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家政学学科百年发展述评

2015-01-31陈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人类

陈朋

美国家政学学科百年发展述评

陈朋

美国家政学学科已有百年发展历史,从最初的综合发展到20世纪中期的专业分化,学科规模越来越庞大,各个分支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隔膜,导致了20世纪下半叶的生存危机。危机下的反思再次明确了其跨学科属性,当时流行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就是对家政学进行整合的积极探索。新世纪,提倡超越学科间壁垒的超学科视角成为家政学发展的最新方向。美国家政学学科百年是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家政学;学科规模;百年发展

“家政学”在中国最早译自英语“Home Economics”,是研究如何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求的实践学科。1911年我国从美国引入家政学,1919年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家政系,这是我国最早的家政学高等教育。随后,许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家政学系,招收的学生均为女生。长期以来,中国家政学的发展一直停留在传统层面上,由于时代动乱,加之当时妇女就业机会较少,家政学系培养的毕业生除一部分从事幼儿教育和医院临床营养工作等外,余下的均成为家庭主妇,家政学因而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培养贤妻良母的“学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家政学在20世纪50年代的高等院校调整中被撤销,家政学的研究也因此而中断。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居民对于家庭生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国家政学研究和教育又开始自发地恢复和发展起来。2012年,家政学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由于我国家政学发展中断了半个世纪,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亟待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指导。相比之下,家政学发展源头国——美国的发展已过百年,相对成熟稳定,并且在学科发展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详细梳理了美国家政学的百年历史,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家政学发展提供重要启示。本文依据家政学学科研究目的、主导范式和发展方向,将美国家政学的发展分为以下阶段。

一、美国家政学学科的创立期

创立期的家政学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这一时期美国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进步主义运动几乎席卷了美国社会各阶层,涵盖了从社会生活到政治、经济等领域,针对工业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改革方案,从而使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1]家政学的创立和兴起便是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家政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1899年纽约柏拉特塞特湖(Lake Placid Conference)第一次家政学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家政学(Home Economics)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艾伦·理查德(Ellen Swallow Richards)通常被认为是家政学学科的创始人。创立期家政学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学科创始人的社会使命感强烈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变成了工业强国,工业化带来了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善。受到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对传统女性观念、家庭观念的反叛思想尤为强烈。[2]她们渴望与男子一样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承担起社会责任,使女性“家庭管家”的角色延伸到社会,成为“社会管家”和“国家管家”,以便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家政学先驱就来自这一妇女群体,她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受过良好的科学研究训练,希望将科学成果应用到家庭生活当中,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理查德是第一个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学士学位的女学生,她希望通过家政学扩大妇女在科学训练和职业发展方面上的机会,并鼓励妇女走出家庭的小圈子进入社会和政治领域。[3]30她将家政学视为一种社会活动或改革,通过科学方法将家政学专业化,让妇女掌握科学的方法,帮助她们在社会中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二)学科研究范式中自然科学占主导地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迅速发展并成为学术界的主导学科。家政学创立者是一群受过自然科学训练的女科学家,她们的工作就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活当中,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当时家政学的研究范式为实证主义。

理查德认为,科学应该包括对人类生活的研究,而不仅仅只是研究动物和植物。科学应该将人类的福利应用成公共财富而不是神秘的领域。[4]361她提出家政学的重点一方面是要控制家庭食品、服装和住所等的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要管理经营物品、时间、精力和金钱。家政学的目的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促进其理智、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三)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

家政学自创立起就被认为具有跨学科属性。理查德认为科学对于环境的控制必须是跨学科的。例如,她与工业化学家合作研究工业环境,和公共健康部门合作研究公共卫生系统,和生物学教师合作研究卫生学,和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合作研究海洋地理学和湖沼学,和公共群体研究饮用水质量,和新英格兰厨房(New England Kitchen)、烹饪学校研究营养学和食物搭配。理查德在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的时候所教科目为:卫生化学(Sanitary Chemistry),卫生工程学(Sanitary Engineering),污水和垃圾处理化学,空气、水和食物分析。[4]362她经常对自然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从而发展出新的知识,目的是控制环境以促进人类的健康。

总之,创立期的家政学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大环境下的发展是令人振奋的,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在城市管理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家政学是社会改革取向的,充分利用了女性的优势,突出对生活管理能力的培养,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美国家政学学科的发展期

家政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黄金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家政学的学科基础更为多样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继加入到家政学的研究中来;另一方面家政学通过职业教育法案成功渗透到各级教育系统中。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家政学学科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学科内容窄化为家事管理

早期妇女社会改革取向的家政学研究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妇女要求走出家庭无疑是对当时父权制主导的社会的一种挑战。在强大的父权制面前,为了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家政学创始者选择了妥协。1908年美国家政学会(AHEA)成立,家政学的方向开始发生重要的转变。男性发言人不断加入进来,他们改变了理查德对于“家”(Home)的理解,将其定义为一个男性权威控制下妇女接管的物理居所。教育专员布朗(Elmer E. Brown)认为家政学是“将家庭变得更为有吸引力和健康的工作,为的是提升我们的道德生活”。[3]31家政学逐渐从妇女改革取向的社会运动转变成为具有强烈色彩的科学管理家庭事务的女子教育。

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为家政学教育提供专项资助。传统文化对于妇女作为妻子和母亲形象的需要使得家政学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法案认为家政学的技能培训可以让女子更有效地经营家庭。[3]611930年美国家政学会宣布他们的目标是“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家政学转移了重心,不再关注城市管理和妇女社会地位,而是开始关心家庭事务的科学管理。[4]229-274

家政学发展从早期提高妇女地位、为妇女赋权的社会活动慢慢成为一门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家庭主妇、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二)学科研究视角增多

进入20世纪后,人类社会又经历了巨大的变迁,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世界观遭到普遍质疑。这种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人们开始更多地借鉴哲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5]这种科学研究转向反映到家政学上,表现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不断补充进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等都成为家政学新的基础学科,但此时实证研究仍然是家政学研究的主导范式。

1924年,美国家政学会提出家政学应该包括儿童研究的内容,包括各阶段儿童的养护。[6]424-4351928年,尼兰(Hildergrade Kneeland)在家政学研究杂志上发文,反对科学管理,也反对将家政学局限于家务管理,认为家政学“应该将注意力转到家庭管理中无形的方面”。[6]431-432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家政学中开始包含人文学科的内容,家政学的发展更为多样化。

(三)学科内部出现专业分化

20世纪上半叶,科学有加速分化的趋势,专门学科和专题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科学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社会机构越来越分化。[5]家政学在此阶段也出现了分化。家政学一直以来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基础上,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这一核心目交叉产生出食品与营养学、住房管理、室内设计、服装与织物、人类发展、儿童发展等分支。在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思潮的影响下,家政学研究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都希望成为学科研究的专家,因此对于基础学科的研究更为深入,从而出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状况:家政学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合作反而少于其与基础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如营养学家也许也和生物学家靠得更近,儿童发展问题专家则对心理学更为熟悉,家庭关系专家对社会学研究得更为深入,而室内设计则将艺术作为发展的根基等。各个专业都在追求专业化,这与家政学与生俱来的综合性产生一种强大的张力。

三、美国家政学学科的整合期

随着更多的学科进入家政学,家政学研究队伍发展壮大的同时,学科本身出现了很多问题。家政学变得越来越分化,各专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20世纪70年代后,家政学家开始意识到学科开始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在美国家政学会的领导下,各个大学和学院开始一系列的反思活动,寻求学科整合的途径和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为:

(一)明确学科的跨学科属性

20世纪70年代密歇根州立大学在报告《家政学未来委员会的报告》(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of Home Economics)中提到“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和它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必须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整体”。[4]373霍恩(Marilyn J. Horn)和尼科尔斯(Sharon Y. Nickols)在1980年提出,家庭在变化的环境中遇到的复杂问题需要一种跨学科的视角。单一视角不符合当代问题的复杂性。[7]克莱因(T. J. Klein)在1990年提出,家政学院系围绕着专业化增长进一步向前发展。他认为这种竞争导致大学发展更多的院系,专业分工更为精细,不同的专家各自统治着自己的领域。如今越来越多的家政学者认识到家政学知识的复杂性,需要以整合的、合作的视角将知识联系起来。[8]他提出要打破院系的这种分化,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发展家政学。

布朗(M. M. Brown)在1993年提出,跨学科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包括了两种或更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并形成新的用来解决人类问题的知识,可能会创造新的专业领域。[4]250-258她还总结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对于家政学跨学科属性的误解:第一是误认为家政学的跨学科属性就是否定了它的专业性;第二是没有看到这种跨学科框架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二)学科研究的人类生态学视角

20世纪中期,随着系统论和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都开始借鉴生态系统的理论来分析人类活动。此时家政学正受到学科分化的烦扰,人类生态学的出现被很多家政学家认为是克服学科分裂现状的有效手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人类生态学视角研究家政学的文献开始激增。这一时期的文献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人类生态学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另一种是将家政学命名为人类生态学。1975年布朗和保卢西(Beatrice Paolucci)发表的《家政学方向2》中提到了“家政学的核心”是“家庭生态系统”中“家庭成员和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家政学“通过帮助人们适应变化并重塑未来”,目的是“让人们与环境之间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4]372赖特(Scott D. Wright)和赫林(Donald A. Herrin)在1988年通过综述发现人类生态学对于家政学影响很大。首先,人类生态学强调了人类在相关环境中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次,人类生态学视角是整合性的和相互联系的,能够从不同学科中获取有用的知识。[9]人类生态学框架强调了家政学的跨学科本质。

布朗在1993年提出,将人类生态学作为一种框架来整合家政学是合适的,但也存在着令人担心的问题。第一,人类生态学框架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家政学在这种框架下的整合也是缺少合理性的。第二,将家政学命名为人类生态学则没有区分人类生态学和家政学的关系。很多学科都发展了人类生态学的理论,如生物学、社会学等,有的甚至比家政学研究得更为深入。家政学的理论关注点还是家庭,比人类生态学的关注点更为具体。[4]371-375

(三)学科命名发生变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部分家政学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解对家政学进行更名,希望通过命名变化带动家政学的发展。第一种命名是人类生态学。如康奈尔大学家政学院改名为人类生态学学院,他们认为人类生态学“反映了对于人类发展和环境的重视”。[4]371第二种命名是家庭与消费者科学。1993年,美国4个主要的家政学组织将家政学重新命名为“家庭与消费者科学”(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简称FCS)。新命名意图超越家政学的刻板印象,将家政学的视域拓展得更为宽阔,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家庭。[3]25-33第三种命名是人类科学。卡帕协会(Kappa Omicron Nu,简称KON)是美国的研究家政学的一个权威专业团体。1995年,协会成员选择了“人类科学”(Human Sciences)作为家政学的名称。[10]卡帕协会认为,人类科学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而形成的学科,它致力于改善社会的公正并发展人类之间的关系。

家政学命名变化反映了学者对于家政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理论争鸣对于家政学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命名变化使得家政学和别的学科边界更不清楚,也降低了学科地位和影响。还有学者认为,企图通过命名改变来改造家政学的实践是造成20世纪下半叶家政学学科不稳定并且缺少清晰的目的、方向或价值的罪魁祸首之一。[11]布朗指出,命名的变化不是异想天开的,应该和学科的研究领域、目的、理论框架相联系。[4]411

(四)学科研究的后实证主义视角

20世纪中期,批判理论和诠释学结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批判理论,对抗实证主义知识观和由此衍生的意识形态。[12]这种社会研究的“另类范式”(即后实证主义)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这种范式是“对科学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提出研究的过程是知者与被知者相互参与的过程,知者本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探究时的自然情景、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13]3家政学长期以来都依赖于实证主义范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个别家政学家开始用后实证主义的思想来解释并反思家政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布朗和保卢西,她们基于批判主义的方法论,对于家政学的定义、学科性质、目的和行动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对家政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4]

四、美国家政学发展的超越期

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学科危机后,研究家政的学者们经过了三十年的不断反思,系统地梳理了学科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为学科在新世纪的超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的家政学发展是超学科的,人类家庭生活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只有联合学术界、高等教育机构、公民社会和其他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够攻克难题。

(一)学科研究的超学科视角

麦克格雷格(Sue L.T. McGregor)在2005年提出在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视角下发展家政学。她认为家政学发展了百余年后,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学科目前更多的是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和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的发展,但都没能改变学科分裂的现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她提出用超学科来发展家政学。超学科不同于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Trans是拉丁词,意思是横穿、跨越、超越、纵穿和“之”字形穿越在学科和学科之间、学术界和公民社会之间。[15]超学科更强调超越学科的边界和学术界。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每个人都参与问题的解决,学科要联系更多的学术界之外的人来促进问题的解决。超学科比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更进了一步,视野更开阔,是跨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麦克格雷格认为超学科是一种方法论,深受量子力学、复杂理论和生活系统理论的影响。超学科可以让家政学家超越学科边界,整合理论、政策和实践,领导学术界、高等教育、公民社会和其他部门联合起来共同解决人类家庭生活问题。[16]

(二)学科核心概念达成共识

21世纪,美国家政学国家层面的权威文件不断发布,意图在于规范学科研究。美国家政学会的工作比较令人瞩目,其发布的多个文件成为世界范围内家政学研究主要的参考标准。

2001年,鲍尔(Shirley L. Baugher)等家政学家共同研究出一个家政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于2009年重新进行修订。这个知识体系以人类基础需要为核心,将家政学学科视为开放的生态系统,并突出了个人、家庭与社区在这个系统中的关键性作用。引入生活过程发展理论,强调从人一生的跨度来思考人的福利问题。从能力建设、全球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技术的合理使用方面突出了大环境观,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国际意识。[17]

2008年,美国家政学会发布了《家庭与消费者科学教育国家标准》(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Education),试图为家政教育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教学标准。其中明确指出家政课程的目的是:一方面让个人和家庭在一生都处于安宁幸福的状态(Well- being);另一方面促进人一生中最佳的营养和康乐(Wellness)。[18]

如果说教育标准和知识体系更体现为理论的构想,美国全国性的专业划分对于家政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制度性支持。2010年美国的最新修订版学科专业分类系统(CIP)中,家政学学科作为一个一级交叉学科群,其中包括了10个学科和下属的33个专业。[19]这个划分为家政学学科进入高校,与各种相关学科区分各自的定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IP(2010)在每一个层次都为像家政学学科这样的交叉学科设立专门标识与代码,通用于研究生和本专科等各层次的学科专业,同时又包容学术型、专业应用型、职业技术型三种类型迥异的学科专业,呈现出层次错落、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

美国家政学学科的百年发展是家政学不断发展壮大、反思、整合的过程,在经历了性别偏见、学科分裂、命名乱象等生存危机后,家政学研究者重新深思了学科的定位,明确了学科对于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独特贡献,也更加坚定了家政学科不断向前发展的信心。新世纪,美国家政学学科将会以一种更加成熟、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

[1]唐娅.20世纪初进步主义运动对美国现代化的影响[J].世纪桥, 2007,(1).

[2]杨阳.19世纪末美国女权主义思潮形成的原因[J].文教资料, 2006,(11).

[3] Sarah, Vincenti. Rethinking Home Economics: Women and the History of a Profession [M]. Stag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and London, 1997.

[4] Brown, M. M.. Philosophical Studies of Home Econom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ic Ideas by Which Home Economists Understand Themselves [M]. East Lansing, MI: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93.

[5]蒋逸民.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形式的超学科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 2009,(1).

[6] Brown, M. M.. Philosophical Studies of Home Econom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Our Practical Intellectual Heritage (Volume II) [M]. East Lansing, MI: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85.

[7] Marilyn J. Horn, Sharon Y. Nickols. Have We Lost Our locus? [J]. Home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 2005,(9).

[8] Klein, J. T.. Applying Interdisciplinary Models to Design, Planning, and Policy-making: Knowledge in Societ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Transfer, 2003 ,(4).

[9] Wright, Herrin. Systemic Models for Home Econom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EB/OL]. http://www.kon.org/archives/forum/forum2_2.pdf, 2008-08-15.

[10] McGregor, Sue L. T.. Name Changes and Future-proofing the Profession: Human Sciences as a Nam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me Economics, 2010,(3).

[11] Pendergast, McGregor. Positioning the Profession Beyond Patriarchy [EB/OL]. http://www.kon.org/patriarchy_monograph.pdf, 2007-07-18.

[12]陈成文,陈立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从实证传统到另类范式[J].社科纵横, 2007,(12).

[13]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14] Vaines, Eleanore. Home Economics: A Definition. A Summary of the Brown and Paolucci Paper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Home Economics in Canada[J]. Canadian Home Economics Journal, 1980,(30).

[15] McGregor, Murnane. Paradigm, Methodology and Method: Intellectual Integrity in Consumer Scholar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2010,(34).

[16] McGregor, Russ. Making the Trandisciplinary University a Reality [J]. Integral Leadership Review, 2010,(3).

[17]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Administrators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2008). National Standards for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Education[EB/OL]. http://www.nasafacs.org/national-standards-overview.html, 2008-01-12.

[18] Sharon Y. Nickols, Penny A. Ralston, Carol Anderson, Lorna Browne, Genevieve Schroeder, Sabrina Thomas, Peggy. The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Body of Knowledge and the Cultural Kaleidoscop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Education [EB/OL].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77/1077727X08329561/pdf, 2009-10-20.

[19]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Introduction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 2010 Edition (CIP-2010) [EB/OL]. http://www.state.nj.us/highereducation/Program_Inventory/CIPCode2010Manual.pdf, 2010-01-11.

责任编辑:贾春

Review of Centurial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Discipline in the U.S.

CHEN Pe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home economics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n one century in the U.S.. From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beginningtothe segmentation in the mid twentieth century, home economics developed so quickly that its subfields lacked mutual understanding which caused the discipline survival crisis. Rethinking the discipline made home economists clear its inter- discipline nature. Applying the theory of Human ecology into home economics was a positive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on. In 21th century, trans- disciplinary methodology has potential for erasing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in home economics. In conclusion, home economics discipline in the U.S. is of screw type development in one centurywhich experienced integration, segmentation and re- integration.

home economics; the scale ofdisciplines; one centuryofdevelopment

10.13277/j.cnki.jcwu. 2015.02.021

2014-09-10

C913

A

1007-3698(2015)02-0123-06

陈朋,女,中华女子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家政教育、职业教育。100101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人类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