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的局限

2015-01-30林巍

英语学习 2015年2期
关键词:多面性当代作家墨子

林巍

Limitations of Language

[1]人们一般认为,“言为心声”,即有何种思想感情便有怎样的语言表达。然而,语言在许多情况下,又是有限的,不能尽如人意。

[2]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不乏这样的表述。例如,刘禹锡的《视刀环歌》:“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黄庭坚的《品令》:“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以及“余欲无言”、“解人难索”、“辞不达意”等等。

[3]更为典型是陶潜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而陆机的《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透露的则是一种作者与言语之间永恒的挣扎。

[4]著名学者钱钟书论道:“谈艺时每萌此感。听乐、读画,睹好色胜景,神会魂与,而欲明何故,则已大难,即欲道何如,亦类贾生赋中鹏鸟之有臆无词。巧构形似,广设譬喻,有如司空图以还撰《诗品》者之所为,纵极描摹刻画之功,仅收影响模糊之效,终不获使他人闻见亲切。是以或云诗文品藻只是绕不可言者而盘旋”(《管锥编》)。

[5]当代作家章诒和亦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描述:“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而提笔的那一刻,才知道语言的无用,文字的无力。它们似乎永远无法叙述出一个人内心的爱与乐,苦与仇”(《往事并不如烟》)。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6]同时,语言一旦形成,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多面性。例如,墨子的說“言多方”,“行而异,转而危,远而失,流而离本”(《墨子·小取》);吕不韦言:“言不可以不察”,“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传》)。而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语言的“不可靠性”。

[7]总之,理解语言的局限性,其实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语言。

猜你喜欢

多面性当代作家墨子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狸猫纹漆食盘:来自古代的喵星人
让音乐教学建立小学生的音乐梦想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争鸣论谈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