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5-01-28王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数学

王杰

摘 要: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家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数学更是这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结合点,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经过探索实践,得出了以下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培养;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73-01

一、要利用数学的美与哲理染学生

数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比较枯燥,但实际上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比如数学中含着对称、简洁、和谐等美学因素,剖析一些数学概念会发现还含有一定的哲理。比如在讲授几何图形镶嵌这节课时,我引入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地砖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讲授直线射线和线段这节课时,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想一想我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可以用直线,射线还是线段哪一种来比喻呢?这不但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他们对问题的分析,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在讲点面线体时,我给学生念了这样一段数学哲理诗:“点”的自述:我是一个点,曾为自己的渺小而难堪,对着庞大的宏观世界,只有闭上失望的双眼,经过一位数学老师的启发,我有了新发现:两个点可以确立一条直线;三个点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无数个点能构成圆的金环,我也有了自己的半径和圆心。”又如我发现一名学生在学习上较懒惰,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上下了这样一个批语:两个相反数,相加等于零;聪明不勤奋,将一事无成。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为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我经学在课堂上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或者一些数学小谜语小幽默等。比如在讲指数时我给同学出了这样一个谜语:数学老师的教棍(打一个数学名称)。在讲授有理数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数学小幽默: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的姓名如下:木(1+2+3)。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是我的!”,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学生答“木林森”,老师又问:“你怎么把名字写成这样呢?”,学生说我用的是乘法分配律。此外我经常讲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给他们听,来增加课堂上轻松的氛围,比如数学家高斯,笛卡儿,欧几里得,陈景润等。这样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能够更加促进他们敢于批评争论,敢想敢说,敢于标新立异,创造潜能才能激发出来。

三、课学教学要创设好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创设有意义的、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在讲授分式加减法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有一次我在和朋友登山的时候他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如果咱俩上山的速度是每秒a米,下山的速度是每秒(a+2)米,并且上山的路线和下山的路线一样,你知道咱们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吗?”。又如在讲授19.2.1矩形这节课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去玻璃店买了一块长为40cm,宽为30cm的矩形玻璃,店主划好后,小明想利用玻璃店内的现有工具验证店主所划的玻璃是否符合要求,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种验证方案。(玻璃店内可选用的工具有米尺、曲尺)。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尝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始终处于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所以我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尽量用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代替枯燥的例题,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及时鼓励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

“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及时对学生成功,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稳固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曾有一位后进生,我在他的一张试卷上这样评到:“你的这个60分,比别人的90分更让老师欣慰。因为你进步了,我想你下次一定会考得更好。”看似一段平淡无奇的寄语,却融入了为师者的真切情感,也增加了他的学习信心。

反之,在数学课堂上长期遭受挫折和失败,就会使学生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感到怀疑,并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与要求,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使他们获得鼓励和肯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唤起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以“歌诀”总结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中经常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口诀或者歌谣的方式总结,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变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添加辅助线解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为此我给学生总结了以下一些方法:添加辅助线歌:辅助线,怎么添?找出规律是关键,题中若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引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边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翻一番。类似这样的打油诗或口诀,时常在不同的章节教学中给出。这样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也有助于学生能轻松愉快的记住一些数学解题方法。

总而言之,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体,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小仕.巧记数学知识[J].新课程学习(中),2011(07)

[2] 李 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05)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