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PBL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

2015-01-31王斌郑亚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设计

王斌,郑亚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100191)

●教学管理

浅谈PBL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

王斌,郑亚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10019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现已成为国际流行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中,问题是PBL学习的起点,也是实施PBL教学的关键。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PBL教学的开展、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兴趣及教学目的。要达到良好的PBL教学效果,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举足轻重,应注意问题设计的一些特点,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问题设计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授课老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目前已形成一种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引进PBL教学模式虽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展了PBL教学的探索和尝试,研究发现,通过PBL教学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其中由于缺乏PBL教学经验和相应的PBL教材等,常常影响PBL教学效果。

PBL教学模式通常包括设计问题、组建学习小组、确定学习目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汇报和评价与反思六个环节[2],其中问题、学生、教师是基于问题学习的三大基本要素,而问题是PBL学习的起点,也是实施PBL教学的关键。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PBL教学的开展、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兴趣、教学目的。Jonassen认为问题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问题是某个情境下的未知实体;第二,所寻找或解决的这些未知实体是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或技术价值的[3]。有关研究表明[4],“问题”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选择或设计问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问题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PBL模式中,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PBL的问题设计应以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机理及相关内容等。问题可以按照教学层次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并以课程内容为依托,既涵括教材内容又适当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们通过对若干小问题的思考、分析及探讨,逐步积累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领会隐藏在问题中的知识要点,建构起完善的知识基础,培养有效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问题要体现出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内容,否则,为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的问题就会偏离了教学目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问题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难度适当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提出问题,为学习者创设情境,然后学习者在设法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获得技能,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并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相关、与时代气息和社会的需求相联系,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体验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4]。PBL教学中问题情境是课程组织的单元,期望学生在与未来可能遇到的相似问题情境下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迁移到实际情境中,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应着眼于学生将来要应对的实际情况。此外设计问题时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及兴趣爱好等特点,且问题应适中。问题太难,明显超越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并脱离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冷场”的局面,不利于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影响学生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受挫;问题过于简单,教科书上很轻易得知答案,知识开放性不高,不具有足够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最适合的问题应该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跳一跳才可以摘得到桃子”。目前国内各学科均没有现成的PBL教材,设计有效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问题设计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可调控性

“问题”是PBL的核心,它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主线。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完整性。在围绕某一主题设计的问题可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分解成若干次级问题,应保持其连贯性,系统性,但又不单纯围绕“问题空间”展开的问题解决的教学或个人探究式教学,在问题引导下,充分激发学生的辐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技能,逐渐获得未来生活的角色和社会经验,也利于教师适时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促成知识的灵活迁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还有利于引导学生拾阶而上,逐步解决问题。在若干次级问题的设计上又相互关联,允许多学科的复杂情景围绕着教学主题展开又保持其完整性,让学生领悟知识的整体性、学科交叉性和融合性。另外,问题的范围应是适宜的,便于教师调控,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和资源范围内完成教学目标。

四、问题解决的途径应具有不确定性和非惟一性,问题答案则相对标准性

PBL教学中“问题”是结构不良的,一个好问题是模糊的,很难定义的,随着所给信息的更新而不断变化的,而且解决方式并非惟一的[5]。由于界定模糊的问题为多种视角的思维碰撞和多种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问题的解决途径也应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具有非惟一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大部分教师常常觉得设计的问题一定是自己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否则教学过程中往往觉得不安。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应同样需要去体验问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因为教师在PBL教学中是促进者,并不是将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提出能够挑战学生思考过程的问题,并以示范、质疑以及鼓励等活动,将专家的思维过程和策略突显出来,来促进学生学习重要概念、原理和所需的技能,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由于问题的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和非惟一性,也留给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他们课后进一步探讨、研究的兴趣。应说明的是,尽管问题的解决途径具有不确定性和非惟一性,但最终的答案则应是标准的而不是模糊的,答案应以教材为基础,参考相关学科的疾病诊治指南,研究进展及循证医学等相关信息,由教师和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出标准答案,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依据。

PBL的本质是以问题来驱动学习,提出问题,是本模式的核心和重点,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目标,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能力。如何设计“好问题”在PBL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2]陈丽虹,邓安富.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46-48.

[3]Jonassen,D.H.,钟志贤,谢榕琴.面向问题求解的设计思路(上)[J].远程教育杂志,2004(6):117-118.

[4]Schmidt,H.G.,Moust,C.H.Factors Affecting Small-Group Tutorial Learning A Review of Research.InHmelo C.E&Evensen D.H (Eds.),Problem-Based Laerning:A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Interactions[C].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0:19-52.

[5]Peterson T.O.So you’re thinking of try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thre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implementation[J].Jounal of Management Educaiton,2004(5):630-646.

Problem design in PBL teaching

Wang Bin,Zheng Ya'a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 100191,China)

Widely used throughout the world,PBL has probl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learning and the focus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The problem determines how the learning is organized,what role the teacher assume,and whether the objectivewillbe achieved.

PBL;teachingmethod;the problem design

G642.0

A

1002-1701(2015)02-0063-02

2014-03

王斌,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危重病救治和急诊教学工作。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2.032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解决问题的设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