particle captured by a field-modulating vortex through dielectrophoresis force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爱板凳腿儿的老韩
江西九江风景林木种苗有限公司等
长干曲四首(其二)
板凳狗
小板凳
广东省水利厅原巡视员彭泽英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板凳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