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猫”是只危险的猫

2015-01-30姜伯静

网络传播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国网民变态黑猫

姜伯静

两个人进行开发,一天半的开发时间,三天点击量破亿,“围住神经猫”简直成了一个奇迹。在业内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款游戏能长期生存,甚至有“天上掉馅饼”之嫌,笔者却对这只“神奇的猫”有着另外一种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围住神经猫”的走红并非偶然,而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看,这只并非偶然走红的神经猫很有可能是只危险的猫。

第一,“围住神经猫”并非纯正“原创”作品,其“直接拿来主义”的属性颇为浓厚。根据7月27日《扬子晚报》的报道说,“‘围住神经猫模仿的是2007年一个日本游戏设计师开发的‘黑猫游戏。两个游戏除了猫咪的形象和页面的颜色有些区别,其他的都差不多。”所以,将“一天半开发”这一神奇帽子挂在“围住神经猫”的头上绝对有失公允。因为早就有了成熟的游戏理念和创意,也难怪开发人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弄出这个游戏。

第二,“围住神经猫”抓住了玩家的心理,中国网民浮躁的心态是很需要“围住神经猫”这种“变态”游戏的。简单、粗暴,这是一款绝对配得上“变态”二字的游戏,玩上它的人,就会停不下来。很多玩家接触到这只猫,就如同患上了强迫症。并且,玩过之后,还大肆炫耀自己的成绩。这款游戏,很符合如今绝大部分中国网民的浮躁心态和炫耀心理。

为什么说这只猫有可能会是一只危险的猫呢?原因也有二。

第一,有“围住神经猫”这样的成功捷径,谁还愿意去费大劲、下大功夫搞开发呢?“围住神经猫”的成功经验,会刺激很多人。既然不必努力就可以成功,那很多人就更懒得努力了。日韩、欧美,这么多年来开发的游戏数不胜数。估计有很多人会这么想:连“黑猫”这样的过时货换个头像都能在国内火一把,那别的呢?所以,一些机构和个人会不断走上“拿来主义”这条开发大道的。其实,“黑猫”在国内走红的确是对原创能力的一种讽刺。可这种讽刺如果不能激发开发者的斗志,反而诱使他们去借鉴甚至抄袭的话,那不但是对嵌入式休闲游戏,就是对整个中国游戏界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第二,“围住神经猫”走红之后,一系列的版权纠纷说不定会纷至沓来。现在的“围住神经猫”虽然火热,却很尴尬。很多“火一把就死”的前辈摆在那里,这只猫会不会“火一把就死”谁也不清楚。如果想让它多活些时日,就必须商业化、将游戏升级;而商业化的话,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版权的问题。

诚然,我们需要好的游戏,也需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但“围住神经猫”却不是一个好好学习的典范。这只并非偶然走红的“神经猫”其实是只很危险的猫,我们需要警惕啊!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网民变态黑猫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黑猫白猫
中国网民爱视频7亿人网购
变态混凝土
中国网民大数据
中国网民爱国主义的实证研究
The Cat’s Family
对一变态青年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