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

2015-01-29聂晓静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政治影响研究

■ 聂晓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

■ 聂晓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是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之一。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关于该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三类效果研究,即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影响的强效果、弱效果及差异化效果。国外学者更注重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理论进行验证和发展,国内学者则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互联网与青年政治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宏观、泛化的描述性分析。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青年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系统归因研究和以网络媒介新形式为视角的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深入拓展的两大发展方向。

互联网 青年政治参与 研究展望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指“一般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是普通公民旨在对政府施加影响的实际活动[1]。早期的研究大多以普通民众为对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以女性、大学生、青少年、少数族裔等群体为对象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以这种新媒介为平台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青年群体作为网络世界极其活跃的分子,其政治参与行为备受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环境中,我们究竟是“失去了青年”,还是开创了新的参政议政方式?互联网对青年的政治参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影响研究的概况、特点与不足,以期探索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一、研究现状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关于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有三种观点和立场,分别对应着三种效果研究,即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强效果、弱效果及差异化效果。

(一)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强效果研究

强效果视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互联网的影响持乐观态度。研究者普遍认为,互联网上大量的政治信息能够引起人们关注政治话题的兴趣,激发个人表达观点、发表言论的欲望。

1. 国外研究

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十分重视具体的实践问题分析。学者们全面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民众政治态度的影响。Gennaro和Dutton论证了互联网使用与政治态度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公民在网络上的使用经历对其政治兴趣的产生、政治效能感的建立和线上的政治参与有着重要的影响[2]。同时,不少学者对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互联网使用者对在线政治信息的关注将促进其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3],网页新闻的阅读对于在线政治讨论有积极的影响[4]。Kenski和Stroud探究了人们在网络上对总统选举信息的接触和政治效能感、政治认知、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互联网的接入和网络上总统选举信息的曝光与上述提到的三个政治变量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甚至超过了社会人口学变量、政党认同、政治兴趣和其他媒体曝光等变量的总和[5]。

与此同时,不少学者还关注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青年群体。吴世友等指出,英国学者也强调,与传统的公民参与方式相比,网络对青年人更具有吸引力,并且也更能够创造新的沟通方式和民主化的政治氛围。Corinna和William进一步提出,18-24岁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搜寻政治信息并与政治官员联系[6]。Tom Bakker和Claes分析发现,互联网对青年的政治参与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其他传统媒体虽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影响是极其微弱的[7]。

2. 国内研究

国内许多学者也认为互联网能够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这种积极效果。研究者们认为,互联网的普及扩展了青年人参政问政的空间,体现了其独特的政治意识和参与技巧。首先,互联网开拓了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陆士桢在《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青年群体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参与政治,行使政治参与权利,表达政治诉求,走在了时代的前端,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其次,卢家银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以微博自荐参选事件为例》中指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不对称,为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创建了便捷、互动的参与平台,使政治信息的传播从单向发展为多维,政治参与从动员转变为自主”。最后,从参与方式上来讲,网络政治参与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漆光鸿等研究发现,青年线上政治参与的行为集中在热点政治事件、重大社会问题及以官员和学者为主要对象的“人肉搜索”。马中红在《2012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中指出,青年政治参与的方式更丰富多彩,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主流方式。台湾学者王嵩音通过对“台湾2004年社会变迁调查”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他认为“个体对互联网的政治使用行为可以影响个人政治态度的形成,并最终导致政治参与行为”[8]。邵国松和卢家银等人研究发现,新媒体为民众开拓了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渠道,提供了政治参与的动力、信息和机遇等,最大程度地鼓励和保证了公民参与[9]。总体上“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最主要变化,就是他们越来越不再是旁观者,也不是从属者,而是满怀着一种负责的精神去建设自己认同的世界”[10]。

(二)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弱效果研究

与强效果研究相比,怀疑论者认为互联网并不能够使人们变成积极的政治参与者,甚至连激发人们对政治产生兴趣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

1.国外研究

在这一方面,国外学者通过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Bimber建立了政治信息工具模型,并检验了公民接触互联网和参与投票选举行为之间的关系。他发现,人们从网络上获得关于政治活动信息的兴趣要远低于人们看电视或阅读报纸[11]。 Bakker和Vreese则认为,互联网将青年与政治分离开来,具体表现为青年对政治事务的兴趣不高、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以及在选举时的投票率降低[12]。诺埃拉·艾德曼等对澳大利亚两项全国性青少年网络政治参与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90%的青少年认为政治参与很有必要,但有实际参与行动者仅占15%[13]。

此外,Zhang和Chia的研究发现,阅读报纸和在电视上关注公共事务的行为与公民的政治参与呈积极的正相关关系,而网络使用和电视的娱乐使用行为却不是如此[14]。 Hardy和Scheufele的研究也表明,公民使用互联网对其民主的公民只有很小的影响[15]。简言之,这些研究均对互联网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持质疑态度,同时其研究也表明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2.国内研究

我国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互联网并不能够对青年政治参与产生积极的影响。齐杏发的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冷漠现象,即使在表达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对于政治参与行为,更多的学生选择较少或从不参与[16]。张海波和王明生通过对南京市336位大学生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实证调查和比较分析发现,网络虽然拓展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涵,但并没有预期的“热度”,且与现实政治参与具有不同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仍有待发展与培育[17]。邹静琴等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程度较低,其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政治生活高度关注却并不参与,属于活跃而沉默的观察者[18]。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青年在互联网上的政治参与容易产生盲从性,数字鸿沟的存在也导致了青年利用新媒体参与政治的不平衡性[19]。张晓红和潘春玲在《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认为,在网络环境中,由于青年群体受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比较大,青年政治参与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当其政治参与行为被充分肯定时,其参与热情就容易高涨;反之,当其政治参与行为被否定时,青年会因为参与目的不能顺利实现而产生对政治的不信任,出现消极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

(三)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差异化效果研究

对互联网的政治影响,部分学者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含了个人和社会特征、使用方式、媒介信息的具体内容等。因此有学者提出,那些持乐观支持态度的人,大多没有考虑网民的社会特征。Putnam的研究就指出,在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进行考量时,只有当互联网用户的受教育水平和其他人口特征被控制之后,网民和非网民的区别才能体现出来[20]。Shah等人的研究指出,互联网的使用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其最合适的预测对象是青年人,而不是整个社会整体[21]。Nisbet 和Scheufele关于互联网对公民政治效应、政治认知以及参与选举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在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了解政治信息方面的作用是适中的。但是,政治讨论和互联网之间的交互活动也促进了政治知识的推广,扩大了政治活动的影响力[22]。

此外,有学者指出,虽然网络政治参与能够增加线下政治参与的可能性,但也容易通过边缘化低教育程度及低社会经济群体而强化甚至加剧线下政治参与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23]。也有学者从资源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以网络技能为代表的在线资源虽然提高了在线政治参与的便利性,但在线政治参与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线下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24]。

二、研究特点

对比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外对互联网青年政治参与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富;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整体上来看,国内外研究成果在理论建构、方法应用和研究视域三方面呈现出显著特点。

在理论建构方面,国外的研究多注重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进行概括和验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内的研究则多以经验总结、逻辑思辨为主,缺乏理论建构。吴世友等指出,关于网络政治、网络政治参与等议题,国外已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会网络理论、社会浪潮理论、后工业社会理论,以及关于网络政治参与主体、行为、方式等的理论成果。然而,国外学界并没有形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的研究更偏重于对相关基础理论的引介与探讨,尤其是对网络政治参与这种新兴参政方式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同时也对其双重影响和规范化对策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建构上来说,目前国内的研究多限于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对既有理论的应用,比如易光敏等综合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政治系统理论和公共领域理论,构建了我国网络政治参与新模式[25]。但真正结合互联网与青年政治参与的特征,深入探讨网络对青年政治参与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性研究也有待加强。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国外的研究相对注重多样性,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量化实证研究等方法均有涉及,其中以量化实证研究方法见长,相关研究大多基于调研和案例分析,比较注重数据挖掘处理等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26]。国内研究则呈现“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描述性分析多、实证性研究少”的特点[27]。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侧重于概念、类型、特征等的分析,主要是对青年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宏观、泛化、描述性分析。

从研究视域来讲,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均体现出了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性较强。而早期国内的相关研究多分散在政治学、青年学、教育学等领域,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少之又少。近年来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强,在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但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更多地停留在对青年群体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方面,带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而缺乏客观的对媒介使用与社会变革的深入系统的研究。

整体而言,国外学术界对前述三种效果的研究均有所涉及,并且针对不同的效果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究,聚焦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国内则以强效果研究居多,学者们在肯定互联网激发青年政治参与兴趣、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示担忧,即网络上海量、多元信息的消费,容易造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情绪化、极端化和无序化,很可能对主流的政治价值观造成冲击,影响长远的政治稳定。由于政治体制的差异,国外并不把互联网多元信息的传播视为政治稳定的威胁,他们更关注网络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三、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关成果也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应该辩证地进行分析。一方面,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而言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譬如结合总统选举等具体实际问题所做的实证研究,对青年线上线下的政治参与所做的对比分析等。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受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意义。因此,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总体而言,互联网与青年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仍有许多可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互联网的发展态势,未来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两大趋势。

第一,青年政治影响因素的深入系统研究将不断加强。现有研究过度强调互联网影响的单一化效果,忽略使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其他社会因素。每一个网民的使用习惯、网络信息接触类型都各不相同,网络使用行为对个体及整个民众的影响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效果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容忽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深入探讨互联网与个体社会特征、政治趋向等其他因素的复杂关系,将是青年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以网络媒介新形式为切入点的研究将成为热点。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其所衍生的媒介形态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网民对于网络的接触和使用习惯也在不断地变化。在新的互联网使用环境下,网民的政治参与行为自然会呈现出新的方式和特点,这对青年的政治参与是否会产生影响?网络媒介新应用的影响会更大或更小?这些新问题、新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

[1]塞缪尔·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2][6][23]Gennaro,C.,& Dutton,W.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Online and 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ParliamentaryAffairs, 2006,59(2).

[3] Thomas J.Johnson,Barbara K.Kaye.A Boost or Bust for Democracy? How the Web Influenced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n the 1996 and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s.TheHarvardInternationalJournalofPress,2003(3).

[4] Seungahn Nah, Aaron S.Veenstra, Dhavan V.Shah.The Internet and Anti-War Activism: A Case Study of Information, Expression,and Action.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2006(1).

[5] Kenski,K.,& Stroud,N.J. Connections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political efficacy,Knowledge,and participation.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 2006,50(2).

[7][12]Tom P. Bakker and Claes H. de Vreese. Good News for the Future? Young People, Internet Use,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mmunicationResearch,38(4).

[8]Song-In Wang,Political Use of the Internet,Political Attitude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 2007,17(4).

[9]Guosong Shao, Jiayin Lu, et al. New Media and Civic Engagement in China: The Case of the Xiamen PX Event.ChinaMediaResearch, 2012,8(2).

[10]邓希泉:《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新特征新趋势》,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5期。

[11]Bimber,B. 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America:The search for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PoliticalResearchQuarterly, 2001,54(1).

[13][26][27]孙 萍 黄春莹:《国内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载《中州学刊》,2013年第10期。

[14]Zhang,W., Chia,S.C.The effects of mass media use and social capital on civic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mmunicationStudies, 2006,57(3).

[15]Hardy,B.W.,Scheufele,D.A.Examining differential gains from Internet use :Compar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alk & online interactions.JournalofCommunication, 2005,55(1).

[16]齐杏发:《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实证研究》,载《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1期。

[17]张海波 王明生:《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实与网络两种方式的比较》,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8]邹静琴 王 静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载《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4期。

[19]黄 昆:《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政治参与现状及引导路径探析》,载《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20]Putnam,R.D.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York,NY:Simon&Schuster. 2000.

[21]McLeod,J. M., McDonald,D. G..Beyond simple exposure:Media orient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political processes.CommunicationResearch, 1985,12(1).

[22]Nisbet,M.C.,Scheufele,D.A.Political talk as a catalyst for online citizenship.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 2004,81(4).

[24]Brian S.Krueger,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of Interne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source Approach.AmericanPoliticsResearch,2002( 5).

[25]易光敏 曾庆亮:《网络政治参与模式的构建》,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015-01-12

聂晓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政治传播。

本文系北京市哲社青年项目“社交媒体与北京市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研究”(课题编号:13ZHC020)、北京市社科联青年项目“互联网对北京市青年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2013SKL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还受到了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课题编号:YETP1330)的支持。

猜你喜欢

政治影响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政治攀附”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