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网站原创评论的三条路径

2015-01-30赖捷

网络传播 2014年8期
关键词:读报舆论栏目

赖捷

今年3月14日下午4点,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忽然出现“春熙路持刀伤人”“万人奔逃”等信息。春熙路是成都的商业黄金口岸,地理位置类似北京的王府井,加之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砍人事件,该信息很快被诸多媒体大号转发,引发了人们恐慌。很快,成都市公安局官微@平安成都 发布辟谣微博:“经核实,春熙路及周边地区没有发生任何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件,也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人们在为官方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以正视听点赞的同时,也纷纷谴责造谣传谣者。这时候,报纸的出版流程跟不上,电视台的制作播出流程也未完成,网络辟谣的及时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官方信息发布后不到20分钟,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全叔读报》栏目当即发布专题文章《谣言和暴力是社会公敌》,全面剖析暴力与谣言对维护一个社会安定繁荣的危害,通过实例指出互联网虽然加速了谣言的传播,但也提高了辟谣的速度。

如何让地方网站的原创评论栏目发挥舆论影响力、传播正能量、正向引导舆论,答案是:要坚守“七条底线”和舆论阵地,依靠专业审稿人制度,坚持用事实和数据影响人、说服人。

地方网站原创评论栏目现状

原创的新闻评论类栏目,几乎是各大网站的标配,比如腾讯的《今日话题》、搜狐的《点击今日》、红网的《辣点》等。尽管原创评论类栏目在媒体“遍地开花”,但在地方新闻网站中,真正有品质、对本地重大公共事件有舆论引导力的栏目并不多,相当一部分原因出在媒体自身。

地方网站的受众主要是当地城乡居民,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网站的评论类栏目选题,很少立足于本地热点话题,实际上陷入了与中央级新闻网站、各大商业门户同题竞争的局面,如评论国内热点新闻、重大焦点事件等。缺席这些新闻和事件,地方新闻网站心有不甘,但客观上又很难有足够的资源与全国性的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竞争新闻影响力。

与此同时,地方新闻网站评论栏目对本地发生的公共事件往往重说教轻说理,重结论轻逻辑。即便是抓住了当地当前的热点,文章却是词汇陈旧以及观点与角度的不断重复。现实中的评论就像设定了固定模式的机器怪人:出了假冒伪劣商品,呼吁加强监管;出了幼女被性侵事件,呼吁加强性教育;有人碰瓷,呼吁社会重建诚信机制;官员贪腐落马,呼吁加强制度建设;“地王”频现,批评地方政府利益驱动;官员说了雷人雷语,批评谴责一番。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都市报评论版所面临的问题。这些观点都没错,但都是老生常谈,所谓“正确的废话”,浮于表面,受众感受不到新意。马克思曾说:“新闻要适合直接感兴趣的人口味”。对于评论也同样如此,你的视角、观点、论据、词汇、分析方式等等,受众压根不感兴趣,怎么谈得上引导舆论呢?

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性欠缺,这在经济、医学、食品、法律等话题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某网站发表评论指责眼药水添加防腐剂,而实际上,防腐剂是保持眼药水成分有效的必要物质,在规定剂量下对人体没有危害;再如,很多网站评论栏目喜欢批评某产品成本高导致售价高,但实际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成本只是影响供需的一个变量。

专业性欠缺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重态度、重价值观,而轻逻辑。其现象有二:一是评论者往往居高临下,以启蒙大众的自我定位去指点江山。殊不知,评论中的那点儿东西并不比读者的见识更高明;第二种情况,即评论员貌似从维护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去指责某项社会事务的运行有瑕疵,但事实上这种批评与该项事务的本来规律大相径庭。如果真要按照评论员的思路去办事,结果反而损害了公众利益。

三条路径解决现实困境

一是设立专业问题审核机制,进一步守住底线、站稳阵地、引导舆论。评论员必须具备专业精神和较强的资料收集能力,才能对一些流行的谬误产生怀疑,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影响舆论。国内网络媒体的内容制作者多为新闻、中文专业出身,在面对金融、医学、食品、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话题时,网站应该聘请专家或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家顾问队伍。

二是要在本地重大公共事件中主动发声、理性发声。今年4月,国内一些主要商业门户网站转载了一则新闻,称专家表示贴在水果上的价格标签含有致癌物,文章导致成都市民们议论纷纷,在微博、微信等舆论平台表达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但《全叔读报》发现,媒体报道没有关于该物质在何种剂量下会致癌的实验支撑数据。众所周知,在讨论有害物质的时候,离开剂量谈危害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基础理化常识。随后《全叔读报》通过检索学术论文资料,采访有关专家,模拟实验计算数据,证实了该新闻是一则谣言。

三是明确选题的“三新”原则。第一“新”,面对一条新闻时,如果媒体的报道在事实层面可能存在瑕疵,或没有提供更全面的资讯,就应提供新的事实。比如今年5月《全叔读报》的《防癌险禁售区≠癌高发区》一文,这篇稿件所评论的事件,为网上流传的一张中国人寿公司的癌症险禁售区,很多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在评论此图时,容易被这张图所误导,从而得出“防癌险禁售区即中国癌症高发区”的错误结论。而《全叔读报》本着“尽量提供新事实”的第一大原则,采访了中国平安、太平人寿、地方保监会、知名大学保险专业教授等相关部门和人士,得出的结论是,图片中的禁售地区有一部分的确是癌症高发区,但其中另外一部分地区被纳入禁售区,则是因为保险公司的特殊计算方法所致。简单地将两者等同起来,只能引起这些地区居民的恐慌。

国内媒体的部分评论编辑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提供新的事实,是记者做的事情,不是评论编辑应该做的事,但实际上,媒体在选择提供什么样的事实(或接触到某些信息而未作进一步占有资料)时,实际上已经体现了自身的观点,并实现了对议程的设置。因为观点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事实、数据、资料的占有出现了偏差,观点就站不住脚。

第二“新”,是当一条新闻出现后,媒体的评论多人云亦云时,就应尝试提供新的观点或解读的思路。这并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对旧问题提出新观点、新的观察角度,不能是媒体的一种自我标榜,也不应该成为媒体吸引眼球的手段,而是基于新闻事实培养受众对新闻事件理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不为谣言所惑,不为某个单一事实所蒙蔽,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舆论引导。

第三“新”,则是如果受新闻性质所限,前两者都无法实现,至少要有新的语言风格、新的传播形式。譬如文章出轨事件中,《全叔读报》就以虚拟公开信的形式,既传播了符合中国社会新风尚新道德的婚恋观,同时又创新了表达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随着中国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事实与廉价的批判,而是更为专业的信息,以及为了寻求这些信息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这就对媒体顺应时代要求,坚守底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报舆论栏目
读报
读报
读报
关于栏目的要求
《读报一得》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