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与心灵的对话

2015-01-28赖正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切入点阅读教学

赖正有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新理念的提出,正是告诉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活生生的情感世界,重视语文教育的精神熏陶和感染,唤醒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主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交流;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90-02

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写道,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挖掘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对话中去,在理解中深化自己的情感,在感悟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交流,可以抓住以下三点:

一、挖掘切入点,激发情感

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首先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好的切入,既能一下子扣住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环境、文本、教师、学生等四方面进行切入,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去感受、去探究文本的欲望。找准阅读文本的切入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情境切入

借助音乐、美术、影视、课件等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种近乎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可以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情境。方式可以有创设知识情境、创设学习情境等。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激发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

2、内容切入

文章一般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我们教师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中最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关键之处,把蕴含的情感点化出来,就会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方式可以有朗读欣赏、巧设悬念、介绍背景等。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来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3、话语切入

教师发挥语言的魅力,用充满激情的、诗般的教学语言导入新课,就会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交流。方式可以有激情谈话、渲染氛围、幽默谐趣、故事激趣、质疑激情等。一堂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往往有着精彩的谈话激情导入,激起学生迫不及待想进入文本的冲动。

4、旧知切入

有的课文与学生的旧知和生活经验有很大的联系,可以提出一些与新课有关的事情、相关的知识,引起学生回忆,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将心比心,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情感距离。方式可以有回忆旧知、品读名言、激活体验等。

二、紧扣共鸣点,深化情感

随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进行情感迁移,并在教师情感的带动下,把自己置身于文本之中,领会文章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从三方面探索:

1、再现情感

作品寄寓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述表达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细心揣摩作品的情感脉络,酝酿和调动自己的情感,通过再现作品的情景,与作品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方式可以有朗读感悟、语境呈现、想象场景等。

2、体验情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从作品人物出发设身处地地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引起自己在情感、态度上的共鸣。方式可以有联系生活、换位思考、即兴表演等。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积蓄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伴随着思维的过程,既体现着语言的内化、锤炼、发展,也是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

3、表达情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同,感受也不同,要引导学生把自己体会、感悟的主观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就会达到与作品的共鸣。方式可以有情理辩论、补充空白、感情诵读、表达感想等。

三、把握发展点,升华情感

当学生情感飞扬时,我们要适时地把握时机,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内化、升华,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1、激情写作

当学生领会了文章的情感,或被人物的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的景色所陶醉,就会产生“情满而溢发”的现象。这时,让学生进行激情写作,既抒发和升华了学生心中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2、阅读延伸

学生在理解文章、领会情感后,对作品和作者产生了一定的认同。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作品相类似的文章以及作者所写的其他文章,让学生在阅读拓展中加深体验,使学生课内情感在课外得到延伸。

3、读书实践活动。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情感后,开展相关的读书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并从中体会到文章以及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情感。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参考文献

[1] 汪 潮《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2003.8

[2] 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3] 贺 诚《“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

[4] 李吉林《李吉林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1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切入点阅读教学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