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性合唱表演的处理手法

2015-01-29师玉恒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11期
关键词:领唱队形表现力

师玉恒

近年来,随着社区文化的不断丰富,合唱表演在社区活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运用合唱表演的形式表达时代的强音和自己的心声。然而,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各合唱团的艺术质量和表现力。通常情况下,好的指挥都会在合唱中把歌曲的艺术处理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分析作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合唱歌曲的艺术性、思想性。所以说,好的指挥在事先研究曲谱时就做好了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加工合唱歌曲的准备。

常见的一些社区合唱团在演唱上情绪饱满、声音洪亮、有激情,但由于缺乏层次上的变化和整体部署上的对比,导致作品缺乏表现力。正常情况下,每个合唱团必须掌握刚、弹、起伏、强弱、快慢等多种手段,恰如其分地表现合唱的内容,使每首作品既能正确地表达思想感情,又能展现艺术性,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为了更好地表现合唱艺术,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合唱歌曲进行二度处理创作:

一、音色变化

合唱声部可以分为男、女、高、低,另外还有童声,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音色。由于每个声部的音色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合唱内容具有多样性。从人物形象上来说,女高音表现年轻少女、男高音表现小伙子、女低音表现老大娘、男低音再现老大爷。由此看出,用不同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中的情绪,不但可以丰富声部的美感,又使合唱层次鲜明,更具有表现力。例如,《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曲中有领唱、衬词伴唱、念白。歌曲的情绪较为铿锵有力,如果选用女声进行领唱,就会造成表现力不足。所以,我选用音色较为浑厚的男声作为领唱,衬词伴唱的部分也需要表现出气势,也应当选用男声进行演唱,中间部分出现的领唱与念白也不太适宜太多的女声。所以,此首作品在进行合唱排练过程中我采用了男声全部参与,只在念白中加入了部分女声,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队形变化

有人把合唱中的队形限制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这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在舞台上,规范、统一的队形固然必要,但不必拘泥于死板的位置,如果在合唱中编排具有特色的队形,会让合唱锦上添花。比如群众性的大合唱中,运用的队形排列就较多一些,童声合唱里更是需要有较高艺术性的队形排列突出新意。领唱的位置可在队前、队中、队尾等。要根据合唱队员的身份及歌曲情绪表达的需要而定,比如根据毛泽东诗词作曲改编的合唱《娄山关——忆秦娥》中间有情绪为进行曲速度。队员们就可以在台上做些少量的走动,利用斜肩的动作表现前冲的情绪、敬礼的手势表现颂歌、身体的摇摆表现抒情,这些变化都会给合唱增添光彩。蹲下、起立、侧身、转向等队形变换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装饰物(花环、彩带等)的摇摆,军旅合唱中白手套的次第敬礼动作,老年合唱团中的成对探头对唱,红旗背景的飘扬、横幅标语的适时出现、灯光暗闪及礼花的陪衬……这些手段都属队形变化的范围,但要注意避免声部之间的错乱或错位。

三、情绪变化

每首歌曲都有它自身的歌曲情绪,有的是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有的是深沉舒缓的浪漫曲;有的是轻快活泼的谐谑曲;有的歌曲以歌颂为主,有的歌曲以抒情为主……一部合唱作品中常常蕴涵情绪的变化,指挥及合唱队员一定要细致地了解歌曲作者和改编者的意图,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情绪处理。例如,合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是由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一首独唱歌曲改编后的合唱曲,在情绪上的变化较为丰富。歌曲旋律的走向、歌词叙述的情绪,都体现出了歌颂党的恩情。但曲中出现了新社会与旧社会的对比,情绪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处理反映旧社会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把愤恨、抗争的情绪表现出来。把各个乐段的情绪处理恰当了,情绪的变化也就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也就增强了。

四、力度变化

一首音乐作品,用一种力度去表现作品内涵显然是不够的。力度的变化使作品的情绪有了鲜明的对比,起到了渲染歌曲情绪的作用。因此,要在处理合唱作品时慎重对待力度变化。例如,《在太行山上》这部作品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此首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就很丰富,开始时犹如旭日初升的引出,力度适合弱声;曲中进行到第二乐段“我们在太行山上……”情绪高涨,适宜在力度上增强来表现,加上速度加快,把军民奋起抗日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速度变化

速度也是指挥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节奏变化、恰如其分的歌曲情绪等音乐要素不可能用一种速度就能表达完整。深沉舒缓的情绪速度快了不美,轻快活泼的情绪速度慢了不美,缓缓的慢板同样也会破坏宽阔豪迈风格颂歌的表现力,所以运用适当的速度抒发不同情绪的感情是非常必要的。甚至有的时候加入适当的休止、停顿也会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例如,歌颂红旗渠精神的合唱歌曲《推车歌》,开始是一领众合的引子部分,歌曲开始是一腔号子般的呐喊,坚定有力;接下来的众和部分速度加快,表现了热烈的气氛;后来速度趋于稳定,呈现出歌颂般的叙述,使人听歌就能联想出修渠的场面。

六、演唱形式的变化

这种处理手法与队形变化不同,队形的变化是从合唱的外部形象上丰富合唱本身,而演唱形式的变化则是运用声音载体让合唱更富于内涵。在合唱作品中,领唱、对唱、卡农等手法的运用,会使合唱艺术展示出多样的魅力。再结合歌曲情绪、力度、速度等相关音乐要素进行演唱形式上的变化,会使合唱作品的表演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原中央电视台三套《同一首歌》栏目每一次都以演唱《同一首歌》结尾,但每一次都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结束,使观众百看不厌。

七、时值的变化

在处理合唱作品过程中,恰当地对某些特殊地方变换音符的时值,也是丰富合唱艺术的一种手段。歌曲高潮部分渐强的自由延长、休止前的自由延长等,都是时值变化的运用。个别乐句、乐段的节奏扩展和缩短,都会带来非同寻常的合唱效果。例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品《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保卫黄河》中,乐句“黄河在咆哮”用了重复手法,在第二句重复中,“咆哮”一词运用了延长时值的手法,使“哮”字渐强至顶峰后突然休止的手法效果震撼。在原作品中此处音符的时值是不够一拍的,但是大部分指挥家都把这里处理成自由延长,变化了时值,但增加了色彩,更贴切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

八、气息变化

合唱的呼吸有三种:整体呼吸、声部之间的轮流呼吸和循环呼吸。循环呼吸唯独合唱中才有,它可以表现一种特殊的效果,原则是在不降低音量的情况下进行循环呼吸,使听众无呼吸感,这是合唱中的一处特殊手段。在合唱表演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这三种呼吸方法,做到适时变化,可以更有利地为合唱表演服务,会增强合唱队的艺术效果。无伴奏合唱《牧歌》中的气息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九、用声的变化

在合唱歌曲的表演当中指挥要结合歌曲中速度、力度、节奏、歌曲情绪等诸多要素,要求合唱队用不同的用声方法进行演唱。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跳音唱法、连音唱法、顿音唱法、非断音唱法等用声方法,只有这样,合唱队所表达出的作品才是得体的,欣赏起来才是和谐、富于美感的。

十、伴奏织体的变化

在有伴奏的合唱歌曲中,伴奏织体的变化也要随全唱队声音情绪的变化而进行恰当的烘托和陪衬,结合合唱中音色、力度、速度、气息等的变化,伴奏织体做相应适宜的改变。他们之间要相辅相成,但不能为了盲目追求多种变化而过多地加入变化。丰富多变的处理手法只有灵活运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候,结合合唱队员面部表情,某些处理手法的夸张运用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总之,合唱艺术是适合社区群众参与、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的好与坏、深与浅与每个成员的理论基础、音乐修养、气质、才能、实践经验密不可分。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互相交流经验,才能更好地用声音刻画形象,完美地呈现作品,进而丰富社区文化内容,充实人们的生活。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领唱队形表现力
献辞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队形
纤变墨画
彩练当空舞、六机楔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