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羌族文化保护与改善羌民生活的现状及基本方法

2015-01-30夏天弈安徽安庆市第二中学安徽安庆24600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茂县羌族文化

夏天弈(安徽安庆市第二中学,安徽 安庆 246000)

浅谈羌族文化保护与改善羌民生活的现状及基本方法

夏天弈
(安徽安庆市第二中学,安徽 安庆 246000)

2015年7月20日,我和部分同学奔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考察当地人民生活及羌族文化保护状况,并且参与了支教活动。在这篇文字中,我们将从历史溯源、物质文明现状、精神文明现状、发展中的问题分析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当地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中的问题和一些可能的策略。

羌族;文化;生产;教育

文化方面,对于羌族的认识,人们一般认为,它沿袭古羌族之名称,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之一。羌族语言包含多种地方性语言,且没有自己的文字。经济方面,人们认为,由于身处深山和遭遇“5.12”特大地震的地方,羌民生活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交通和生活都十分不便。

一、羌族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开展民族识别的过程中,历史悠久、地广人多的中国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仅云南一省就出现了400多个少数民族。面临这样的困境,我国参照苏联方法,划分出了56个民族。

古羌族,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之一。《史记》记载:“禹生于西羌。”而禹是皇帝轩辕氏的后裔。又记载有羌人乃炎帝神农氏之后。可以说,古羌人对华夏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汉书》又有记载说所谓羌人乃逐水草而居者。《说文解字》载:“羌,西牧羊人也。”因此,可见“羌”这个字与“蛮”“夷”“戎”“狄”一样,是对一群非中原人的统称。那么古羌人大致生活的位置,就在中原以西,约今天的宁夏、甘肃、青海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另一位杰出的古羌人,西夏景宗李元昊,恰好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西夏都兴庆,即今之银川。

然而奇怪的是,唐以后,中原对于“羌”的记载就消失了,恰在此时,突然出现了有关一群叫做“吐蕃”的人的叙述。如果考虑其他各种历史与自然史因素,比如人口大迁徙,比如气候变化、环境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大群羌人,转移到了今天的青海、四川西部、西藏、云南北部一带。那么如果此时回顾藏族历史,又有一个惊人的相似:藏族历史永远只追溯到吐蕃时代。这些或明或暗的线条,无疑在指向一个方向:“羌”这个字,在史书上,被更为显赫的“吐蕃”取而代之,而他们其实是一群人。倘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今天的羌语与各种不同的藏语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汉语与其他方言的关系。也就是说,今天的羌族,只是古羌人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更多的古羌人的后代,成为了今天的藏族。以此类推,普米族、纳西族等等,也极有可能是古羌人的后裔。

然而今天,他们的差异却越来越大,20年前,茂县的羌族人与黑水县的藏族人一样转着转经筒,信奉藏传佛教,而在凸显民族独特性与差异性的心理作用下,今天的茂县,几乎没有一个转经筒了,茂县人口中念了上百年的藏传佛教的莲师心咒,也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在北川县化为羌族后,茂县人的语言与黑水人的语言,本来都说的尔玛语,也开始出现不一样的趋势。羌族的人数增多了,羌族人中会说羌语(实际应称为尔玛语)的人数比例反而下降了。毋庸置疑的是,当没有文字的羌语开始改变时,传统羌文化(实际应为茂县的藏文化)的根就开始动摇了。

在党和国家大力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无论是出于责任还是义务,无论是汉族人还是羌族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保护它。

二、物质文明概述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雅都乡,地处茂县西北部,与黑水藏族自治县接壤,距离茂县县府56公里。该乡经济状况较为落后,以农业为主,有多种作物,森林覆盖率高。全乡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由沿赤不苏河的赤维路与外界联络,全乡乡民基本沿赤不苏河和赤维路生活,“5.12”特大地震之前有不少家庭生活在深山上的寨子里,地震之后寨里基本没有人生活,只有个别人留在寨上。除特别事物外,由寨子迁出的乡民很少回到寨上。这些村寨的道路交通状况,较沿河地区更为艰险,进入极为困难。

在进入乡的道路上,仍然有山体滑坡残留的痕迹和地震的遗迹,地面部分路段覆盖有大量沙石。进入山寨的道路更为难走,下雨时十分危险,难以进入。在哈哈寨,我们支教小组新修的水井解决了寨上羌民的用水问题。

物资供应较为匮乏,物资单一,经采访得知,物资采购主要由小卖部去山下县城采购,留守的羌民则很少外出购物。同时该乡无法接收中国联通信号,仅能接收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通信方面,虽设有代理处,但代理处仅能缴费。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政府积极帮助羌民走农业发展道路,提倡绿色农业,同时也在努力帮助羌民改善农业技术。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由于文化教育程度和理念的限制,乡民们农业合作化程度不高,各自种各自的地,甚至有部分农户家中存在过量使用化肥的情况,但总体上绿色农业状况良好,水果蔬菜口感很好。

目前大多数家庭已有了基本的电子设备,比如电视、手机,灾后重建的学校还配有电脑,并且孩子们反映很喜欢上计算机课。尽管交通闭塞,但外界的信息他们依旧了解很多,可以说,大多数孩子会使用网络用语,也喜欢看流行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但是从总体上看,家庭设施不算齐全,与县城相比,生活条件依旧十分艰苦。

全乡只有一所小学,且师资力量薄弱。经过对学生家庭的走访得知,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普及,文化程度较为低下。如果要读初中,就要到县城去,至于高中和大学,孩子们对此毫无概念。地震之前,每个村子都有小学,地震之后,出于安全考虑,全乡适龄儿童都要到乡里条件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小学就读,由于路程远,他们大都住校。

学校基础设施为灾后重建,尽管这些设施较灾前大为改善,但由于重建保修期已过,因而设施如果出了问题,现在都必须由学校和相关部门自己解决。我们支教小组在修理学校水管时,发现设备上满布蜘蛛网,剥去保温棉层后,水管已经大部分生锈,有的保温棉已经粘在水管上撕不下来,还有一处水管断裂。

学校宿舍跟地震前相比,已经好了很多,但卫生方面堪忧,被褥床单很少更换,对很多孩子来说,因为我们支教小组的到来,他们才更换新床单。尽管如此,这所学校的建筑和设备已经可以算乡里最好的了。

总而言之,物质文明方面,雅都乡在很多方面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但是仍旧比较贫穷和落后。因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出雅都乡,镇长告诉我们,可以说,他们只要能在县城里定居下来,肯定是一去不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造成了冲击。

三、精神文明概述

上文已经提到,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不少乡民,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开始跟上时代的潮流,他们通过电视与网络,对外面的世界的了解逐渐增多。在很多方面,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非常大。我们恰好遇到了一户乡民举行婚礼,在婚礼上,除伴娘仍着民族服饰外,新郎和新娘是着西装和婚纱的。

在语言方面,随着年龄的递减,在当地,羌语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低。整体上语言环境较好,但无疑,式微的趋势已经暗暗展现了出来。一旦向外发展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这种语言就面临极大的消亡风险。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民风的淳朴。这里的人们淳朴、朴实、善良、关心他人,尽管物质生活艰辛,但精神是富足的,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更是十分热情好客,而且这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具体事例,就不详加赘述。

文化教育上,上文已经提到基本情况。而一个两难的困境是:凡有条件的家庭,都去了城里,孩子也在城里上学,留在乡里的大多都是条件较为困难的,而这些家庭往往也无力对孩子的教育加以关心。因而,乡里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并且这一情况难以得到改善。

显然,教育的缺失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当地羌民文化意识的淡薄,进而,也对他们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教育的不足成了保护道路上巨大的阻碍。

四、进退两难之困境

生存是第一要义,我们没有理由去阻止别人的发展,阻止他们走上全面小康的道路。每个人生而就有追求幸福、追求富足的权利。然而早在十年前,无数优秀的人类学家、作家纷纷隐喻地表达了过度开发旅游业对于文化的冲击。

在采访与走访中,无论是当地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或隐或显地表达了同样的对于无法寻求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传统之间的平衡的担忧。

对于没有工业化资源的地区来说,也许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可行的代替第二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人民增收的好办法。这一类地区在工业化的浪潮中,毋庸置疑属于落后地区,那么问题就在这里。地区越落后,就越容易收到文化侵略,中国近代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和思想的落后,造成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入侵,正是绝佳的例子。而这正是今天一些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对羌族历史的考证不完善而易造成对历史的人为歪曲,另一方面,过度开发旅游业和追求经济发展还会导致文化保护的缺位、失位,从而影响整个羌民族的未来。我们担心的是,在商业化与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真正的羌文化是否会一步步流失,并向舞台文化的方式转型?

如何在文化保护与谋求发展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驾驭二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一时间显现出来极大的难度。

当无数人认为这是“鱼”和“熊掌”的选择时,我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像寻找获得双赢的方式和路径。

五、发展对策

我们认为,不应只局限于经济这一个环节,而应该向多元化和持续化方向发展。从宏观的意义上来说,发展则应是永续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的需求重心构建起不同的发展方式,而永恒不变的是任何地区的发展都应该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的发展走的不是全盘西化的道路,而是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那么,羌族的发展是不是也可以走自己的道路,并将保护本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融合起来呢?

依托农业科技,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通过种植高质量优质瓜果蔬菜,实现增收。

全面推动农业合作化、农业集体化。可以先从个别村开始,然后逐步全面推广。

坚持农业技术和科技知识培训,加强培训力度、深度、广度,一方面农业专家要深入该地区调研,另一方面要求培训人员深入农户,亲自指导生产,并根据农户意愿,调整生产结构,找到合适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因为只有交通便利了,才可以实现该地区与外界交流的便利,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可以更好地传播进去,优质的农产品也可以更加便利地运输出来。

我们认为,只有在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后,人们才会自发形成精神需求,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而加速这一意识形成的人类活动,则是教育。通过改善教育发展状况,普及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甚至在当地羌民子女中培养大学生,才能整体提高当地羌民的文化水平,才有形成文化意识的可能性。同时文化水平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的提高。

只有实现以上步骤,才能减少人员外流,才能更好地建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采访中发现,当地政府认为应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希望更多具有文化价值的老年人去往茂县的古羌城景区工作,继续发挥余热。他们认为,通过让更多的人了解羌文化,才能转变主动、自发保护的不利形势,促使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外人来保护羌文化。我们认为,这的确也是可行的措施,但是倘若政府以此为工作重心,将会导致文化的偏颇。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不可能发挥长足的作用。只有通过让当地羌民自己形成理念和意识,主动积极地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保护。

G75

A

猜你喜欢

茂县羌族文化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