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狗爱狗的情理法

2015-01-29张天蔚

博客天下 2014年18期
关键词:爱狗狗肉玉林

张天蔚

夏至已过,围绕广西玉林荔枝狗肉节而发生的舆论争议仍未平息,爱狗人士奔赴玉林展开实际的救狗、护狗行动,当地食客、商户也予以针锋相对的反击。如此激烈的对抗和冲突,把一个存在多年的公共议题以更加极端、醒目的方式再次提出。

爱狗人士表现出的爱狗之情,常常让普通人难以理解。面对爱狗者的慷慨激昂,反对者最常提出的质疑是:同样是动物,为什么猪可以吃、牛可以吃,而只有狗不可以吃?这样的诘问,在逻辑上显然颇为犀利,提问者常以为就此可以令爱狗者哑口无言。

但无论这个问题被提出多少次,也从来没有让爱狗者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丝毫动摇,更不曾让他们从坚定的立场上后退半分。原因在于,除了对濒危动物的抢救之外,包括爱狗在内的动物保护行动,其基本的立足点从来不是道理,而是情感。因此,逻辑上的不能自洽,自然不足以动摇爱狗者的信念和行为。

实际上,基于理性的“道理”,固然是主导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却从来不是唯一的因素。道理之外,情感常常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个体行为中,情感因素还常常占据上风。正如同样是猪、狗,充满“萌”态的小猪、小狗,总是会激起人们更普遍的怜惜和疼爱,伤害一只憨态可掬的“萌猪”,也总是比屠宰场里大规模的杀戮让人感到更多的不忍。在这样的比较中,没什么道理可讲,无非是小猪比大猪可爱些而已。

同样的道理,狗比猪、牛可爱,足以成为爱狗者的全部理由。这样的爱心没什么道理可言,但作为一种情感,却现实存在,且必须予以正视。因此,面对爱狗者,讲道理往往徒劳,如何体谅和理解其观念,并与其平和相处,才是反对者应该做的。

与之相对,爱狗者如何厘清爱狗冲动的情感动因,恪守情感诉求的边界,或许也有利于让更多的人理解动物保护的观念和行为。反之,如果动辄把个人化的情感诉求,强行拉升为“文明与野蛮”之类的空洞道理攻击他人,反而可能让自己的行为越发显得不可理喻。

玉林狗肉节上的冲突尽管堪称空前,但从中也可看出一些积极的变化。首先,狗肉餐馆的招牌上,已经尽量隐去“狗肉”字样,可以看做吃狗者向爱狗者做出的妥协。而妥协是冲突的最佳解决方式,也是社会观念变化的最可取的路径。其次,除了部分爱狗者对狗肉餐馆或狗肉市场的干扰之外,更多的爱狗者采取的是相对平和、合法的抗议方式,部分比较极致的爱狗者还采取了出钱购买的方式,救赎他们认为最可爱的狗狗。这些在合法范畴之内的抗议和救助行为,显然吸取了以往救狗行为的教训。而如何在伸张自身利益的同时,既不违反法律又不伤害他人利益,对拥有越来越强烈的权利观念的中国人而言,都是需要学习的功课。否则,不同群体之间动辄以伤害他人利益的方式主张自己的利益,不仅各个群体都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还会对社会整体利益带来更大的伤害。

吃狗与爱狗,既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也没有明确的是非分野,不过是不同群体之间的情感差异而已。未来很长时间内,狗肉还会端上餐桌,爱狗者也会继续抗争。但经此一役,估计玉林狗肉节会逐步萎缩,乃至最终回归到仅属于当地民众偏好的真正的民俗。这一天若真的到来,则可以看做今天这出活剧的完美谢幕。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狗狗肉玉林
王玉林作品
邱玉林艺术作品欣赏
哪些地方最让狗狗瑟瑟发抖?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犬年狗肴十里香(二)
赵玉林藏石欣赏
爱狗人士高速 拦车妥吗?
过度爱狗的亲,你病了知道吗
“狗肉节”何不依法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